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产品免税进入大陆,机遇并非免费午餐
200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周日同香港特区签署了一份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总理温家宝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出席了签字仪式。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安民,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代表双方在文件上签字。
协定中规定,取消对香港生产的一系列产品的进口关税,并为更多的香港企业进入蒸蒸日上的中国大陆市场打开门户。香港希望通过该协定重新振兴受非典重创的经济,同时加强同中国内地市场尤其同相邻的广东省的一体化联系。
但是也有一些批评人士警告香港不要因此而逐渐丧失政治上的自治权。
据中国政府周日宣布的消息,在这个名为“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协议的框架下中国大陆将从2004年起,取消对273种在香港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关税。香港行政管理部门说,香港的出口商将通过这一免税措施,每年节省7亿5千万港币的。
有关涉及的“香港制造”这一定义今后还将进一步谈判。有望在今后几个月对此做出决定。中国大陆还做出保证,从2006年1月1日起免除对所有在香港生产的产品的关税。与此同时,大陆还将根据协定的原则帮助香港一些服务性行业,其中包括银行业,保险业,法律,后勤以及会计和广告业等行业进入大陆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香港的劳动力明显高于其他亚洲邻国,因此香港服务性行业扩展到大陆对香港至关重要。去年香港向大陆销售的货物额达到414亿港币,仅次于向美国的出口额。向美国的出口额去年达到419亿港币。该此协议还表明,大陆中国对香港企业比按照世贸协定所承担的义务对其他国家更早地开放了市场。忠于北京中央政府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这是一个许多国家和地方经济梦寐以求的协议。
但是,香港特区工商及科技局局长唐英年指出,协议给香港商界带来机遇,但这并非是免费午餐。香港商界还应自己抓住机遇。
作为中国总理,温家宝此次首次访问香港。周二,香港将举行回归大陆六周年庆典。但是现在整个香港处于一种压抑的气氛当中。
原因有几个:经济衰退,失业率达到创记录指标,高达8.3%,萨斯病的阴影,以及就即将颁布的的安全法的争论。不少港人担心,他们享有的自由权将因所谓的安全法而受到限制。预计在回归6周年庆典那一天,港人将举行自回归以来最大规模的示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