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香港媒体摘要
2010年2月21日《明报》引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课程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评论中国内政的文章。沈大伟写道:"最近几个月,北京对国内异己的打压越来越严重,对外国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硬,连北京观察家也茫然不知所以然。很多人预料。中国未来只会更难相处;有些则认为时松时紧是常态,退一步,进两步。"
沈大伟的文章写道"自从去年九月的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决定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后,政治改革便中止了。外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跨国企业投诉新设的限制及保护主义措施,有些外资的管理层更认为,现在较1989至1992年间更恶劣。……那么未来将怎样发展?西方保守派表示,我们只不过是看到这个想挑战世界的政权的真面目。很多中国的评论哲则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由西方引爆,证明中国的发展模式更胜一筹,但同一时间,有一向认为中国将会越来越开放并引入更多改革的分析家,开始置疑这个假设。……另一种分析同时存在。到2012年的党代会,中国的领导层将换班,谁根正苗红,谁接班的机会更大。另一种相关假设是,中国领导层相信,中国仍有很多社会及经济问题,当局管治脆弱,有需要借助民族主义转移视线。……每个解释都有一点正确。传统来说,虎年都是充满汹涌,今年看来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明报》还透露,今年年初开始上海、北京和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跌。报道写道:"随着大陆各地方有关楼地产调控政策的陆续公布,将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立体调控体系,这将对持续'高烧'的楼地产发挥立竿见影的退烧作用。"
报道写道:"在中原地产检测的九个城市中,成都、杭州两地成交量在去年十二月冲高之后,今年一月大幅下跌,达到约八成。……北京、上海两地成交按月比较降幅约五成,广州、天津、重庆三市降幅约为二到三成。"
在国际形势方面,香港《太阳报》刊登题为"以沙特要胁中国,美无所不用其极"的文章。文章认为,伊朗核问题成为近期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扩大对伊朗的制裁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美国为了使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赞成票,对北京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太阳报》的文章写道:"美国正在准备一份制裁伊朗的新决议草案,将于本月底之前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目前法国与俄罗斯均已表态,支持对伊朗展开新一轮经济制裁,北京的态度成为这项制裁新方案能否在安理会通过的关键,为此美国展开对中国的多重逼迫。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日前说,华盛顿会要求石油大国沙特帮助向中国施压,争取得到中国支持。言下之意,若中国不同意制裁伊朗,美国将阻止沙特向中国提供石油。美国此招相当毒辣。"
文章写道:"美国拉沙特下水,逼中国就范,这相当于釜底抽薪。一旦沙特停止供油,中国将很难找到替代供油国,经济发展势头必大受影响,而且美国借机离间中沙关系,使沙特加深对美国的依赖。但令美国感到意外的是,沙特今次并没有听从美国的指挥,沙特外交部长日前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会谈时表示,北京如何处理伊核问题,不需要利雅得督促,让乘兴而来的希拉里碰了一鼻子灰。"
记者:李华 (摘编)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