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港媒综述
2006年6月29日香港“明报”今天刊登文章,评论日本首相小泉今天开始的美国之行。文章写道:“鉴于其三个月后就将卸任,小泉的此次美国之行被普遍视为“外交谢幕之旅”。众所周知,在小泉当政的五年里,日美关系被赋予了特别重要的色彩;与此同时,日本外交的另一根支柱-亚洲关系,却不但没有受到重视,而且还因小泉执意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而受到重创,其对日本外交的后果也是严重的,去年日本“入常”努力受挫就是一例。……因此,小泉在卸任前夕对华盛顿展开的“谢幕之旅”,对小泉和布殊而言,都具有在亚洲范围内不可比拟的重要性质。”
文章写道:“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对于日本一头绑在美国战车上的举动,华盛顿表示心领神会,但对于日本完全罔顾与亚洲邻国的关系,美国也并非无动于衷,因为这将最终损害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对亚洲政策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某些松动,其中集中体现在中日关系方面,包括解除对华日元贷款冻结、邀请中国高中生访日。因此,在“后小泉时代”里,日美同盟将继续是日本外交的主基调,但可能日本新领导人会适度改善其与亚洲的关系。”
在台湾局势方面,本周台湾立法院否决了泛蓝提出的罢免陈水扁案件。香港“太阳报”本周的评论认为,罢免案没有通过,对泛蓝而言未必是坏事。文章写道:“就选战前景而言,在所谓的“后罢免时代”,最坏的前景就是陈水扁将继续留在台上,直至零八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但这一前景,但国民党和马英九而言则未必是坏事,因为一个烂透的民进党政权,若未来六百多天里没有奇迹发生,正好可以给马英九和国民党获得零八年选举胜利以机会。其次,从蓝营的谋略学习过程来看,谁都知道,此罢免一役明显障示蓝营在组织选战和群众运动方面仍逊绿营一筹。因此,蓝营如何从此役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已是当务之急。若蓝营能从中学到一点东西,则此役失败也未必就值得沮丧。”
另外,七一又将临近,今年七月一日时值中共建党85周年。据香港“文汇报”透露,中共中央将于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举行隆重活动,届时,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料将发表重要讲话。“文汇报”的报道写道:“中共党建专家指出,胡锦涛全面主政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施政方略,胡锦涛的“七一讲话”预料也应涉及以上内容。此外,讲话亦可能涉及共产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教育的内容。庆祝期间,亦不排除会有中央高层到革命老区参加纪念活动。……(据了解,中共已在党内开展了以党章及“八荣八耻”两项内容为的教育活动。中共中央党校着名专家叶笃初指出,胡锦涛号召全党努力学习贯彻党章,意义重大,这一举措被视为惩治官员腐败的新的重要的力量源泉。由于中央大力推行坚决按照党章、党内法规办事,现在党内生活中事实上存在的某些“潜规则”将受到一定程度遏制,对少数藐视党章、以身试法、滥用权力的党员以强有力的震慑,促使他们痛改前非,弃恶从善。”
在香港,即将来临的七一游行也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前香港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已高调宣布将参选。因此,陈方安生的动向将是未来几天香港媒体密切关注的重点。但昨天,香港“明报”透露,香港入境处公布即日实施优才移民计划,希望吸引高度“含金量”的壮年海外及内地精英,来港定居。报道透露道:“移民计划以“打分制”作甄选,如获奥运金牌、诺贝尔得奖者,可即时获满分来港;至于一般申请者,则以30至34岁、名牌大学博士学历、5至10年或以上专业经验的已婚优才,得分最高。政府初步订立每年1000名的优才来港配额,首批250个名额最快可在年底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