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香港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全境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其中香港岛是全港的发展核心;地理环境上则由九龙半岛等大陆土地、以及263个岛屿构成。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警察表现良好,黑龙江污染严重
世贸组织会议期间,香港出动九千名警察对付近四千名示威者。警察成功地防止了韩国农民冲击会场,虽然上星期五有97人受伤,但香港没有出现1999年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期间那样的混战局面。法兰克福汇报就香港警方的防守做法写道:
非政府组织:不能做地球买卖
世贸组织香港峰会已经尘埃落定。香港的抗议游行活动也告一段落。除了参加峰会的各国政府之外,还有2000多名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参加了世贸峰会。
中国世贸会议表现谦和,修订国民生产总值在即
世贸组织香港会议于星期日闭幕,柏林出版的日报认为,中国娴熟地利用了这次会议作为表现自我的机会:
香港世贸会闭幕-只进了一小步
在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大会周日(12月18日)闭幕,与会者经过一周的争吵和在场外抗议风潮伴随下达成了一个妥协-欧盟同意到2013年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会议虽然最终有所成就,但却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一个惊人消息在香港游荡:中国跃居第四
在香港世贸组织大会期间,人们都在感到奇怪,作为准东道主的中国为何无声无息。然而,也许是本次大会期间最惊人的一个边缘消息在游荡着:中国经济今年可能已经超越了英、法、意,一跃而占据了世界第4个位置。
香港:无声无息的东道主中国遭遇负面聚焦
20年前中国的外贸出口只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大国之一。虽然此次世贸会议的举办地是香港特区,但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大陆也是此次会议的东道主。但是中国却在此次香港世贸部长级会议上无声无息。只有一些非政府组织在会议上抓住中国的外贸不放,并对中国外贸突飞猛进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和人所造成的影响发出了警告。下面是德国之声记者发自香港的报道。
香港世贸会,德国曲高和寡
在香港召开的世贸组织会议上,德国经济部长格罗斯与农业部长泽霍费尔提出,不应该将会议重点仅放在农业议题上。而放宽对工业产品及服务业的限制的讨论也非常重要。德国经济部长格罗斯指出,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德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德国经济成果的三分之一,工作岗位的四分之一依赖出口业。
非洲脆弱经济不堪中国产品冲击
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前的香港世贸组织会议上宣布大幅降低非洲产品的进口关税。但是,在这一得到许多赞扬的政策背后,却是中国产品在非洲的倾销引发的日益增长的不满。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倾销不仅影响了中国同欧美发达国家的关系,而且,正在开始改变中国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合作。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周,除了在香港当地的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之外,引起香港媒体关注的还有以下一些事件:中国矿难频发,究竟有什么治理之道?陈方安生十一天前参加游行,到底是否有利于她未来的政治道路?南京大屠杀六十八周年纪念日,中国民间的纪念活动却遭到限制;而在香港举行的世贸会议,又联系着人们对自由贸易体制的信心。
香港:欧美激烈争执农业补贴
来自150个国家的部长参加了在香港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的会议。欧盟和美国在农业补贴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实际上,双方都准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减少或者取消农业补贴。
香港世贸部长级会议: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太大
在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没有取得突破,世贸组织秘书长拉米没有放弃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则致函与会的六千名代表,呼吁他们实现多哈回合制定的目标,在国际贸易中赋予穷国更多优惠。然而,从香港会议中心传出的信息却不令人乐观,因为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实在太大。
香港世贸部长级会议:未开会先铺垫失败
香港的世贸组织会议规模庞大,声势浩大。然而,似乎谁都不对它抱多大希望。德国部长们没打算把板凳坐热了。欧盟代表们还没有开会就宣布不要抱希望。显然是为没有成果的结局作好铺垫,避免责怪。
反全球化人士:贸易自由化无助于穷国经济发展
星期二,世界贸易组织将在香港举行第六轮部长级会议,各国部长将讨论贸易自由化的下一步目标。星期日,峰会开幕前两天,香港掀起了第一轮抗议游行浪潮。
香港会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再次交手
香蕉、糖、棉花等农产品是贸易谈判中引发争执最多的问题。目前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回合中,各方不但在农产品方面互不相让,工业产品也开始逐渐成为重要议题。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降低农产品关税,而欧盟则要求,作为回报,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开放工业品市场。
香港WTO会议前夕静静的中国
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下周将在香港召开。上周末,数万港人上街游行要求民主和普选,而在世贸组织会议期间,也将有示威活动。相反在中国大陆,这次会议却没有出现在媒体和公众的视线里。以下是记者发自上海的报导。
一周港媒:大游行后的香港陷入胶着状
本周,香港媒体最为关心的事情,就是星期天发生在香港的号称25万人的游行之后,香港在政制发展中的胶着局面,尤其是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也出现在游行队伍中,一方面似乎鼓舞了民主派人士的士气,另一方面也使增加了北京的疑虑,从而使得京港京港之间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形势变得更为微妙。
香港大陆电影双获德国电影新秀奖
在汉诺威国际新秀电影节上,突破2450部参赛片的围困,中国香港影片“GAY的疑惑”得国际大奖,中国大陆的“关于生活”获得“飞翔的摄影机”奖。得奖名单于12月4日宣布。
香港:告诉我 我能见到普选的一天吗?
周日,香港数万市民走上街头游行,要求制定普选特首的时间表。与2003年7月1日的50万人大游行相比,这次游行虽然在人数和规模上逊色很多,但分析家认为,这一次民众的诉求集中在要求普选这一点上,因此,其意义并不亚于一年半前的7-1大游行。
港媒摘要:港台周末上演大事
这一个星期,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都在为各自即将到来的这个周末将要发生的大事作准备。在香港,十二月四日将举行反对政改方案和争取普选的大游行;而在台湾,则将举行“三合一选举”,这次选举在相当程度上将预示着零八年台湾总统大选的走向。因此,本周的香港媒体,对这两个事件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5-11-24)
最近一周,中国外交发生了许多事情。先是胡锦涛继访问欧洲之后,又到韩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后来又是美国总统布什到访中国。在德国,默克尔前天正式就任德国总理,也使中国方面十分关心中德关系未来的走向。另外,台湾“三合一”选举以及香港政改的走向,也是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问题。
世贸组织香港会议前景如何?
非政府组织和世贸组织之间充满着矛盾。1999年,反全球化人士的抗议活动曾导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失败。2003年,由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参加的坎昆会议也以失败告终,原因之一又是非政府组织和反全球化人士的抗议活动。那么,对于将于12月13日至18日召开的世贸组织香港会议,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德国的发展倡议组织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明天(十一月十八日),北京高层将举行座谈会,纪念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九十周年诞辰,而且曾庆红将代表胡锦涛出席。这一信息引起今天香港媒体高度关注。另外,香港泛民主派议员下周将出访欧盟和美国,争取欧美对香港普选的支持;美国总统布什即将访华,中美关系目前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对此,本周的香港媒体也都有关注。
胡锦涛能否促动解除军售?(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一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今天从英国抵达德国进行他上任国家元首以后的首次访问。香港媒体注意到胡锦涛访问的主要任务之一,将依然是游说欧盟取消对华军售禁令。另外,中国外交舞台和香港内部局势也是本周香港媒体关心的问题。
香港的经济正在走出低谷
经过亚洲金融危机和萨斯危机之后,香港的经济正在走出低谷。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6.5%,失业率下降到四年来最低的5.5%,房地产市场行情回升,停滞多年的消费又兴旺起来。商报认为,是中国其它城市带动了香港的复兴:
一周港媒综述
本周,日本首相小泉重组内阁,日本鹰派势力开始主导未来的日本政坛,而最近日本与美国也加强了军事联系,这些都引起了香港媒体的极大忧虑。另外,中国国内和香港内部的局势本周也有引起香港媒体关注的地方。
香港主教:台已对与梵蒂冈断交有心理准备
*
一周港媒:香港形势、上海购房新规定、马六甲海峡安全
过去一周内,香港政府公布的第五号政制改革报告书在民主派人士中引起了极大争议;中国国内经济方面,上海购房将有新的外汇规定;另外,中国石油运输干道-马六甲海峡的安全风险问题,也是香港媒体关心的内容。
建行在香港上市,股票认购踊跃
中国第三大国有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今天在香港正式上市。上周末,建行招股计划集资总额可能达到80亿美元,这也是2001年以来世界股市金额最大的首次公开招股计划。从本周四开始,有关文件将被送交香港证交所审核。其实,建行只是中国国有银行进入股市的先头部队,其他三家银行也将在明年步建行后尘,进军股市,因此本次建行上市是否顺利,将对其他银行的后续行动产生指标意义。
一周港媒:中日关系、巴金和四万网警
香港媒体提醒北京注意处理中日关系中的技术问题,提出可以出台“中日历史问题白皮书”来影响国际舆论;中国文坛宗师巴金去世,有传言猜测王蒙可能成为新的作家协会主席;另外,据称中国有四万网上警察冒充普通网民操纵舆论。
港媒关注五中神六和美金融团访华
本周,中国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神舟六号也在昨天顺利升空。“布什经济决策班子集体访问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自然是焦点之一。对此,香港媒体都十分关注。
中国银行明春上市香港
香港民主派结束广东行:对话还是自说自话?
在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时,香港民主派议员再次提出为“六四”事件平反的要求,从而形成了近似敌对的气氛。南德意志报引用民主派领导人李柱铭的话写道:
香港议员广东行,北京政策更实际
星期天,包括25名民主派议员在内的香港立法会全体议员共计60人前往广东省访问,一向严厉批评北京领导人的民主派议员李柱铭也在其中。由于中国中央政府以往不允许民主派议员进入中国内地,所以此次立法会议员的广东之行尤其引起了新苏黎世报的注意:
香港房地产增值
香港房地产业近年来重新走出低谷:房价和租金大幅上涨,今年的房地产增值达20%。新苏黎世报在观察了香港房地产市场后写道:
香港证交所已批准中国建设银行在港上市
北京再度强调,香港政制改革需循序渐进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杨文昌周三表态称,香港民主改革必须渐进而行。香港特首曾荫权也作类似表态。美国新任驻香港总领事则相信,港地2007年应能实现普选-
香港媒体看德国大选结果
德国四天前举行提前大选,施罗德和墨克尔(梅克尔)争执不下,也在香港媒体引起广泛关注。香港媒体除了分析此次德国大选的深层背景以及未来德国政坛可能出现的权力组合外,也尤其关心德国未来在对外政策上可能出现的调整。
曾庆红访港:向港人传达了什么的信息?
本周,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访问香港,成为香港政治舞台上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曾庆红访港究竟透露出北京对港的什么信息?另外,昨天开始,朝核六方会谈又在北京重新举行。这次会谈能否取得成果?会谈还有哪些障碍?本周的香港媒体对此都有透露和评论。
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
9月12日星期一香港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这是继50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个迪士尼乐园之后,迪士尼公司在世界上开设的第5个主题公园,也是向中国进军的第一步。开园日所有的35000张门票早已被抢购一空。
曾庆红访问香港,意图招安民主派?
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从今天(星期六)开始对香港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除了视察香港民情显示亲民作风之外,曾庆红访问香港的另外一个看点是,他将与香港立法会全体六十名议员会面,其中包括一直与北京在众多政治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的民主派人士。这将是北京高层首次官方会见香港民主派。
一周香港媒体报道摘要(2005年9月8日)
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首度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出警告;本周达成的关于中国滞留欧盟港口的八千万件纺织品的协议,究竟是双赢还是双输局面?香港泛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本月下旬将首次集体赴广东参观访问,其中是否意味着北京和泛民主派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根本变化?
师涛获罪,雅虎有责
今年4月,自由记者和作家师涛被指控“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被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10年监禁。7月中旬湖南省高院二审裁决维持原判。日前,设在法国的记者无疆界组织披露,雅虎香港有限公司向中国当局提供了有关使用者的信息,致使师涛的身份被确认以致被捕。
港媒评京港关系、超级女生、精英划分
最近一周,京港关系发生了许多急剧的变化。首先是有消息传出,曾庆红将借为香港迪斯尼剪彩之际访问香港;其次,香港特首曾荫权将率领全体香港立法会议员访问广东,其中也包括民主派议员。另外,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在中国观众群里引起轰动,而且据称也引起中共中央中宣部的担忧,被认为是西方“颜色革命”的前兆。
中央政府与香港泛民主派达成妥协?
最近,在香港新任特首曾荫权的联络之下,中国中央政府与香港地区的民主派议员之间的关系似乎有解冻的迹象。本周二(8月30日),曾荫权宣布,中央政府接纳他的建议,同意全体60位立法会议员9月25日至26日到广东省的几个城市参观。
科隆市长公关中国 科隆与香港的航线也待讨论
港媒一周:中俄军演热闹、广东矿主请愿
中俄联合军演,近日进入高潮,也引起了香港媒体的热切关注;广东矿难继续成为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而日本可能放弃“入常”努力说明了什么?本周香港媒体也有分析。
油价高启中石油赢利甚丰
*
香港暂停从深圳等地进口猪肉
香港暂停从深圳等地进口猪肉
港媒:程翔-猪瘟-新大选与中日关系
本周,香港记者程翔被新华社宣布为台湾间谍之事,在香港媒体引起了强烈震动。不管对这一说法是否完全相信,香港许多都根据自己的线索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另外,四川的猪链球菌疫情和日本决定提前大选,也引起了本周香港媒体的关注。
3sat电视台隆重推出香港专题
前一页面
第100 页,共10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