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Facebook无故删除群组被疑受政治压力
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香港版的一个政治讨论群组上周四(2月4日)突然被删除,该群组的管理员称这是政治压力下Facebook的一次自律检查行为。被删除的群组以反对香港最大的亲北京的政治党团"民建联"为主题,被删除前据称已经有八万多网民加入。本周二,记者在调查该事件时,Facebook香港版上已经重新出现了两个同样主题的群组,其中一个是原本的恢复,另一个是新建的群组,两组显示均有过八万人加入。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新闻和评论焦点主要有:香港支联会骨干人物司徒华身患晚期肺癌;新疆在去年"七五"事件后重新开通手机短信业务;北京对美国军售做出的制裁措施难以为继,而且陷入某种战略困境。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Chi0402 Hong Kong Nachwahl
上月末,香港泛民主派阵营中的公民党和社民连的五位立法会议员集体请辞,并计划再以争取香港实现普选为议题参加补选,以此促成就普选议题的"变相公投"。香港建制派政党民建联和工联会纷纷对此举提出批评,宣布不参加五区补选。五位请辞议员之一、社民连创始人之一梁国雄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究竟谁能代表香港民意,要让这次补选的结果来证明。
一周香港媒体摘要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和香港新闻时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奥巴马政府宣布上任后首个对台军售项目,美台军售到底是中美之间的事情,还是由于两岸无法理性相处?香港泛民主派五区总辞正式生效。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5名反对派议员宣布辞职
chinanews260110
香港活跃着一支" 80后"新青年运动组织
Neue Protestbewegung in Hongkong
chi2301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体报道的重要主要有:香港泛民派两党21日宣布,5名议员将于26日向立法会请辞,以此向北京及香港政府表达争取普选的意愿;香港立法会不讨论关于要求释放刘晓波的议案;另外有媒体声称,朝鲜一旦发生战争、内乱,金正日最后司令部应该在中韩边境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地区。
港媒聚焦谷歌事件及香港泛民主派之争
本周,香港媒体在关注中国新闻时的主要焦点有:谷歌(Google)宣布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背景到底是什么?中国大陆互联网用户本周一度可以在谷歌(Google)上搜索到大量"六四"的图片和达赖喇嘛等内容;香港泛民主派在五区总辞问题上发生分歧,李柱铭等人可能推动"公投"。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公投倡议激怒北京官方
围绕香港高速铁路,大陆判处刘晓波11年徒刑和内地大规模展开针对民间资本的所谓打黑行动,香港政界和社会各阶层反映出不同程度的不安和紧张。在这个背景下,香港民主人士提出的另外一个政治倡议-公投倡议,就显得不同寻常。中国官方在对此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本周五北京时间下午提出了措词强烈的批评。
郑宇硕谈香港立法会讨论释放刘晓波提案
香港民主派一些议员就刘晓波一案,本周三向香港立法会提交了一份要求北京立即释放刘晓波的决议草案。虽然该动议没有在亲北京议员占多数的香港立法会表决中通过,但香港方面就中国大陆人权状况的社会动员已逐步进入政治高层。就这个基本趋势,本台中文部记者采访了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
香港民主派议员提交议案,要求北京立即释放刘晓波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专访
香港民主派一些议员就刘晓波一案,曾提出动议于周三在香港立法会展开辩论。虽然动议没有通过,但香港方面就中国大陆人权状况的社会动员已逐步进入政治高层。就这个基本趋势,本台中文部记者一通专访了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
台湾知识界声援刘晓波
中国知名异议人士刘晓波日前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1年,在华人世界以及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应。台湾知识界11日也为刘晓波桉提出三问,严正呼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刘晓波提出上诉后,尊重事实、法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尽速予以无罪释放。
香港警方逮捕一名强酸腐蚀袭击人
香港民主派人士陈巧文被捕后获保释
据德新社报道,香港警察周六逮捕了民主派活动人士陈巧文,但当天下午已被保释。警方指控她涉嫌今年元旦在政府外的示威游行活动中袭击警员,以及在去年11月29日一次反高铁集会时袭击一名女警。
港媒关注中国建航母造价与进展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国大陆和香港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深圳餐厅发生汉人与维吾尔族人之间的殴斗,一名维吾尔族人被打死;解放军军官首次透露制造航母的代价和最新进展情况;香港社民连和公民党就总辞达成协议;香港青年就高铁项目包围立法会抗议。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警察逮捕民主派活动人士陈巧文
Chi0301 Hong Kong Presse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刘晓波被审判,香港社会发起抗议活动;香港是否可能再次启动二十三条立法程序;中国前首富黄光裕案件继续引发人们关注。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010110 hongkong demonstration
2009年圣诞节第1天,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被北京一家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元旦之日,成千上万的香港人举行示威游行,在要求更多民主的同时,也抗议对刘晓波的重刑判决。
香港11月接待游客260万人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本周,香港媒体对中国新闻的关注焦点有:中欧虽有冲突,但永远不可能成为战略敌人;金正日可能于最近访华;香港公民党正式决定参与"总辞",以反对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咨询报告。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民主派力推“五区总辞”
Hongkong: Demokratische Abgeordnete drohen mit Mandat-Niederlegung
港媒关注重庆公安内部读本曝光及深圳学童绑架潮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内部读物《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实务与策略》、《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等多种版本曝光;深圳发生多起学童被绑架和杀害事件。
chi0812 charta 08 petition
12月8日是中国作家、《零八宪章》首批签署人之一刘晓波被当局拘押一年的日子,也是《零八宪章》发表近一周年的纪念日。最初由303名中国知识分子和各界市民联署的《零八宪章》要求中国政府尊重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现在《零八宪章》在网上已经获得1万多人的签名。12月8日,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简称支联会)组织发起请愿活动,要求中国政府立即释放刘晓波,保障公民应有的言论自由,停止因言治罪的做法。
香港地方政府警告房地产市场发生泡沫
美国通用与上汽香港共建合资企业
周五,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同上海汽车集团宣布,他们签署了一项旨在另建一处合资公司的声明。该声明称,他们将在印度生产小型商用汽车并在那里销售。此举被看作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顿全球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香港公民摘取本年度全球"最佳圣诞老人"桂冠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零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主要焦点是香港特区政府再次推出政制改革咨询报告,泛民主派一些组织酝酿总辞。香港媒体似乎从之前的立场分化,到立场逐渐接近,亦即对总辞方案提出批评;值得注意的是,一贯立场激进的《苹果日报》也微妙转换了立场。德国之声香港特约记者摘编如下:
香港各界议论政改方案
本周,香港媒体报道和评论的重点主要是:香港特区政府再次公布政制改革方案,各方议论纷纷。
中国的气候保护搞“一国两制”
Presseschau 20.11.2009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本周,香港媒体的关注焦点主要有:柏林墙倒塌二十周年,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对中国有什么启示?美国总统奥巴马本周访华,中美之间将有哪些重大行动?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一周香港媒体摘编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钱学森晚年提出"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的问题,答案到底在哪里?曾荫权民望低下,其原因又在哪里?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301009 G89 China Hong Kong
北京天安门广场民主运动被镇压20年之后,今天中国的大学生们已经很少关心政治或民主改革。他们生长在一个经济迅猛发展和不断繁荣的时期。此外,几乎没有一代人能够像如今20岁左右的年轻人这样享受如此多的个人自由。尽管如此,香港仍然有很多批评的声音。
港媒:香港民主不能寄望北京任命的特首为民请命
本周,香港特首曾荫权发布“施政报告”,引起各界不同反响;另外,中国大陆在国庆六十年阅兵之后,其航母制造也有新的趋势。德国之声香港特约记者摘编如下。
广州诉讼:海关是否可以没收在香港买的书
Feng Chongyi gegen Zollamt in China
中国女作家转道香港返中国大陆时被拒入境
上海女作家李建虹应瑞典斯德哥尔摩文化部邀请在瑞典从事一年半写作后,于15日转道香港进入大陆时,遭到海关人员长达三个小时的盘查和刁难,最后被拒绝入境。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零九年九月十九日)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中国大陆新闻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闭幕,审议通过加强及改进党的建设决定,但没有提及是否通过增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事项;中国高层权力也可从另一角度观察。
香港评论员林和立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于本周五闭幕。会前,有关人事任命,党内民主以及所谓"制度化反腐败"和少数民族政策都是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本台记者就此采访了香港中国时政评论员林和立。
香港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郑宇硕谈中共17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数百名香港记者抗议同行在乌鲁木齐被殴事件
chi1309 HK Presse
乌鲁木齐"7.5"事件刚过了两个月,当地又发生针扎恐怖袭击,令中国国庆六十周年前的新疆局势再度紧张,其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几名香港记者在乌鲁木齐被殴打,真相至今尚未水落石出;而香港左派此次异乎寻常地站在香港主流社会一边,其背后的背景又是什么?这些都是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焦点。
香港记者协会抗议香港记者在乌鲁木齐被武警殴打
上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生大规模群众抗议事件,示威者要求当局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官方动用大量安全部队维护地方局势稳定。据《苹果日报》报道,上周五,三位香港记者在采访抗议事件过程中遭到武警殴打。上周六又有5名香港记者被乌鲁木齐地方公安人员以采访"令民众聚集"为由被强行带走。香港记者协会对内地执法人员接连阻挠香港传媒采访表示强烈抗议,并到中联办门前上访。
chi0609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乌鲁木齐再度骚乱,两名香港记者被扣押并遭到殴打;为什么"7.5"乌鲁木齐骚乱刚过两个月,又有汉人骚乱?当地维吾尔族人为什么要针扎汉人?香港媒体对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也有分析。
港府向京表示关注记者在乌鲁木齐遭殴打事件
港媒看胡锦涛视察新疆和朝韩关系动向
本周,香港媒体报道和评论时关心的问题有:胡锦涛视察新疆,其背景和动机到底是什么?平壤向首尔伸出橄榄枝,是否意味着南北韩将可能和解,以及南方对北方的策略调整?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9年8月23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新闻关注的问题有: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北京市内又驱赶上访者;四川公安扣押香港记者,令中国大陆形象受损;中日印三个亚洲大国需要汲取欧洲经验,产生"亚洲大智慧"。
香港报摘(2009年8月9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关注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得济焦点主要有:乌鲁木齐事件后,北京为什么“热捧“热比娅?互联网上流传的中共某前高官的谈话说明了什么?大陆似乎开始着手准备两岸的政治谈判或对话。
社科院学者张博树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冲突
上周在香港举行的中欧社会论坛"中国民族主义"讨论会上,社科院学者张博树作了以"威权政体语境下的民族冲突"为主题的发言。张博树认为,发生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冲突,根本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政治体制造成的。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张博树介绍了发言的内容,并回答了为什么许多中国民众在翁安等社会群体事件中对政府一致谴责,但在民族问题上却与政府立场高度一致这个问题。
chi2507 HK Presse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国大陆新闻时间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最高领导之子执掌的公司卷入国外行贿案,中宣部欲盖弥彰;习近平可能将于九月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奥巴马将会见达赖喇嘛,北京何去何从?德国之声香港特约记者李华摘编如下:
中欧社会论坛香港讨论中国民族主义
Nationalismus in China - Symposium in Hongkong
前一页面
第93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