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媒谈曾荫权当选成定局和入常
2005年6月16日针对曾荫权在毫无竞争对手情况下自动当选,今天的香港《太阳报》发表文章写道:“这一结果是许多人希望看到的,也是许多人所不希望看到的。希望看到的人声称是为了香港利益,反对的人所引述的理由也是为了香港利益。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香港的利益?港人、北京和国际社会分别理解的香港利益,到底有没有出入之处?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一个称职的香港特首必须照顾好三方面的关系,即香港社会、中央政府和国际社会。过去董建华就是只是满足了一部分,而非三方而导致民怨沸腾;同样,另一个政治人物陈方安生可能也只是代表了某一部分的利益和声音。因此可以想见,曾荫权未来必然呈现一个模糊的形象;这种模糊,可能为他带来好处,也可能使他成为各方共同的敌人。”
文章写道:“正因如此,北京对曾荫权的支持须适度和得体,以便为未来的种种模糊空间留下余地。象此次这样高调挺曾一如几年前高调挺董,实际上将使自己陷于自己一个十分被动的局面。回到开头的问题:香港的利益到底是什么?这一方面是北京希望看到的稳定和繁荣,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希望看到的法治和自由得到维持。平衡兼顾上述利益,使香港在稳定的同时不至于丧失其原有的成功因素,同时又在策略上对曾荫权未来的执政留有一手,这无论从理念还是从权谋策略上,都将是高着。”
德、日、印度和巴西四国的“入常”方案近来遇到挫折。这其中,中日之间由于历史和未来战略冲突等问题,在“入常”问题上的斗争尤其尖锐。香港《大公报》本周发表评论,提名是《金钱换不来常任国地位》。文章写道:“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心急吃不得热粥’。做什么事,都必须遵循规律,顺其自然,不能将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现实。近来围绕安理会改革出现的争论就证明了这一点。”
文章接着写道:“在四个‘争常’国家中,日本是最起劲、最投入的一个国家,很有势在必得的劲头。虽然日本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财大气粗,所支付的联合国会费也位居前列,因而满以为与其他国家更有‘入常’的优势。然而,“增常”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正如人们所说,联合国不是股份公司,谁投入的股份多,谁就可以当董事长。这正是日本“争常”的一个重大误区。面对“争常”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日本仍然没有摆脱“经济主导”的思维定势。”
另外,随着曾荫权即将担任新的香港特首,九七之前的港督府又将翻修成为新的特首官邸。但据香港《东方日报》透露,官邸在翻新时却发现遍布窃听器。报道写道:“ 即将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新行政长官官邸的礼宾府,近日在翻修整建时,被发现里面遍布窃听器,由于要彻底移除这些窃听器材,目前笃定当选新特首的曾荫权搬进礼宾府的时间可能要延后。……港府发言人拒绝回应传媒有关礼宾府是否有发现窃听器的询问,他表示,不会评论礼宾府的保安事宜。曾荫权则表示,他不清楚在礼宾府的睡房发现窃听器这件事。…… (港府保安局在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后,曾彻底检查及移走礼宾府内所有的窃听器,这次发现的窃听器材应是97年后所安装的,当局正调查有关窃听器的来源。”
在国际形势方面,今天欧盟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但峰会肯定不会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今天的《明报》发表文章写道:“面对欧盟内部在军售解禁方面出现的负面态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前天再次呼吁欧盟“拿出政治智慧和勇气”,实现其“政治承诺”。坦率地说,刘建超的这一发言,与其说是姿态性地展现北京的态度,还不如说显示了中国外交当局对错综复杂的中美欧三角关系缺乏缜密研究和准确研判。实际上,中国外交部在军售问题上的失误已非自今日始。去年十二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赴荷兰海牙参加每年例行的中欧峰会。行前,中国外交系统营造了一种欧盟对华军售即将解禁,而温家宝此行又志在必得的氛围,结果使得温家宝在荷兰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明报
《明报》的文章接着写道:“撇开中国官僚体制中的不健康文化氛围,即报喜不报忧,仅就技术操作层面而言,中国这样大张旗鼓地要求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从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具体效益的两个角度看,均非适当之举。从中国国家形象而言,当欧盟内部为这一问题陷于胶着状态之时,而中国官方又一再以分量甚重的外交语言继续施压,时间一长,未免给国际社会以一种厌烦情绪。……其次,就争取军售解禁的具体效益而言,众所周知,欧盟对华军售解禁乃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相比之下,横亘于中欧之间的另一个障碍-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则显得相对简单和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对北京而言可谓实际意义大于象征意义,因为届时欧盟对华反倾销诉讼将大大减少。在这方面,欧盟内部不存在战略上的考量,而纯粹是一个中欧经贸层面的问题。在操作上,虽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技术细节较复杂,但实际上只要欧盟主要成员国有这一意向,在一些技术评估上作一些适当的倾斜是完全有可能的。北京从现在开始应该更多地将着墨点放在这一问题上。”
文摘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