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上海
位于中国东部的沿海特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中心。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反清零”示威遍地开花 专家:对公民有极大激励作用
中国各地连日来的“反清零”示威行动,不仅让不少中国人民公开表态对政府的不满,也激励更多人以行动来表达诉求。这样的示威在极权的中国会有效果吗?
中国反封控抗议潮延烧 示威者高喊要自由
27日晚间,上海数百名反“清零政策”示威者与警察爆发冲突。28日凌晨,北京共千名示威者持续占领街头,不愿散去。这一波公众抗议浪潮,让许多中国市民开始公开谈论“禁忌话题”。
网络关注上海抗议:中国人喊出这句话太难了!
周日凌晨发生在上海乌鲁木齐路的民众自发抗议行动,让不少中国人感到震撼。尽管官方媒体对此噤声,管控下的社交媒体也被全面审查,中文网民当中还是掀起了热议。
“习近平下台!”乌鲁木齐大火引爆民众不满情绪
11月26日晚间,中国多个地区传出主要以大学生和年轻人为主的抗议活动,目标直指中国政府的严苛防疫措施。在上海悼念乌鲁木齐火灾遇难者的现场,人们除了要求结束封控之外,还极为罕见地出现要求政府下台的激烈口号。
京沪等地爆发街头抗议 上海示威者:习近平下台!
新疆乌鲁木齐一场大火,在过去两天于中国各地点燃了反“清零政策”的示威浪潮。几位26日深夜参与上海一场公开示威的民众告诉德国之声,多数示威群众的诉求,是要求北京下架“清零政策”。
内容太敏感?上海进博会取消欧盟领导人视频讲话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为上海进博会准备的一段视频致辞因其批评性内容没有在开幕式上播放。布鲁塞尔称已就此同中国进行交涉。
郑州富士康员工:再也不回去了!
一名逃离出郑州富士康的员工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不能确定有多少人被感染,因为管理层并没有公布相关信息。他还表示自己“永远不会再回富士康”。
踩踏事故层出不穷 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韩国梨泰院、印尼足球场、上海外滩、圣地麦加、德国杜伊斯堡都发生过严重的踩踏事故,群众因恐慌而发生推挤进而造成伤亡。若遇到踩踏事故时如何“保命”?
继续硬封控:上海关闭迪士尼、苹果恐减产30%
为制止疫情采取的封控措施迫使上海迪士尼周一关闭,苹果公司担心下月因清零政策减产30%。不过,澳门明日起恢复电子签注申请。
特斯拉调降在华汽车售价 分析师忧恐掀价格战
特斯拉周一宣布降低中国市场的Model 3及Model Y售价,调降幅度达9%。分析师预测,2023年中国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将更激烈,而特斯拉降价恐掀起价格战。
二十大入常分析各异 专家指习近平需防火墙
随著二十大召开,新一波“入常”预测名单再传出,众说纷纭。《华尔街日报》引述据称与中共领导层关系密切的消息指,习近平可能更大幅度地让“习家军”上位,这与先前诸多分析差异颇大。德国之声采訪专家,请他作出分析。
中国官媒连续三天力挺“清零” 民众不买账
在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官媒连续三天发表评论文章拥护“清零”政策。最新的表态是“‘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哪怕是在受到严格审查的新浪微博,也能够看到民众的怨气十分高涨。
最新金融中心排名 新加坡取代香港成亚洲第一
一项经济研究排名显示,新加坡超越香港成为亚洲首要金融中心。香港政府强调,香港整体评分仍上升,往后会继续改革,巩固和提升香港的资本市场及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
普京的"新东方政策"为何难以奏效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亚遭到中印领导人的微妙“冷遇”之后,他再次推出的“新东方政策”也突然变得前景黯淡。东南亚国家也普遍担心一旦同莫斯科走得太近,会遭到西方的诟病。
德语媒体:表面和谐的习普峰会
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和普京虽然对外做出精诚合作的姿态,但双方的裂痕也日趋明显。习近平显然已经意识到,如不及时同普京这个战争狂人保持距离,也会将自己带入不利境地。
德语媒体:价值观共同体必然战胜利益共同体
中俄等国在撒马尔罕召开上合组织峰会,依旧是德语报刊关心的话题。《总汇报》指出,中国已经对俄罗斯产生了怀疑。《世界报》则认为,西方国家的同盟建立在一个具有持久吸引力的共同价值观之上,必然胜过基于短期利益的专制国家功利联盟。
上合峰会 中俄试图拉拢邻国改写国际规则
在本周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上,普京与习近平试图将中亚以及南亚地区领导人团结在一个新的“国际秩序”背后。不过,这种“团结”显然裂缝丛生:就在近期,成员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发生了边境冲突,印度总理也当面表达了对俄乌战争的不满。
德语媒体:实力被削弱的中国威胁更大?
习近平出访中亚、会晤普京、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引起了德语报刊的密集关注。《商报》认为,习近平治下的中国,其实力地位已经遭到了削弱,这反而让中国更加具有攻击性。《青年世界报》则担心,中国实力不断增强会让美国更倾向于不惜一切代价打击中国。
台风“梅花”袭上海 沿海百万居民疏散
周四(9月15日),强台风“梅花”席卷中国东部沿海。浙江、上海、江苏经历了暴雨和大风,至少有160万居民被疏散。
长江水位骤降 古代佛像重见天日
中国多地高温少雨导致严重干旱,长江重庆段位水位大跌。而水体面积大幅减少使得三尊有600年历史的佛像露出水面。与此同时,缺水也引发缺电问题,上海罕见暂时关闭外滩景观照明节省能源。
上海宜家突遭封控顾客窜逃 全区再普筛
中国海南的疫情尚未平息,上海再传爆发疫情。週末以来广传的影片显示,上海一家宜家(IKEA)因有疫情足迹被官方管制临时封控,大批顾客逃出卖场。事发门市所在的徐汇区官方也宣布,再度进行全区普筛。
新冠疫情:中国新增病例创三月新高
中国新冠病毒新增感染人数创下三个月以来的最高数字。海南仍在继续实施"封控"管理,数万游客被困在三亚。
上海延长核酸检测规定 海南滞留客分批返家
上海疫情逐渐平息,不过市民仍须进行每周一次的核酸检测直到九月底。而南方省份海南省的疫情仍在上升阶段。西部地区的新疆、西藏也发现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多个区域实施静态管理措施。
中国5家央企同日宣布将从美股退市
本周五(8月12日)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人寿在内的数家公司宣布将从美国纽约证交所退市。美联社指出,这显示出中美两国围绕上市公司审计争端而起的金融脱钩日益明显。
骇客自称获上海健康码千万个人信息 上网出售
一名用户名为“XJP”的骇客声称,获得4850万上海健康码个人信息,售价4000美元。这是一个多月以来上海第二次传出骇客盗取个人信息并在网络上出售的消息。
“我从拒绝相信到愤怒、悲伤、绝望”
公告卫生专家、纽约大学上海分校教授霍尔在6月终于离开此前封城许久的上海,前往度假胜地海南。孰料,他又在海南被封。他向路透社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深圳百强企业进入7天封闭式管理
由于病毒传播无法阻断,又不愿像上海那样全市封城,深圳市政府下令大企业实施封闭式管理,即员工吃住都在生产园区内。
记者手记:台北上海双城论坛从热闹到冷清
台北与上海两市的双城论坛,今年被评为是史上时间最短,且最冷清的一次,但除了疫情的影响外,这也与两岸官方和民众在不同时期的想法有关。究竟双城论坛是如何从热闹变成冷清,又如何显示了两岸关系的高低起伏。
台北上海双城论坛宣布续办 引发哪些争论?
2022台北上海城市论坛7月19日登场,这也是台北市长柯文哲任内最后一次的双城论坛,引发各界关注。绿营为什么质疑双城论坛的必要性?柯文哲又为何坚持要举办?
“放弃清零是最有效的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低于预期。经济学者认为,若不寻找“清零政策”的退场机制,中国难以达到5.5%的增长目标。
疫情反扑 上海市民担心再次被封
上海再次拉响疫情警报,在酷暑天气下多区展开全员筛检。因为担心再次遭到封锁,不少民众开始囤积物资。其他城市也出现疫情反弹。与此同时,卫健委宣布放松对进口货物的防疫检测。
上海首见奥密克戎BA.5变异株 坚守“动态清零”
上海7月10日通报奥密克戎变异株本土确诊病例,引发中国网友一度紧张,网上谣传可能陆续封控,被当局否认。随著中国出现传播力强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当局坚持实施的“动态清零”,无疑正面臨极大挑战。
北上疫情趋缓 深圳疫情又起
在坚持动态清零的中国,大城市里的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海恢复堂食在即;北京市在暑假三周前安排学生返校;深圳则收紧了防疫措施。
上海禁堂食 餐馆绝境求生转“地下战”
上海宣布放松严格防疫措施近一个月后,一些禁令仍然没有解除,大部分餐厅仍不能恢复堂食。绝望之下,有不堪重负的饭店暗中提供堂吃。而店主和食客花样躲避巡查的囧境也引发网民的感叹和吐槽。
上海时尚品牌:“清零”之后的“清货”
上海消费者还没有回到商场,除了没有餐饮堂食的诱惑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担心再次被突然封锁,就地隔离。时尚品牌零售商正为大量的库存发愁。
非高危人群重症率为0?张文宏领衔研究报告疑被删
一项由张文宏领衔的研究报告发表显示,对于相对健康的非高危人群来说,感染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感染的重症率极低。该报告发表在上周六的中国疾控中心周报之后,受到国内外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讨论。目前中国疾控中心的网页上已经找不到相关文章。
德语媒体:"清零"令外企叫苦不迭
曾几何时,能被派驻中国的北京、上海或深圳,曾是很多德国企业经管人员求之不得的美差。因为去中国不仅能拿到丰厚的收入,而且做出良好业绩也相对容易一些。
墙外文摘:“非战争军事行动”针对台湾吗?
有评论认为,如果北京要对台动武,不会把它视为一场低强度冲突来进行规划,而是要面对一场可能美、日都会涉入的全面性战争。因此,《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纲要》的实施并非针对台湾。
上海石化化工部发生爆炸火灾 一死一伤
上海石化化工部乙二醇装置区域周六凌晨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地区生态环境监测部门表示未发现空气和水体污染现象。目前这一事故发生的原因仍在调查之中。
告别禁足,迎来封闭:京沪疫情反复
十天前刚刚解封的上海,本周末大部分居民又要接受新一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和随之而来的“封闭管理”。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方针。
“世界不会等着中国收拾完‘烂摊子’”
上海市政府计划6月召开20场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恢复外企投资信心。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说,清零政策不仅削弱了上海的吸引力,而且削弱了整个中国的吸引力,“世界不会等着中国收拾完这个烂摊子”。
墙外文摘: 维园悼念仪式不再,港人如何海外移植?
有评论认指出,每逢6月,“八九六四”在香港已成为一种民主仪式。但是维园万点烛光不再,香港人在海外输出“八九六四”是必走之路。
德语媒体:解封后的上海
经历了为期两个月的封控管理,大部分上海市民终于又可以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了。然而,这场"抗疫战争"所带来的损失是否也会很快就被人们淡忘了呢?
上海解封:“很多东西都像没有发生过”
上海在6月1日结束了封城,开始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很多人为此欢呼,庆祝重获自由;但也有民众说,因为感觉一切就这样会被忘却而“有一点羞耻”。
上海宣布6/1解封 民众欣喜同时仍惶恐
历经两个月的漫长封城,上海自6月1日起大部分住宅小区恢复出入,且居委会“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出入”。对于突如其来的“解封”消息,市民惊喜的同时仍有惶恐。“解封”之后,距离“正常的生活”还有多远?
北京传多起涉疫违规案件 上海祭方案救经济
中国官方通报5月29日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本土病例20例及本土无症状感染102例。确诊数下降,北京、上海双城力推社经秩序恢复正常。上海市政府祭出50条重量级措施,加快推动经济恢复脚步。
疫情趋缓 经济吃紧 上海酝酿逐步解封
已经封控两个月的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正在着手准备解封。这很可能与中国经济面临巨大下行压力有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同比下挫8.5%。
一切为了“清零”:北京继续收紧 上海不敢放松
尽管上海和北京目前的新增病例比很多西方大城市都少,但是尽快实现“清零”仍然是中国政府坚持的目标。北京一个社区的1800人被送往张家口集中隔离,而上海不少民众则对一些基层社区不按规定放松管制而表达愤怒。
“主旋律”以外的声音: 从YT视频看上海人的抗争
上海疫情逐渐趋缓,地铁部分恢复运营,该市表示6月起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秩序。但实际上上海仍处于严格防疫管控中。一些市民通过视频表达对防疫政策的不满。
上海公交逐步复驶 民怨封城“天大的笑话”
上海逐步解封,週日(5月22日)开始恢复部分公共交通。官媒大力宣传、试图淡化民怨,但真实情况却似乎不是如此。与此同时,北京疫情持续升温,逾半人口居家办公。张文宏表示,可能新冠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
前一页面
第3 页,共2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