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一周(2005年2月5日)
2005年2月3日针对最近一周大陆对台的一系列的举措,尤其是贾庆林上周的柔性讲话,香港《信报》前天发表署名“郑永年”的文章,题目是《中共第四代的台湾政策新突破?》。文章说:“这个讲话的潜在主题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着眼现实、守住底线、再求突破’。从‘着眼现实’来‘守住底线’来说,这个讲话可以说是突破了以往对的台政策。但对如何求得统一方面来看,还有待于第四代或者以后的领导人来寻求突破。‘着眼现实、守住底线’方面最明显的是表达在对两岸现在还处于一个事实上的未统一状态的承认。……很显然,大陆的底线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防止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因此,贾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在各种不断升级的台独分裂活动中,最具危险性和危害最大的,是台湾当局试图通过‘宪政改造’实现‘台湾的法理独立’。对法理台独的担忧在去年的‘517声明’中已经得到体现,而可望在今年3月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则是希望通过法理手段来消化台湾方面的法理独立的行为。”
文章接着写道:“《反分裂国家法》可以视为是大陆守住底线的‘硬’力量。在寻求‘软’力量方面,大陆也开始着眼于现实。……寻求‘软’力量更为重要的举措是开始把‘依靠台湾人民’的口号体现在一些具体政策中。这次包机协议的达成是一个例子。贾的讲话中也强调了诸如大陆向台湾开放农业市场等问题。通过这类政策,大陆相信可以直接影响到台湾民众。”
在大陆内部政局方面,上周六北京举行了赵紫阳遗体告别仪式,但告别仪式的规模却受到严格控制。香港《太阳报》报道说:“送别赵紫阳的两千人当中,包括有赵紫阳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生前友好、家乡和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代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来自地方的代表团,以广东省最受瞩目,在前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和前广东省人大主任朱森林等带领下,共十多人到场悼念。有消息指,赵紫阳的前秘书鲍彤,当天早晨被送到北京医院向赵的遗体告别。……当天早晨出席赵紫阳丧礼的老部下和老朋友包括:前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朱厚泽、前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锐、前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前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杜润生等人。 ”
《苹果日报》还发表署名“张华”的文章说:“赵紫阳二十九日举殡,官方有没有评价、甚么样的评价,又或多少人出席、谁人会出席,全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赵紫阳的逝世让我们知道,在苦难的中华大地,还有山东汉子田纪云等人能分清是非,还有人明辨黑白,并在高压气氛下勇敢的表现自己未泯的良知。中共的心虚、恐惧,其实在处理赵的后事时早已表露无遗。”
(报摘:邱震海)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