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默克尔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德国女政治家,德国第一位女总理。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G13比G8更符合中国利益
今年八国集团峰会通过了2050年以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的决议,中国和印度虽然原则上同意降低排放量,但不承诺具体目标。新苏黎世报认为:
一年来首次:默克尔周三会晤胡锦涛
070708 merkel g8
上周末,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因食品危机而造成的全球性安全问题提出警告。默克尔指出,为了保障世界和平,国际社会必须有效控制食品价格的持续攀升。
“中国不是罪恶之国”
德国“时代周报”驻京记者花久志(Georg Blume)是德语媒体报导中国的最出色记者之一。从1997年开始,他致力于向德国读者展示一个处于经济、政治、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他的报导既揭露中国的问题,也肯定中国的积极变化。今年3月以来德国媒体对中国的偏激报导以及德国政府两年多以来对华政策的变化使他有感而发,撰写了题为“中国不是罪恶之国”(China ist kein Reich des Bösen)的长篇杂文,最近在德国出版。
世界领导人大调查:中国人最信任胡锦涛和普京
本周二,美国马里兰大学民调结果出炉,这项马里兰大学和多家民调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全球调查表明,世界舞台上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人能赢得广泛的信任。中国人高度信任胡锦涛和普京,对所有受调查的领导人都没有特别的不信任。德国之声记者据该调研报告归纳报导如下。
Deutsch-französisches Treffen: Energie und Klima
为了给法国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任期铺路,法国总统萨科齐周一(6月9日)到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小镇斯特劳宾出席第九次德法双边部长理事会会议。双方争议最大的问题是欧盟新车尾气排放限量问题,以生产小型轿车为主的法国并不受欧盟新规定的太多影响,而以生产中高档轿车为汽车产业强项的德国则希望被特殊照顾。
Russlands Präsident Medwedew zum Antrittsbesuch in Berlin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天抵达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数天来,梅德梅杰夫此次德国之行的意义一直是俄罗斯媒体关注的焦点。克里姆林宫顾问普里尤德科表示,梅德韦杰夫选择德国作为他出访的第一个欧盟国家具有象征性意义,证明了俄德关系的重要性。
Merkel auf dem EU-LA-Gipfel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欧盟-拉美峰会召开前夕保证,欧洲会遵守承诺,向拉美提供扶贫援助。默克尔周四在利马会晤秘鲁总统加西亚时表示,欧洲愿意投入资金,不过拉美国家必须清楚,到底哪里需要援助。减少贫困、气候保护以及能源问题是此次欧盟-拉美峰会的主要议题。周五参加会议的有来自27个欧洲国家和33个拉美国家的代表。
中国留学生怎么让默克尔总理听到他们的声音
5月1日默克尔总理在亚琛领取了国际卡尔奖,颁奖前一天,即4月30日,默克尔总理参加了在亚琛工大卡尔曼礼堂(Karman)举行的欧洲问题讨论会,会上有亚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青稞”提出问题,他希望默克尔总理谈一下对中国人权的看法。以下是德国之声记者跟踪“德国中文网”上反映的情况,对这次提问之前之后准备工作和结果的报道。
默克尔总理荣获亚琛卡尔奖
5月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荣获亚琛卡尔奖。默克尔在850名来宾面前,表情激动地接受这一荣誉。她说她感到很荣幸。评奖委员会以此决定表彰默克尔为欧洲统一做出的贡献。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从亚琛发来的报导。
Merkel will Dalai Lama wieder treffen Wochenendzusammenfassung Utl: Kanz...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周日出席挪威出席奥斯路国家歌剧院揭幕式时表示,她虽然在达赖今年五月访问德国时碰巧不在德国,但她愿意再度与达赖喇嘛会晤。
Dalai Lama: China verdient Olympia
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反驳中国政府关于他“绑架”北京奥运会,迫使中方在“西藏独立”问题上让步的指责,表示始终支持北京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尽管西藏局势尚未完全平复,达赖还将按原计划于5月份访问德国。对此,德国民众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几万张活动入场券已经全部售空。
Merkel Israel
昨天,默克尔成为了第一位在以色列国会发表演说的外国政府首脑。此前只有各国国家元首能够享有这一殊荣。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特别是在德以间并不简单的历史背景之下。但是,德国之声资深中东问题记者Peter Phillip认为,不应该因为有了这份荣誉和友好表示就对现存的问题避而不谈。以下是由他撰写的相关评论:
默克尔表示德国对以色列负责
德国总理默克尔目前正在对以色列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默克尔从一开始就强调了德国对以色列生存权所承担的特殊责任。此外,周日,默克尔还在特拉维夫对德以两国实现和解予以肯定与赞扬。默克尔表示,希望揭开德以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德国致力于为在以巴两国并存框架内解决中东危机付出积极的努力。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也强调指出,自以色列建国60年以来,联邦德国始终是以色列的紧密伙伴。
默克尔出访以色列
本周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前往以色列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已经是她担任总理后第三次访问以色列.本次访问的背景是以色列将于今年5月庆祝建国60周年.默克尔访问期间将举行德国与以色列之间的首次政府协商。
默克尔表态:科索沃的独立史无前例
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天在柏林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外国记者问及德国对科索沃独立的态度时再次强调,科索沃宣布独立是史无前例的事件,其性质也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情况,因此不会引起连锁反应。
德中关系真的开春了:默克尔与温家宝电话详谈
周五(2月15日),默克尔总理与温家宝总理作了“详细的电话谈话”。双方的态度非常友好。这可能是自从德中关系结冰以来,国家主要领导人层面上的首次对话。双方的报导重点几乎完全不同。比如,温家宝邀请德国政治家去西藏亲身体验,中国就没有报导。德国之声记者故将双方报导全文分别刊载在此,顺便比较分析一下。
人气排名:默克尔失分不少
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德国经济界对联邦总理默克尔的总体评价不高。据德国《商报》周三报道,在一项由全德近800名顶级经理人参与的打分活动中,铁娘子得了一个差强人意的2.8分(1分最好,5分最差)。据悉,此项民意调查是由德国《商报》与杜雷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一道委托Psephos研究所进行的。
德国全力支持以色列
在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以色列总理奥尔莫特于本周二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在中东危机中,奥尔莫特获得了德方无条件的支持。尽管德国总理默克尔敦促以色列总理在与巴勒斯坦人的谈判中取得进展,但同时也强调指出,实现中东和平的契机掌握在哈马斯手中。但默克尔没有对以色列建造犹太定居点提出批评,而建造犹太定居点是中东和平对话中的最大障碍之一。
默克尔荣膺国际奥委会年度奖
据德新社报道,本周一(1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府中从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亦即德国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手中接过了国际奥委会2007年度奖奖杯。
“欧美应执行统一的对华政策”
科隆大学政治学和欧洲问题研究所教授吕尔博士早年是德国议会新闻记者、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社驻外记者,八十年代任德国政府发言人和国防部国务秘书。法兰克福汇报本周刊登了吕尔教授有关德国和欧洲对华政策的文章,他认为:
默克尔对中国邀请她表示高兴-施泰因迈尔五月访华
联盟党议会党团认为默克尔对华政策得到了证实
IV mit dem ehemaligen Botschafter Mei Zhaorong
周二中国外长杨洁篪在柏林参加伊朗问题的六方会谈。在会谈之前,他与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会晤。两位外长微笑握手,象徵着德中关系冰冻期的结束。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就德中关系采访了正在德国巡回演讲的前中国驻德国大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梅兆荣教授。
冲破冰封,别无选择
最近四个月来,德中关系一直笼罩在阴影下。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9月在总理府接见达赖喇嘛后,北京批评柏林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先是言辞不再友好,接下来就有了实际行动:中方取消了与德方间的部长级会议,双边关系进入冰封期。直到本周二,这一冰封期才正式结束。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与中国外长杨洁篪在柏林的会晤标志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据称促成这一结果的是低调的秘密外交和两国外长间的书信往来。
中国的恼怒还会持续一些时间
去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府以私人身份会见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遭致中国的严重抗议。中方随即取消了原定当月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六国外长会议。如今,这一会议终于恢复举行。中国外长杨洁篪于今天前往柏林出席会议。中德关系似乎出现了转机。但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桑德施耐德教授对此持谨慎态度。
默克尔总理今年10月将访问中国
读者来函20081月2集(下)
下集的“德国、德国之声及其他”一栏中,读者就计划生育政策、民主与自由以及德国之声RSS服务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读者来函:2008年1月2集(上)
针对“中德网民激战德国世界报在线”一文,生活在华东某小城的朋友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此外话题涉及: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新年致辞、中医危机与民工子女现状、世界最具竞争力国家大比拼等。
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新年致辞
新年到来之际,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了新年致辞。她表示,经过两年的努力,德国在各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她指出,今后的一年里,降低失业率仍将是政府制定各项政策的目标。她同时强调,政府将继续把家庭政策放在核心的位置上。默克尔还呼吁德国加强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德国之声现将全文译载如下。
大棒威胁不了中国
南德意志报驻北京记者鲍尔克在该报发表有关德中关系的评论文章后,不少读者写信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圣诞节后,南德意志报集中刊登了这些读者来函。
德国社会民主党批评默克尔的对华政策
在对华政策上,德国大联合政府中社会民主党人与总理默克尔及其基督教民主联盟之间的分歧日趋显著。继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之后,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贝克也公开对默克尔总理的对华政策提出了批评。
新年邮政引入工资最低底线制
与欧盟放开邮递信件市场同步,德国的邮政领域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最低工资底限制。社民党希望将该制度逐步扩大至所有行业,但默克尔反对。
默克尔与州长们讨论儿童保护问题
星期三,德国总理默克尔同各联邦州州长在总理府会晤,重点讨论了加强儿童保护问题。由于德国父母不尽心照料子女,或者虐待以及杀害自己亲生孩子的事件再次增加,德国的政治家们就加强对儿童权益保护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达赖喇嘛对默克尔会晤惹麻烦表示歉意
达赖喇嘛对默克尔会晤惹麻烦表示歉意
中国人民日报点名批判默克尔“捍卫人权”行为
默克尔议会称赞“里斯本条约”
本周四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的欧盟峰会将签署一份新的欧盟条约“里斯本条约”。峰会前一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份政府声明中对新欧盟条约作出表态。
默克尔见达赖但不会见台湾代表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府接见达赖喇嘛,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周二,台湾驻柏林代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默克尔也能会见一位台湾民选代表,如台湾总统陈水扁。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默克尔所推行的价值观外交政策在德国国内政党间引起了争议。在此背景下,默克尔不久前表示,今后将把价值观外交同经济外交结合起来。本台中文部主任冯海因就此采访了基民盟基社盟议会党团外交发言人冯-克莱登。
默克尔在党代会上自我表扬
在德国基民盟的全国党代会上,该党主席、德国总理默克尔就内政外交等现实问题发表了基础性讲话。不过联合执政的社民党认为,该讲话并不具有方针导向作用,因为默克尔虽然说的很多,但真正打算落实的却并不多。
德国“达赖风波”犹未尽
解铃还须系铃人。鉴于数周来德中关系因默克尔接见达赖喇嘛而变得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德国大联合政府两党的激烈争论,默克尔总理周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德中关系的友好符合德国利益。同时,“达赖风波”现在仍然是德国媒体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中国总理温家宝:默克尔应该承认在达赖喇嘛问题上的错误
从德国工业界迫默克尔向中国低头说起
默克尔总理会晤达赖喇嘛,直到近日中国连续取消两个部长级会晤,德中关系进入冬天以来,德国经济界基本保持沉默。现在,这个沉默被打破了,德国工业界的总协会主席要找默克尔总理面谈改善与中国关系的问题,银行界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此事恰发生在法国总统访华受到超热烈宣传欢迎的时间段里。两者间有关系吗?德中经济关系真会受影响吗?德中关系何时能改善?德国之声记者综述分析如下。
默克尔人气大挫被施泰因迈尔超出
据德国电视二台最新民意测验,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的人气首次超过了默克尔。主要是因为默克尔的民意得分大跌。而社民党、联盟党之间对中国政策的分歧,让德国民众首次对大联合政府的前景不那么看好。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东边日头西边雨—萨科齐大获北京青睐
如果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冷却对华关系的同时正在将其亚洲重点向印度倾斜,擅打太极柔力球的中国首脑很可能见招拆招,格外亲近前来会晤的法国官员。这个周日(11月25日),刚于5月份入主爱丽舍宫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首次以欧洲大国领导人的身份奔赴北京,随同访问的还有空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加洛瓦。据法国方面报道,外汇贮备高踞世界榜首的中国有意买下法国阿海珐核电集团(Areva)的两座EPR核反应堆。
达赖喇嘛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是他的老朋友
*
德中关系争执-德国媒体支持默克尔
德国大联合政府在德国外交政策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据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联盟党再次驳斥了前总理施罗德对现任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一事的批评,联邦内政部长、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朔伊布勒批评外交部长、社会民主党的施泰因迈尔说:“历届外交部长都会见了达赖喇嘛,只有施泰因迈尔先生没有这样做。”
默克尔希望北京自己见达赖
德中关系的倒退让德国政界感到不安,但是面对来自执政伙伴社民党的激烈批评,默克尔坚持认为她在总理府接见达赖是正确的,并呼吁社民党籍外长施泰因迈尔与她采取一致立场应对北京的外交压力。
对华政策分歧成柏林大联合政府“定时炸弹”?
德中两国关系因默克尔会见达赖迅速降温,联合执政的社民党与联盟党因对华政策的分歧产生的矛盾近日愈演愈烈,有人甚至说红黑两党已经为此开始了两年后才举行的大选搞选战。社民党甚至绿党中纷纷发出声音批评默克尔在外交政策上的失误,联盟党当然嘴上依然强硬。
北京发火证明默克尔正确
德语媒体高度关注中国政府收回对德国财政部长的访华邀请一事。南德意志报发表社论认为,北京发火证明默克尔总理实施了正确的对华政策:
后果很严重:默克尔彻底失去北京信任
无论是柏林政府还是德国媒体与中国问题观察家大都没料到,北京对默克尔“私会”达赖喇嘛的反应不再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在默克尔访问印度和基民盟推出新“亚洲战略”后,北京在默克尔身后看到了一个企图阻止中国崛起的“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子。
前一页面
第41 页,共4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