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港民对特区及中央政府信任度跌至新低
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香港市民对特区及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分别是7年及11年来的新低。有学者认为,香港市民不满中央政府"从后台跑到前台"。
北京与香港 中央与地方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北京港澳办主任王光亚访问香港,北京官员对香港事物是否应该直接发表意见;香港的住房政策如何提升至公义的层次去研究和思考。
六四集会“三多”的启示与中国外交掌门人
本周,香港媒体在关注中国大陆新闻时的焦点主要有:今年参加香港纪念"六四"的人数为何特别多?中共"十八大"后,谁将成为中国外交的掌门人?
Chinas Millionäre stürmen Vancouver und London zum Immobilienkauf
德国《经理人杂志》报道,自从北京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以来,中国富人海外抢购房产的大潮愈加猛烈。这些中国富人主要涌向香港、温哥华和伦敦,导致当地房地产价格暴涨,也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和抵制。
香港财政司长曾俊华遭抗议
香港警方逮捕53名参加64纪念活动的港人
香港媒体对六四的省思
今年是"六四"二十二周年,香港媒体也进行了大幅的评论和纪念;除此之外,香港媒体本周关注的焦点还有:刘晓波狱中处境艰难;公民独立参选考验北京雅量。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数万人集会纪念六四民运
香港民主党主席何俊仁谈“六四”烛光晚会
本周六,香港将再次举行一年一度的六·四纪念烛光晚会。与以往一样,烛光晚会由香港支联会筹办,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支联会期待今年的烛光晚会能有15万市民参加。
香港支联会:将有15万人参加“六四”22周年纪念
“大理石手臂"在香港国际艺术展中亮相
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一连四日在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吸引了260间来自38个国家的画廊参展,是香港最大规模的一个艺术展。有画廊展出维权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还有派发印有艾未未字句的恤衫和胸章,以示对当局释放艾未未的要求。
亚洲大学排名:港科大名列榜首
国际大学研究机构QS近日内公布了2011年亚洲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名列第一。前十大的名单上独不见中国大陆各大名校。
香港纪念“六四”游行
香港支联会在“六四”纪念日前的周日(5月29日)举行了纪念游行。这是支联会前主席民主象征司徒华逝世后的第一个纪念22年前学生民主运动的游行。支联会秘书何俊仁表示参与人数约两千人,反应不俗。
香港千人游行 纪念六四
从詹船长遭遇看国民身份的认同
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从詹船长遭遇看国民身份的认同;广州军区战机爆炸坠毁;赵连海将追讨11亿元人民币赔偿专款的去向。德国之声摘编如下。
香港主教汤汗谈中国家庭教会与宗教自由
天主教香港教区枢机主教汤汗先生访问沃尔夫斯堡天主教学院,进行了题为"中国人权状况"的演讲,针砭中国宗教信仰现状。"枢机主教"的职呼或许让人不得要领,不过它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别称--就是常常在大仲马的小说和电影里出现的"红衣主教"。
艾未未作品“大理石的手臂”在香港展出
香港主教抨击大陆当局侵犯宗教自由
香港视觉艺术展声援艾未未
香港著名的视觉艺术家黄国才策划了一个名为“爱未来”的视觉艺术展览。该艺术展除了让超过50位香港艺术家及诗人用作品表达对言论自由及艺术发表的关注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当局拘押艾未未作出回应。
六四前夕 香港支联会发起纪念活动
六四周年前夕,香港支联会正忙于筹办一系列纪念22年前天安门广场上那场学生民主运动的活动。今年除了有一年一度的6-4烛光晚会之外,还有能够让年轻一代切身体验六四的露营活动。
香港年轻新一代不信任政党
一项针对香港中学生对公民身分态度的研究显示,与十年前相比,“不信任”政党的受访者有上升的趋势,政党的公信力下降。学者认为,近年来议会的争执比往年多,年轻一代难以接受。
《中国影帝温家宝》入围香港书奖
香港特区政府举办的第四届香港书奖(Hong Kong Book Prize)公布入围图书名单,其中包括在内地被禁的几部作品。这一读书奖项旨在扩展市民大众的知识领域,尤为重视读者的评选参与。
南方都市报暗中支持艾未未 左右之争白热化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一向敢言的广东《南方都市报》纪念"五一二"地震,暗中支持艾未未;距中共"十八大"还有一年半,但中国左右两派之争几乎已经白热化;母亲节,艾未未的母亲为何见不到他的儿子?
中国年轻一代价值扭曲的两个现象
本·拉登被击毙后,相当一部分中国年轻网民认为,拉登死得可惜,他是阿拉伯世界的反美英雄;同时民意调查显示,中国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最高,公务员再次成为中国青年人择业的主要方向。这两条消息引人深思。
香港欲推“国民教育”惹争议
香港特区教育局近日拟在中小学推广“德育与国民教育”,引发不少争议。不少舆论担心,这会令学生只看到中国发展中的光明面,而无助于批判精神与独立思维的形成。
香港支联会"国殇之柱"前举行纪念六四活动
为纪念"五四青年节"及即将到来的"六四事件",香港支联会与香港大学学生会在香港大学的"国殇之柱"前举行献花活动,呼吁年轻人勿忘历史,平反六四。
大陆人越发喜爱到香港观光购物
大陆人越发喜爱到香港观光购物
香港"1001张椅子"支持艾未未
香港"1001张椅子"支持艾未未
香港警察查获价值2000万美元的毒品可卡因
香港首支人民币计价股票上市
中国大陆以外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在香港上市。周五,香港巨头李嘉诚旗下的汇贤房托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尽管当日收盘价低于公开招股定价,但一些官员及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交易股票市场仍充满希望。
香港千人游行要求释放艾未未
香港
香港维权人士呼吁抵制大陆旅游
香港声援艾未未活动与警方发生摩擦
俄总统访问香港”取经“促进本国现代化
香港辐射量比东京高
目前,中国的低放射性核废料处置场位于甘肃省和深圳北龙。距离香港50公里的北龙处置场,对人口密集的香港是否造成威胁? 这与近日在香港测量到的辐射量比东京高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香港苏富比"瓷"不达"预" 拍卖不如预期
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以一场名为"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的拍卖晚会最受瞩目。但拍卖结果不如预期,多项珍稀拍卖品没有被售出。
在香港看中国:艾未未事件反映了什么?
最近几天,中国著名异见人士艾未未被拘留,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也在中国内部再次引起对中国维权人士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中国走向的担忧。
香港特区政府或将限制内地孕妇来港分娩
香港特首选举明年3月举行
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将于明年3月举行。“大热”候选人已经开始整装待发迎挑战。可是,只要有竞争的存在,对手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在所难免的。
香港加入延揽日本金融专家大潮
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急增 香港政府考虑限额
近年来内地孕妇蜂拥而至地赴港产子,港妇产科医护人员难以应对,建议香港政府为内地孕妇来港产子设置配额。
香港政党多
在香港成立一个党派可以说得上是“轻而易举”,民主党、自由党、民建联……香港目前有大大小小17个党派。党派数量如此之多让不少香港市民分不清其中的差别,但不少人都认为党派多是好事。
一周港媒摘要(2011年3月26日)
本周,香港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国大陆新闻时,主要关注以下焦点:大地震反映出中日两个民族哪些的民族特性?距离大亚湾核电站很近的香港安全吗?
"筷子成双才好用"
3月21日晚,中国香港特区驻柏林经贸办正式成立。这一机构是香港特区首个驻外办事处,将协调与欧洲8国的经贸关系,吸引欧洲到香港和中国大陆投资。
香港民主人士继续声援“中国茉莉花革命”
香港立法会议员访问欧盟,促香港普选
3月17、18两日,香港立法会议员汤家骅与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应欧盟邀请,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进行访问,与当地官员和议会代表会面,讨论香港政改方案和普选议题。
日本人受灾镇静有序 中国人无灾恐慌抢盐
本周,香港媒体在关注中国大陆和香港本地新闻时主要关注以下焦点:随着日本核辐射的蔓延,深圳增建核避难所的警示;大陆和香港居民抢盐风潮说明了什么?
"绿色和平"呼吁港府停止增加核电计划
核灾难引发香港居民忧虑
香港支联会抗议中国当局疯狂抓捕维权人士
3月16日中午12点30分,香港支联会、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等机构于香港中联办门外举行了抗议"中国政府疯狂抓捕维权人士"行动,指中国当局以"中国茉莉花革命"为由,违反人权和法律规定,对维权人士进行打压,甚至有可能对部分维权人士滥施酷刑。
前一页面
第89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