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弃外国护照才能参选人大代表?香港精英面临二选一
有英国媒体报道,北京向希望参选人大港区代表的香港政商精英施压,要求他们放弃西方国家护照,才能获选人大代表。不少港民都持有英国BNO护照。
疑遭警方施压 香港女权抗议活动临时喊卡
香港“三八妇女节发声游行”原定5日展开,却在前一刻突然遭主办单位取消,且未说明详细原因。其他团体出面揭露,集会前曾遭港警威胁而不敢贸然出席。随后,警方收回抗议批准函,并表示任何出席示威者都将被视为“违规”。
不提台湾 人大记者会提了什么?
此次中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没有出现的关键词包括“台湾”以及“和平统一”。经常被重复的关键词仍然是“习近平”。在军费问题上,新选发言人的表态已经预示了一种趋势。
原香港晨钟书局出版人姚文田刑满获释
在入狱近十年后,83岁的原香港晨钟书局出版人姚文田近日刑满出狱,并回到香港与家人团聚。2013年10月被捕前,姚文田计划出版余杰的作品《中国教父习近平》,他获刑10年的罪名是"走私普通货物罪"和"涉嫌携带违禁物品"。
从香港看家乡战火 乌克兰人:感觉比一年前更有力量
乌克兰的社运历史曾经引起港人共鸣,令两地产生微妙的结连。 俄乌战争周年之际,远在香港有家归不得的乌克兰人,以及远赴乌克兰战地的香港记者,在这天有何反思?为何欧盟外交官认为香港也与乌克兰的命运息息相关?
《辛普森家庭》讽中国存在强迫劳动 香港Disney+下架整集
迪士尼串流平台并不是第一次删除单集影片,过去也曾有一集《辛普森家庭》因提到六四事件,而被下架。
香港最大国安案:47人初选案开审的关键看点
香港47名民主派人士因参与初选被控“串谋顛復国家政权罪”,案件正式开审,其中4被告成控方证人尤其令人关注。该案预计历时90天。德国之声整理了本案的关注要点。
在港美国人离开过万 美国延长“避风港”待遇
美国驻港澳总领事表示,在过去两年大约20%的在港美国人离开香港,香港严厉的新冠疫情防治措施和“不断减少的自由”明显影响了这座城市及其居民。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对其发言表示“严厉谴责”。
李家超:希望最迟明年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
香港特首李家超近日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已要求香港保安局草拟基本法23条立法的第二稿并希望在今年、最迟明年完成整个立法工作。香港前特首林郑月娥未进入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
日摄像师入境香港遭拒 专家忧外国记者成港府打压目标
一名日本摄像师本月初在推特发文指出,自己在2022年底遭香港拒绝入境,过程中还被警察质问她在日本举办关于2019年“反送中”示威的摄像展。专家担忧,这个事件显示,港府打压目标已扩及外国记者。
香港高铁复运首日 超过六千名旅客抢搭
因疫情停运近3年的高速铁路香港段週日(1月15日)恢复通车,运量踊跃,截至下午6时,已载客约6500人,有望振兴香港旅游业。中国解封后掀起抢药潮,香港海关日前亦查获两起Covid-19药物走私案。
“强硬派”郑雁雄接任香港中联办主任
中国国务院周六任命被视为强硬派的郑雁雄接任中联办主任。郑雁雄自2020年驻港国安公署成立后担任署长,负责监督国安法实施。他过去曾表示,“香港回归了便是中国的,不能还认英国美国为老板”。
中客涌入打疫苗 港府:下週起外地人须自费
香港在与中国恢复通关后,涌入大批中国游客接种mRNA疫苗,除有旅行社因此发展出“疫苗旅游团”,更有银行更祭出存款满额送疫苗的优惠、吸引中客开户存款。但港府也因此宣布,下週起不再为非本地居民免费接种。
英外相批香港自由遭侵蚀 中使馆:干涉内政
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週四指控北京多方面、系统性侵蚀香港自由。中国驻英大使馆反驳英方歪曲事实、干涉内政。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12日亦指,香港人权每况愈下。
黎智英案引发中英隔空互呛
香港当局和中国外交部都对英国国务大臣与黎智英律师团队会晤表示不满。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指责英国力挺嫌犯,是毫无底线的双准闹剧。英国方面发出回应,首相苏纳克誓言要捍卫香港自由。
黎智英律师团求见英相 港府:或藐视法庭
港府週二(1月10日)深夜谴责黎智英律师团求见英相、并与英外交部会面,称此举或构成藐视法庭。黎智英之子(黎崇恩)对此表示,父亲无罪、关押他才是罪行。
中国开放大门 河南新冠感染率已达近90%
1月8日是中国取消对入境者强制性的隔离措施的第一天,成千上万的旅客抵达中国各地。同时,多国也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随着农历新年在即,专家估计,中国感染人数将会再次激增。
香港前枢机主教、台湾前副总统出席前教宗葬礼
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和台湾前副总统陈建仁周三在梵蒂冈出席前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葬礼。美联社指出,这凸显了梵蒂冈与北京政府之间不稳定的关系。
日本限中国航班数量 港府很“失望”
作为新的防疫措施,日本开始限制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的航班数目。香港政府对此表示不满,并要求日本方面重新考虑这一决定。
香港特首:预计下月开放与内地通关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六(12月24日)表示,因为新冠疫情基本关闭的香港与内地的边界可望在明年1月中旬重新开放。
媒体:中国计划一月放宽入境隔离措施
据媒体报导,中国大陆将于明年一月取消对入境旅客强制集中隔离的措施,入境者或可居家隔离。这将是中国在三年疫情闭关后开放跨境人员流动的一个重要举措。
邹幸彤赢得上诉 获判撤销定罪及判刑
香港高院法官法官张慧玲在判词说,邹幸彤发文的确是有意图呼吁他人到维园集会,不过因警方“禁止令”合法性未被确定,故“即使上诉人呼吁他人到维园集会,亦不属违法”。
李家超:港府将就香港国歌搜索一事继续与Google交涉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将继续敦促搜索引擎Google将《义勇军进行曲》 作为搜索香港国歌时的置顶选项。此前多次出现国际体育赛事颁奖典礼上误将《愿荣光归香港》当作中国国歌播放的情况。
习近平结束沙特访问 利雅得宣言强调“一中原则”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周五在利雅得出席了两场峰会并与海湾国家多名领导人会晤。峰会达成的利雅得宣言提到台湾及香港问题时称,阿拉伯国家恪守一中原则,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苹果日报》大楼违约案 黎智英遭判5年9个月
黎智英因违反租用契约,被法院裁定欺诈罪,判刑5年9个月监禁。法官表示,本案仅为一件简单的欺诈案,不应被扣上任何政治帽子。黎智英另一个关于违反国安法的案件将于下周再审。
夹缝中的白纸世代: 清零终结只是觉醒开端
随著北京放宽清零政策,白纸运动的声量有所减弱。无论在中国大陆、香港或海外,这次运动的骨干都是年轻一辈,不少人更是第一次公开抗议。这场短暂的运动如何改变他们?德国之声访问了两位曾经参加集会的香港陆生。
抗议过后是恐惧
中国多地反对政府防疫政策的抗议浪潮逐渐平息,但很多人在担心会为此承担后果。通过手机数据,警方仍在搜寻参加了抗议示威的人。
“白纸革命”在柏林:海外九零后为何呐喊?
一群中国青年週六(12月3日)在柏林发起“白纸革命”示威,中国诗人杨炼与台湾驻德代表谢志伟也现身声援。数百人不畏风雪游行至中国驻德大使馆前,且许多都是九零后。他们为了什么而呐喊?德国之声进行了现场采訪。
黎智英案延后审理 待北京解释国安法
李家超日前向北京提请解释《香港国安法》,盼能阻止海外资深律师欧文代表黎智英出庭,而原定于12月1日的案件遭延期审理,因须等待中央释法结果出炉。美媒报导,若北京干预此事,将是中央第6次介入香港司法。
反清零“白纸抗议”现身香港闹市
11月28日,几十人现身香港中环闹市进行静默抗议。他们大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举著白纸反对中国的清零政策。虽然警方在场警告或违反限聚令,但香港的防疫措施已经较他们的家乡宽松。香港多家大学连日来也有零星集会或标语,惟规模未见非常大,据报人数最多的是中文大学在11月28日晚的悼念会,有过百人参与。
被警告返港即遭逮捕 邝颂晴:北京复制新疆模式打压港人
著名海外香港运动人士邝颂晴向德国之声透露,近期自己在香港的家人遭警方传唤,询问她的踪迹,并警告若她返回香港,将面臨立即遭逮捕的命运。
误播《愿荣光》亚洲榄总赴港致歉
亚洲七人榄球赛误播《愿荣光归香港》事件燃烧多日,亚洲橄榄球总会会长亲身赴港会见港府致歉,以期平息风波。同时更多误标国歌事件曝光,香港奥委会要求所有体育代表队日后须即场制止错误,甚至带队离场。
苹果日报六高层认串谋勾结外力 部分将作控方证人
《苹果日报》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除黎智英外,其余高层被告皆认罪,部分人并决定为控方作证。控方列出百多篇新闻报道和评论文章作为证据,并指控报社推出英文版旨在结连外国势力。
付国豪已于去年10月去世 其父亲称因抑郁症病故
环球时报前记者付国豪的父亲11月17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付国豪已于2021年10月25日晚间病逝的消息。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付国豪2019年8月13日在香港机场被质疑是公安卧底后遭到示威者捆绑殴打。其间他高喊“我支持香港警察”的视频在社媒上广
误播《愿荣光》当国歌 李家超:彻查是否违法
亚洲七人榄球赛误播《愿荣光归香港》事件持续延烧,香港特首李家超週一(11月14日)表示,即使主办单位已致歉,但此案含有“政治目的”,要求港警彻查是否涉及违反《香港国安法》及《国歌法》。
香港首例“侮辱国歌罪”被告遭判监禁3个月
据港媒报道,一名在公开场合观看东京奥运会转播时挥舞港英旗的香港市民,成为第一个因侮辱中国国歌而被监禁的人。
香港法庭批准黎智英聘英国律师 梁振英大批荒谬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勾结外国势力”等罪遭捕,至今羁押候审21个月。香港律政司上诉,欲阻止黎智英聘雇英国御用大律师为己辩护,近日却遭驳回,引来“深红支持者”不满,两方争论《香港国安法》的诉讼意义。
全球法治倒退 中国“基本人权”倒数第四
世界正义工程周四发布2022年法治指数,全球法治水平继续下滑。中国虽然总体排位上升,但基本权利指标位列全球倒数第四。另一方面,国安法实施两年来,香港多个法治指标明显下跌,全球排名创新低。
黎智英再背二诈欺罪 美参议员控中国抹黑
黎智英去年因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捕,遭控发行煽动刊物、勾结外国势力,至今仍在收押候审中,然而近期又遭香港法院冠上两项新罪名,刑期恐再次延长。
具争议的中梵协议再度延长两年
梵蒂冈周六发布公告称,再次延长与中国签订的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该项协议内容保密,自2018年签订以来饱受批评。
生于国安法时代的学生组织:“贤学思政”成员被判刑
香港学生组织“贤学思政”四名成员,因承认串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10月22日判入狱2年半至3年,其中一人判进教导所。被判囚3年的王逸战生于中国内地,2021年6月他在还柙前曾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有人称我们为‘被时代选中的细路’,但其实我觉得是,我们这一代人选择了这个时代。”
承认扯发示威者 中国驻曼城总领事:我的职责
中国驻曼城总领事郑曦原向媒体坦承,事发当日曾拉扯抗议者的头发,但他辩护,示威者侮辱我的国家,我的领导人,“这是我的职责。”曼城事件持续发酵,恐酿中英外交风波。
曼城风波港人自危 专家:远超战狼外交的跨境绑架
英国曼城港人遭殴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专家批评,这是超越战狼外交的“跨境绑架”,民主国家政府应意识到事态严重。有海外港人代表则说,面对“野蛮”行径,港人应对潜在危险保持警觉,但不该停止抗争。
曼城风波:受伤港人召开记者会 驳中方指控
曼城风波中遭到攻击的港人週三召开记者会,亲诉事发经过。中国驻曼城领事馆总领事郑曦原则反控中方人员遇袭受伤,并公布新录影画面。双方说法为何?最新调查进度如何?
李家超首次施政报告:以习主席讲话作为蓝图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三发表了他自上任以来第一份施政报告,除了提到落实《国安法》、招揽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之外,也强调要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好故事”。
北京称港人非法进入领馆 英召见中国临时代办
针对曼城港人受暴事件,英国外交部已召见中国驻英临时代办杨晓光,要求合理解释。有英国议员指控,中国驻英最高外交官之一、驻曼城总领事涉事;中方则称示威港人“非法进入”领事馆。曼城风波后续如何?
港人遭拖入中国驻英领事馆围殴 英相府:深感忧心
港人在中国驻英国曼彻斯特领事馆外抗议,遭疑似中国馆方人员拖入围殴,恐引发英中外交风波。英国首相发言人表示此事令人忧心,中国外交部则称“不清楚状况”。
习近平二十大谈台港
中共二十大16日在北京揭幕,首日的工作报告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针对台港谈话特别受到关注。涉台方面,习近平强调会反“台独”、反分裂,并不放弃武力统台的可能性。针对香港,习近平则肯定香港“由乱到治”的过程。
四通桥事件港媒噤声 自我审查成常态
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不过事件发生至今,不仅中国大陆媒体对此事件一概不提,香港媒体也几乎全部噤声。多家港媒的记者向德国之声表示,新闻部对于二十大报道的审查比从前明显增加。
台湾边境解封迎旅客 中国续守动态清零
台湾13日正式边境解封,多批国际旅客落地入境,陆港澳人士入境则仍未同步松绑。与此同时,中国仍坚守“动态清零”,二十大前多地却再爆疫情,有中国卫生官员仍出面为该政策辩护。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