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枢机建议教宗目前不要访华
香港教区前主教陈日君建议教宗方济各目前不要访问中国。他表示,教宗届时只会见到未经梵蒂冈认可的主教。
"七.一"大游行向北京发出了明确信号
7月1日,香港数十万人走上街头,表达对民主改革的支持。游行集会的参加者、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向德国之声表示,本次"七.一"游行参与人数如此之多,是人民向往民主的明证。
港府逮捕大批示威者
香港警方周三(7月2日)清晨逮捕了500多名示威者。被捕者此前参加了拒绝北京干预、要求实现更多民主的大规模示威行动。
香港七·一大游行
在香港回归17周年纪念日,数十万民众举行了大游行。香港市民要求更多民主权利,呼吁真正落实特首普选。
“自摆乌龙”
尽管在从英国人那里接管权力时作出过相关许诺,但事关香港人自由选举,北京依然犹豫不定。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这很不明智。
香港七一游行开始 梁振英强调稳定
香港历时10天的民间"占中"公投周日结束,累积票数接近80万,超过预期。组织者希望今年的"七·一"游行人数能超过50万人,打破2003年的记录。
“民间投票反映了香港民众的不满情绪”
德语媒体周一普遍关注了香港“占中”民间公投事宜。此外,上周英国Primark被指控使用中国监狱劳工生产,也是一些德语媒体继续跟进报道的事件。
“香港市民响亮发声”—近80万人公投
香港“占中”公投上周日结束,超过78万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组织方要求政府支持民意,而中国官媒谴责投票不爱国。
“七一”前夕的攻与溃
“一国两制”白皮书及张志军访台均被舆论认为是中共权力扩张。中国网民发现“党校毕业生全世界犯罪率最高”,并醒悟“再老也要养政府”。
拒绝妥协 香港举行律师黑衣游行
为抗议北京“白皮书”干预香港司法独立,香港法律界27日发起黑衣游行活动。
香港或迎来10年规模最大七·一游行
活动人士预测,今年香港七·一游行有望吸引超过50万民众参加。港人对北京政府日益增大的影响力深感忧虑
“孤独而坚定的抗争”
香港近日的公投吸引了多家德语媒体的关注。《南德意志报》认为,在争取民主和自由时,香港人民是孤单但坚定的。《新苏黎世报》则奉劝北京在香港问题上谨慎行事。
左右为难的香港特首反驳环时社评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24日对《环球时报》社评“香港非法公投人再多,也没13亿人多”作出回应,表示“任何人不应将香港市民与内地人民对立起来”。
郑宇硕:北京勿一意孤行
香港全民公投人数超过预期。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郑宇硕接受采访。
基本法、白皮书与邪教
中国国务院的白皮书在香港、台湾和其他国家,都是彻底的失败?中国政府的反邪教运动,用意真的是为了公共安全吗?
“占中”开放实体投票站
法新社报道,香港"占中"民间公投组织者表示,截至周日下午,已有超过60万人参与投票。周日,15个实体投票站开放。投票网站遭到大规模的黑客强攻。
世界杯掀起亚洲“赌球疯”
全世界几乎没有其它地方的人像亚洲人一样酷爱赌球。
“占中”投票:首日参与人数近50万
在曾经的英属殖民地香港,社会矛盾激化:民主派人士希望透过民间投票发声,争取普选权利。
表诉求 不怕"黑"
本周五(6月20)开始的香港的"占中"民间投票不仅受到港民和北京政府的关注,也吸引了德语媒体的注意。
香港:现在惊醒犹未晚?
近千位民主人士开展一周的“毅行民主路”行动;香港“占领中环”公投也将启动,但网投票系统遭受攻击而瘫痪。
白皮书与防火墙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白皮书,被认为粉碎了温和民主派的美梦。中国网络防火墙(GFW)屏蔽了所有谷歌服务,中国网民纷纷转发抗议信息。
鲍彤:一国两制的法定义和白皮书的篡改义
知名民主人士鲍彤撰文,指出中国政府近期发表的白皮书篡改了“一国两制”的定义。
“可以登上钓鱼岛,却无法越过深圳河”
香港社运人士杨匡的家人透露,日前中共当局以“偷越国境罪”对杨匡判监,杨匡不服判决,已提出上诉。杨匡早前曾到内陆探访软禁中的刘霞,被吊销回乡证。
北京“意在威吓”香港民主人士
学者林培瑞(Perry Link)对德国之声表示,中共的香港白皮书显示其意图进一步“吞噬”香港。
恩格斯故乡成“共产主义迪斯尼”
中国政府向乌珀塔尔赠送恩格斯雕像,但他的另一面却并不为许多中国人所知。
白皮书出台之时,香港“长毛”变“短毛”
被称为“长毛”的香港立法会议员、社民连负责人梁国雄,对三年前判囚的上诉失败,须即时入狱4周
“一国两制”白皮书,恐成“占中”催化剂
今日中国国务院发表了2.3万字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
香港拒绝英领馆办理同性结婚
英国同性恋可在海外领馆办理结婚登记,但香港拒绝批准。
从碾压身体到摧毁思想
昔日在广场碾压身体,如今在每个人的家中摧毁思想。
世界各地举行六四纪念活动
六四25周年纪念日当天,在香港,众多民众参加了维园的烛光悼念晚会,另外,台湾、美国、德国、法国等地也举行了六四纪念活动。
香港举行六四游行
“六四”25周年来临前夕,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6月1日组织举行“六四”游行活动,呼吁“平反六四,战斗到底”。
梁振英答问会遇风波 "占领中环"受警告
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本周四(5月22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被反对派议员抛掷物品。之后会议提前结束,开了立法会答问会的先例。
越南“爱国贼”似曾相识
学者认为越南人在排华风波中打砸台商工厂并非是一场误会,中国网民呼吁政府真正关心自己的公民。
邪恶的秩序就该扰乱
温和的反对派律师浦志强被拘,坚强的记者高瑜在央视"认罪"。作家慕容雪村呼吁,"不扰乱、不破除、不抵制这邪恶秩序更当何为?"
“中共亦无法将历史关进监狱”
《时代》周刊署名文章关注“六四”在中国集体记忆中的地位;《法兰克福汇报》记者分析香港人对大陆游客缺乏好感的原因。
香港出版人姚文田一审被判刑十年
据消息人士透露,香港出版人姚文田被控走私案周三(5月7日)在深圳法院闭门判决,姚文田一审被判入狱10年。
幼童便溺引发的香港内地争端
幼童当街便溺事件继续发酵。世界厕所组织也介入这场争执,呼吁香港有关部门帮助游客了解当街便溺的法律规定。
香港六四纪念馆开馆
周六,首座六四纪念馆在香港开馆。开馆仪式中,十余名亲北京人士表示抗议。不过,纪念馆仍吸引不少参观者,其中也有大陆人。
香港新闻自由指数出炉
香港记者协会发布了首个“香港新闻自由指数”,指出香港目前的新闻环境令人担忧。
独立、自救与“暴民”
香港的思想火种何在?台湾的文化自救何为?焦裕禄的虚假宣传、挥霍无度的贪官与人人喊打的城管,谁能救得了中国?
六四纪念馆能否如期开馆?
香港六四纪念馆将于下周六开馆,楼宇所在业主法团试图阻止。
中国挑战规则
台湾“太阳花”运动将“中国因素”端上台面,香港非暴力抗争是否会触碰“作恶的底线”?WTO规则也面临来自中国的挑战。
“花”开呼唤“太阳”出
台湾“太阳花”学运应该见好就收还是继续扩大?它对香港前途的影响如何?中共反腐战中另一只“大老虎”出笼?
港媒:军中大佬徐才厚全家被控
香港《南华早报》称徐才厚全家已被带走调查,内地媒体“财新网”报道的香港百亿洗钱案疑与徐才厚有关联。
《香港晨报》两高层遇袭
香港再有新闻工作者遇袭。
“当蜜峰”还是“驱蝗”?
为抗衡早前反对自由行的“驱蝗行动”,有团体周日在香港尖沙咀发起了“蜜蜂行动”。
港媒:中共军队高官徐才厚患癌免遭调查
中共中央军委前副主席徐才厚因患晚期癌症,免于当局的贪腐调查。
“大多善良”与“一律杀之”
作家陈婉容从网民对维吾尔人的态度中看出中国"和谐"的真谛。这种"虚伪"也同样体现在北京"两会"、香港普选、马航失联、克里米亚公投等议题上。
日本黑帮规模萎缩
因为一项新法律的生效以及公众态度、经济状况和人口结构的改变,日本"暴力团" 的规模出现萎缩,成员数字创1992年以来的新低。
独立、反恐与外交机会
李克强不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引港人猜疑。台湾学者从昆明血案看反恐“理念之争”。
前一页面
第80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