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上海
位于中国东部的沿海特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中心。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墙外文摘:习近平画像与阳具中心主义
上海万圣节游行中,出现很多LGBTQ的元素。有女子将自己装扮成阳具,最后被警察带走。有评论认为,这样的行为艺术嘲讽了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中“阳具中心主义”的现状。遍布中国街头的巨幅习近平画像也是这种阳具符号的隐喻形式。
应对外资批评 李强承诺扩大市场准入
在欧洲企业批评中国商业环境需要更多实质性改善之际,中国总理李强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并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中国欧盟商会:上海进博会是“政治橱窗秀”
中国欧盟商会周五(11月3日)批评即将在中国举行的进口博览会更像是 "政治橱窗秀",而不是做生意,并呼吁中国采取更多切实措施来恢复欧洲企业的信心。
客座评论:暗夜中的白纸运动与彩色的万圣狂欢
上海,这近代中国现代化历程的产儿,别号 “魔都”的城市,刚刚通过万圣节前夜的狂欢,又展示了一次其与众不同的“魔力”,展现了当下沉闷压抑悲切的中国社会的另一个面相,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图景。
上海万圣节:当鲁迅、维尼熊遇到大白
本周,上海迎来了新冠疫情封控几年后的第一个可以庆祝的万圣节。年轻人走上街头,不仅“装神弄鬼”,而且大胆宣泄对世态的嘲讽和不满。
上海万圣节新态:耐人寻味的变装
经历了疫情封控和经济社会跌宕,在被视为中国最西化城市的上海,今年的万圣节狂欢中,出现了不少借变装针砭时事、抒发郁闷的年轻人。
李克强遗体2日火化 不办公开追悼
据中国官媒周二发布的李克强丧礼的最新消息,这位前总理的遗体将于本周四在北京火化。李克强上周末突然去世后,中国民间舆论十分关注他的丧葬规格。截至目前,中国官方未公布治丧委员会名单。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去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10月27日因病去世,享年60岁。在新冠期间,他曾是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会上的“老面孔”。其支持官方“动态清零“政策的立场在一些民众中遭致批评。
四通桥事件一周年:中国体制催生“孤胆英雄”
一年前的中共二十大前夕,一名男子在北京海淀区一座立交桥上打出“不要核酸要吃饭…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呼吁罢免习近平的横幅。自由之家研究主任王亚秋向德国之声表示,中国的严密监控、打压导致出现这种“孤胆英雄”;而他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气不再 外企对中国信心难拾
中国去年年底取消了严格的清零政策,重新打开国门。然而,难以预测的新政、与政府部门沟通不畅等等, 中国对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已今非昔比。
眼看A股3000点快失守 中国当局祭出大招
随着沪指接连下挫、跌破3100点,“3000点保卫战”的呼声愈加响亮。中国当局在周日宣布,将于周一开始实施印花税减半征收,以“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政策只能很短期地提振市场。
朋克摇滚在中国:被驯化的叛逆
即便在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朋克摇滚还是受到严格的文化审查,但这种为年轻人提供宣泄互动的音乐依然火爆。德广联记者来到了一场音乐会现场。
台北市长蒋万安将赴上海参加双城论坛
台北市正式宣布,国民党籍市长蒋万安本月底将访问上海,出席今年的台北上海双城论坛。这是这一活动改为线上形式3年后,首次恢复实体举办。
涉嫌非法换汇 上海移民中介业者被捕
网传消息指出,总部在上海的移民中介公司“外联出国”负责人何梅遭公安逮捕。DW致电该公司,员工并未证实此事,仅称公司业务仍正常运作。不过,外界担忧这可能代表中国将开始严查从事移民业务的人,但这对中国的“润”潮会带来多大影响, 仍然未知。
梵蒂冈批准上海主教任命 称中国无视合作
教宗方济各本周六对中国单方面任命上海新主教一事做出让步,正式承认北京政府在三个月前任命的上海新主教沈斌。不过,梵蒂冈也批评中国单方面的人事决定是“无视对话与合作精神”。
主管被查 “澎湃新闻”不再“澎湃”?
上海市纪委宣布,上海报业集团副总经理,同时也是“澎湃新闻”的掌门人程峰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上海宣传系统近几个月来不断有“大咖”落马,显现了习近平二十大后“反腐”的又一处重地。
二十大后最大的“老虎”上海高官董云虎落马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董云虎本周传出因“严重违纪违法”,正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也是自二十大以来首位正部级“老虎”落马。董云虎为人权学者出身,两天前还曾现身公开活动。
俄罗斯两艘冷战时期护卫舰首次访问上海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两艘冷战时期的护卫舰抵达上海,展开为期7天的访问。这两艘分别名为“响亮”号和“完美”号的护卫舰均是首次访问上海。访沪结束后,中俄海军还将举行联合演习。
上合组织添新成员 中俄欲扩大影响力
4日的峰会上,上海合作组织正式纳入伊朗为成员国,并替白俄罗斯未来的加入铺路。在会后的宣言内,该组织强调加强合作、反对集团对抗,但其组织内部仍存在分歧。
上海合作组织组织的前世今生
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地区安全与发展协作组织,正在发展扩大。有分析认为,以中俄为主导力量的该组织,正在吸收更多国家参与,试图形成与美欧对抗的平台。
秦刚会晤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2023年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
经济复苏缓慢 中国地摊重返街头
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正在冲击全国,许多城市放宽了对于小贩的管控,淄博烧烤更在网上火红。这样的地摊经济学能够挽救复苏乏力的经济和青年失业吗?
消息人士:马斯克本周将访问中国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本周将访问中国。这将是三年来马斯克首次访华。
台北市府派代表至上海讨论“双城论坛”筹备
一年一度的上海、台北“双城论坛”有望在今年夏天以实体线下形式举办。台北市长蒋万安今表示,已经派出市府代表至上海讨论双城论坛以及观光、体育等议题。被问到是否亲自出席,他仅回答:细节仍在规划中。
追踪外国记者出入新疆 报告:上海设监控系统
美国监视器产业研究公司IPVM2日指出,上海警方正在建立一个监控系统,外国记者若前往新疆,或是维吾尔人进入上海时,都会触发警报。此外,人权组织也发现,新疆警方会监控居民手机内的档案,仅是持有伊斯兰教相关影音,都可能招来审讯。
上海已成电动之城
上海,这个刚刚举行了大型车展的城市,卖出的大部分汽车都是电动车。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正在改变整个汽车产业。
中国突击美企上海办公室 掀外商忧虑
继美光公司遭到审查之后,26日又传出有美国企业遭中国的公安调查。近期美中关系恶化,在中国的外商怎么看?
蔚来CEO: 与其“卷”价格不如“卷”价值
上海车展期间,蔚来汽车NIO创始人李斌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谈到中国汽车行业现况、NIO的未来规划,以及在国际形势变化下,如何建立外国消费者的信任。
宝马mini上海车展落入“冰激淋门”惨遭“翻车”
据网民爆料,近日上海车展上宝马mini展台的工作人员在发放免费冰激淋时疑似区别对待中外访客。这一事件在新浪微博上曝光后,大量网民纷纷表示愤怒和不满。MINI中国通过其官方账号对此事表达歉意,声称“管理不细致和工作人员失职”。
欧洲抢占中国车市 上海车展看点有哪些?
为期10天的上海车展18日登场,成为电动车的主场,但特斯拉却意外缺席;此外,欧洲车厂抢占中国市场,宝马高层称中国就像家一样。
金砖银行、华为、比亚迪:卢拉首站上海日程满满
巴西总统卢拉12日在上海降落,展开他为期4天的访华行程。在上海以经济为主题,他参观了金砖银行和华为研发中心。卢拉此行的政治部分将在北京展开。
特斯拉首个海外储能工厂落脚上海
特斯拉2019年开始在上海生产Model3电动车,现在每週能够生产2万2千辆。现在为了因应全球再生能源的需求,又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工厂,这会对全球能源布局带来什么影响?
上海新主教上任 梵蒂冈:事前不知情
中国上海教区迎来新主教,但梵蒂冈此前并不知情。有媒体称这是中国单方面的行动,并未获教廷同意。
消息人士:马斯克最快4月访华 寻求与李强见面
两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特斯拉CEO马斯克计划最早于4月访问中国并谋求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会面。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说,访问的确切时间主要取决于李强何时有空。
怎样恢复上海的国际吸引力?欧盟商会给出建议
欧盟中国商会发表《上海建议书2023/2024》并评估道,一直处在创新前沿的上海由于封城而迅速丧失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如何恢复以往国际大都市的魅力,欧盟商会提出多项建议。
上海“季风书园”店主之妻回中国探亲遭限制出境
上海独立书店“季风书园”2018年因政治原因被迫关闭后,店主于淼一家移居美国。最近传出消息称,于淼的妻子谢芳去年回国探亲后遭限制出境至今已经五个月。
专访:2019年已成“回不去的美好年代”
三年前的今天,中国通报境内第一起感染新冠病毒的死亡案例。去年出版一本关于武汉封城小说的中国作家慕容雪村告诉德国之声,在经历3年的疫情后,2019年的生活已成为“回不去的美好年代”。
上海感染人数或已过七成 农村面临挑战
据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判断,上海疫情传播范围可能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0%,超出2022年春天疫情的二三十倍。国家卫健委则在担心,医疗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即将引来感染和重症高峰。
从北京冬奥到白纸运动:2022年中国大事记
2022年即将进入尾声。这一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冬奥、上海经历封城、佩洛西访台引发北京震怒、习近平在20大后迈入第三任期、民众因不满防疫政策手持白纸示威、清零戛然结束....中国今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现在都阳了,我可以去照顾父亲了”
坚持了三年严格疫情管制的中国在12月初实施政策急转,对防疫措施大幅松绑。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普通人心中充满的更多的是焦虑还是期待?
抗议过后是恐惧
中国多地反对政府防疫政策的抗议浪潮逐渐平息,但很多人在担心会为此承担后果。通过手机数据,警方仍在搜寻参加了抗议示威的人。
德语媒体: 转瞬即逝的反抗
上海和北京上个周末举行抗议集会的地点,现在已经见不到示威者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度戒备的警察和安全人员。与此同时,为了缓解民间的不满情绪,一些地方的防疫措施已经有所放松。
上海老年人如何看待动态清零?
老年人是新冠疫情中的高危易感人群,然而,中青年接种率颇高的中国,其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却显著低于西方国家。中国政府在坚持严格清零政策同时,也开始大力推动老年人接种。
抗议清零席卷中国各地 影片集锦一次看清
这场因防疫而起、因火灾而升级的全国性示威浪潮,是否会演变为一场更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上海迪士尼再度关闭
受中国严格防疫政策的影响,重新开放刚刚几天的上海迪斯尼乐园周二再度宣布关闭。
德语媒体:中国人的怒气和习近平的选择
中国多个城市民众上街抗议“清零”政策,喊出“习近平下台”,也是德国媒体近日关注的焦点。习近平会做出顺应民意的选择吗?
抗议严苛防疫 上海路人如何看待?
中国各地爆发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民众抗议严苛的防疫措施。不过,当局强力维稳后,上海街头民众面对记者镜头,明显出言谨慎.
严防抗议活动 上海警方收紧安全措施
经过週末的反封控示威后,上海警方收紧安全措施,在乌鲁木齐中路设立围栏并加强巡逻,附近的商家则被要求暂时停业。一些中国网民在网上组织新一波的示威活动。
BBC驻华记者在上海遭警方拘捕虐待
正在上海报道当地反防疫政策抗议活动的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劳伦斯(Edward Lawrence)周日遭到警方逮捕。BBC发表声明称,这名记者被拘押期间,曾遭到警方的殴打和虐待。
欧美媒体看中国反“清零”抗议 :罕见政治诉求
周末发生在中国多个城市的民众反对政府防疫政策和强权压制的自发抗议,成为许多国际媒体的头版报道内容。外媒指出,这是1989年民运以来中共面对的最大挑战。
前一页面
第2 页,共27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