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特朗普叫停制裁林郑丶韩正? 白宫否认
美国近期对华作风强硬,继上周制裁新疆相关高官后,涉港中国官员料将落入制裁之列,惟有关名单还未出炉,引起外界猜测特朗普的立场。对此,白宫重申名单仍在研拟中,传林郑月娥是 “大热门”。
德语媒体:中国与世界的争斗
国在国际舞台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继中美关系之后,中印、中澳以及中英关系,目前都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港府、中央批违法 泛民初选协调人宣布退出
参与协调民主派立法会初选的香港立法会前议员区诺轩宣布退出初选工作,成为国安法高压下退出政治活动的又一位泛民主派人士。
国安法冲击 纽时转移部分驻港员工
在驻港外国企业急于理解国安法将如何冲击他们的业务之际,《纽约时报》周二宣布将在未来一年把约三分之一的驻港员工转至韩国首都首尔。《纽约时报》编辑强调,国安法已对该报的香港营运带来不确定性,但也重申他们会持续关注香港议题。
签署《香港自治法》 特朗普:惩罚中国压迫
美中再次为了香港撕破脸。华盛顿除了取消香港的特殊优惠经济待遇,也通过法律制裁涉事官员。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没有意愿跟中国谈第二阶段贸易协议。
德语媒体:中国走向自我封闭
有德媒评论认为,新冠疫情和与国际社会的外交龃龉,加速了中国自我封闭的步伐。香港国安法给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将造成怎样的影响,也仍是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
欧盟协调香港对策 默克尔:持续与中国沟通
欧盟27个会员国对于香港议题的反应不同,现在欧盟将提出一个统一的回应,个别会员国也能另外提出相应措施。德国总理默克尔及其领导下的政府对于香港议题谨慎表态。
港民主派公布电子票结果 中联办: 初选涉违国安法
香港民主派初选在国安法阴影下举行,一波三折: 先是协助选举的单位被警方搜查,又是点票结果被外泄,之后统筹人又被中联办指责“协调初选是典型涉嫌犯法”。
德语媒体:中共到底蠢不蠢?
《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中国领导人似乎有着被迫害妄想症,认为西方的一切举动都是在遏制中国崛起。《新苏黎世报》强调,北京当局看似不计香港经济损失的举动,其实都是冷酷算计的结果。
"如果港人维持高参与率,民主派有机会35+"
香港民主派初选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超过60万的民众参与被解读为对港人对政治参与和发声的热情。民主派为何会举行这次投票活动?它对9月的立法会选举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放宽香港人移民 英国、澳大利亚为何仍犹豫?
澳大利亚和英国近期都宣布放宽对香港人的签证及移民政策,但是都没有保证香港人今后能够自动获得永久居留权。澳大利亚移民部长指出,存在“安全忧虑”;而英国智库则担心移民潮会对本国民生构成冲击。
德国总统:无视国际法 中国会面临严重后果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7月12日对德国电视二台表示,中国新颁布的香港国安法有悖国际法准则,将使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受到持续性影响。
该如何对待你?国安法给德国政府出难题
对港版国安法,德国政府该如何表达立场?柏林大联合政府内对此尚无法拿出一致的意见。在野党和执政党内部都有批评意见认为,柏林对北京过于软弱。
无惧国安法阴霾 港民主派初选逾60万人投票
香港在周末举行民主派初选投票,虽然作用仅是决定民主派将由谁出选立法会,却也是国安法施行后第一次投票,被视为民意风向标。最终有超过60万人参与投票,统筹者戴耀廷表示“香港人写下了历史”。
墙外文摘: 台湾能吃“和平红利”吗?
有评论指出,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再次警示台湾,决不可因为眼前一点“和平红利”,便放弃中华民国台湾的主权,接受中共“一国两制”。
闫丽梦爆料 李文亮第二?港大回应
中国政府究竟是什么时候知道新冠病毒人传人的事实?从香港逃往美国病毒研究学者闫丽梦的声称,赴美传递关于新冠病毒的真相。对于闫丽梦在美国FOX新闻上的爆料,香港大学做出了回应,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评论:大写的尴尬——默克尔的沉默
德国目前正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而德国总理默克尔没有对中国推出港区国安法提出任何尖锐的批评,她目前有其他的优先事项。德国之声评论员Jens Thurau指出,这真是桩憾事。
德国经济部长:民主不是贸易的唯一导向
在周六出版的《法兰克福汇报》中,德国联邦经济部长阿特迈尔表示,他依然相信“以贸易促转变”的对华政策,反对因为人权问题而制裁、孤立中国。他在专访中同时也指出,只有真正贯彻法治原则,中国经济才能取得长期成功。
香港民主派在港区国安法阴影下启动初选
今年9月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民主派初选于本周六开始投票。协助组织这次选举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在投票前夕受到警方突击搜查。
德语媒体:中共是骗子 美国是希望
《商报》警告欧洲经济界,中共既然可以破坏当年香港自治之承诺,就也可以破坏在开展经济合作时的承诺。《世界报》则认为,尽管特朗普总统毫无原则、破坏了美国的人权捍卫者形象,可是在香港自由权利丧失、威权主义崛起时,美国政界依然有人站出来捍卫价值观。
涉桂民海案 瑞典前驻华大使无罪释放
瑞典前驻华大使林戴安因涉桂民海案被指责越权。瑞典法庭周五判定,林戴安为桂民海女儿牵线与外国势力会晤并未逾越其职权。
香港民主派人士罗冠聪吁默克尔提供帮助
罗冠聪离开了家乡,但为香港争民主的决心不减。在引起争议的港版《国安法》背景下,他向联邦德国总理发出呼吁。
客座评论:香港之后是台湾?从博尔顿白宫回忆录谈起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近日出版《事发之室:白宫回忆录》引发关注。华人政治学者张俊华认为,此书为世界研究美国政治以及其外交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也侧面提供了中国政府特别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处理中美关系以及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过程中的思维逻辑。
德语媒体:新冠疫情阻挡不了中国人在海外置业的热情
“中国刚一复工复产,中国人就又重新开始在海外寻找房源。”《法兰克福汇报》关注到中国人在海外寻求安全投资的兴趣完全没有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南德意志报》面对港版国安法的通过,德国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客座评论:定海神针《港区国安法》刺痛港人神经
一边厢股市畅旺,一边厢阅后即焚——香港出现两极。三权分立,如今变成“行政地位超然”。香港被停播的“头条新闻”节目主持人曾志豪发来评论。
澳大利亚宣布保护港人 暂停实施引渡协定
澳大利亚总理表示,《港区国安法》实施以后,给香港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澳大利亚决定协助境内外的香港人成为澳大利亚永久公民,也暂停实施过去与香港签订的引渡协定。
港爆第三波疫情 数天新增约40病例
香港忙于应付国安法之际,新冠疫情在当地死灰复燃,多区学校丶老人院和屋邨都有病例,但当中很多病例源头不明,专家预料确诊数字将以倍数激增,促港府收紧转机检疫措施及“限聚令”。
专访德国自民党主席:应增加对北京施压
在中国实施《港区国安法》的背景下,德国自民党主席林德纳日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德国应做出更多努力,维护香港人民的自由。他呼吁,取消今年的欧盟——中国峰会。他认为,此举不会带来多大经济风险。林德纳亦谈到了对俄罗斯的制裁问题。
德语媒体:抖音或重蹈华为覆辙
抖音国际版TikTok宣布退出香港市场,引起德语媒体的注意。同时国安法下香港的命运以及德国对华政策,也继续是讨论话题。
掌管国安公署的郑雁雄是谁?
郑雁雄是谁? "会讲粤语"、"作风强硬"、"对党忠诚"、"官场上的'狠角色'"、讲过"境外的媒体信得过,母猪都会上树"……
港版国安法民调:逾5成支持美国取消对港特殊待遇
港区国安法6月末实施后,香港民意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大约57%的受访者支持美国取消香港一些特殊待遇的制裁措施, 大约29%的受访者表示反对。
国安法生效后的香港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一面旗帜、一个口号都可能成为检控依据,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提供资料都可能入罪。这部法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逐渐扩大,就连媒体巨人黎智英都逃不出它的掌心。
德国不愿大声谴责中国 为什么?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因为商业利益无法大声反对中国侵犯人权。但是近来要求德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呼声让柏林压力越来越大。欧洲共同的立场也显得更势在必行。德国之声就此分析国内讨论,也请专家分享他们的看法。
国安法下港府扩权 微软、Zoom暂拒提供信息
《港区国安法》生效后,港府与警方被赋予更大权力截取通讯资料,甚至可要求平台供应商交出使用者资料。在多家科技公司纷纷表态拒绝以后,微软和Zoom也加入这个行列。
专访:施行国安法后 香港无异于京沪
香港政府公布了香港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专家们认为该细则进一步扩大了港警权力。香港公民党主席、资深大律师梁家杰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和上海、北京没有区别。
林德内尔:德国不能出卖价值观
德国在野党自民党主席克里斯蒂安·林德内尔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德国必须“为香港的自由理念,为(中国)遵守约定的可靠性做出努力”。他呼吁德国政府正式取消日前被推迟的欧中峰会,以此对新近颁布的港区国安法表达抗议。
教宗方济各讲稿被删减 闭口不谈香港
据天主教新闻网报道,上周日(7月5日),教宗方济各原本应该在三钟经祈祷结束之后的谈话中谈及香港,但实际在讲话中对"香港"两个字完全没有提到。 天主教新闻网认为教宗方济各面对中共已经开始自我审查。
《港区国安法》如何影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分析师Fraser Howie自90年代早期就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工作,也写了几本有关中国金融体系的书。他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谈谈《港区国安法》会如何改变香港的商业模式。
TikTok退出香港 美国考虑禁止抖音海外版
抖音海外版TikTok表示将退出香港市场。港版国安法的颁布实施,让抖音这个在中国起家后寻求国际化的社交媒体面对两难境地。
国安法后的“白纸抗议”
港区国安法通过后,香港政府明文禁止港独口号。香港人决定“遵守法律”,不写任何标语,将白纸高高举起,让人们自行领会意思。
林郑否认扩警权 拒保证新闻自由
港府在“港版国安法”生效后加入实施细则,赋予警方权力在无法庭手令之下搜证丶截取通讯丶限制出境丶冻结资产等。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称,这是为了“保障人权”。
脸书和谷歌暂拒港府索用户数据
北京制定《港区国安法》后,各界担心北京或港府会以此打击异议人士。许多港人也担心言论入罪,紧急删除网上言论或账号。多家社交媒体巨头表态要谨慎评估如何因应。
港府公布国安法细则 扩大港警执法权力
继上周正式公布《港区国安法》的完整内容后,香港政府周一晚间进一步公布国安法43条的施行细则,主要让香港警方在依据国安法执法时,能拥有更大的权力。
德语媒体: 德国,你为何而沉默?
德国外交部就港版《国安法》提醒本国公民“自我审查”,这一做法遭到了《法兰克福汇报》的激烈抨击。《世界报》则批评德国消费者只图自己方便、不顾商品背后之侵犯人权问题的短视行为。
包围警总案周庭认两罪 黄之锋不认罪
香港众志在港版国安法实施后随即解散,其中成员罗冠聪已离港继续打“国际线”,有案件在身的黄之锋和周庭等人则留港应讯,他们会否被判监还是未知之数。
Telegram暂拒配合港府 可否从Signal抢回用户?
在港版国安法上路后,不少港人关闭Telegram、Whatsapp账号,“搬家”到安全性更高的Signal。如今Telegram表示在政局混乱之下“会拒绝配合港府取用资料的要求”,这能挽回用户的信心吗?
墙外文摘: 香港“戡乱时期”,欧洲何所作为?
有评论指出,德国政府把定于今年晚些时候举行的中欧特别峰会放在莱比锡,也许并非巧合。莱比锡市民曾在1989年抗议东德共产党专制的历史,对今天有何启发?
黄之锋等人书籍遭香港公共图书馆下架
港版国安法通过之后,香港公共图书馆暂停借阅民主派标志性人物出版的书籍。其中包括香港本土派“国师”陈云、前“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以及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淑庄等人的作品。暂时被下架需“覆检”的书籍数量至少为9本。
德国内政部长:当心“来自中国的混合威胁”
德国联邦内政部长泽霍费尔警告说,德国需要面对“来自中国的混合威胁”,这其中就包括中国针对德国的间谍行动。
英国政策急转 今年或将逐步淘汰华为5G设备
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首相约翰逊打算加速从英国的5G建设中淘汰华为设备。数日前,约翰逊已经暗示,香港问题可能影响华为在英国5G建设中的发展。
前一页面
第31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