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香港立法会满目疮痍 民主派谴责林郑卸责示威者
经过了示威者衝进立法会并在墙上留下许多诉求后,7月2日白天,香港警方在立法会周围拉起封锁线,并在立法会内展开搜证工作。立法会外部周围四处可见坏掉的雨伞及其他杂物,而外围的玻璃也残破不堪。
太阳花学运领袖:香港行动比“太阳花”更强
香港示威者7月1日晚间衝进立法会,在墙上留下许多诉求,还包括“太阳花HK”的涂鸦。这让许多媒体将这个行动定调为“港版太阳花”。德国之声专访太阳花学运领袖陈为廷和林飞帆,他们认为这两场运动大有不同。
示威者冲击立法会 林郑谴责“极端暴力”
7月1日是香港移交22周年纪念日,也是中共建党98周年。这天,香港“反送中”示威民众在一整天的抗议后,傍晚冲进立法会占领。但他们并不恋战,大部份人在警察开始清场之前,便旋即离开。
那一夜 示威者冲击立法会
香港七一反逃犯条例抗议在晚间爆发新一波冲突。部分示威者占领立法会并破坏和喷漆后,港警使用警棍和催泪弹清场。特首林郑随后开记者会谴责示威者“极端暴力”。
香港示威者: “我们会并肩而立,永不放弃”
过去几周,上百万名香港人上街要求政府撤回极具争议的逃犯条例。 专家认为,在香港奋力抵抗中国入侵的同时,这场没有领袖的社会运动再度唤醒了港人的公民参与。
回归日的香港:阴云密布
香港今年的七一游行成为民众表达不满、展示抗争力量的一个平台。而日前台湾音乐人公开支持香港抗议运动,大陆媒体平台紧急终止直播。
香港“七一”的升旗与示威
7月1日,香港回归22周年的升旗礼暨酒会在金紫荆广场举行。然而,升旗礼上虽一片祥和,场外却骂声四起,大批民众集结并试图冲击立法会。
中共建党98年 习近平的台港难题
7月1日是中共党庆。在中共建党98年,统治中国70年,香港移交22年这个重要的日子里,中共内忧外患不断,中共有了什么变化?该怎么做才能赢得台港民心?
聚焦七一游行 香港气氛紧绷
“反送中”抗议的延烧将在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纪念日的示威游行中再度爆发。此前的周日,则有民众集会“撑警”,表达对香港警方的支持。
香港抗议运动让政治代沟变大还是缩小?
香港发生大规模抗议活动的时候,政治观点上的代际差异导致不少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不过,事情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反送中”浪潮下 中环海滨向解放军“解禁”
香港“反送中”运动新一轮抗议活动在酝酿之中,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按照当年香港回归前的协议,将正式获得香港核心地段港口的军事使用权。
林郑支持度暴跌 “反送中”示威者寄望G20
周三,继上午的递送请愿书活动之后,香港人又以集会方式,期望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与此同时,香港大学公布的民调显示,特首林郑月娥的支持度跌破历史低点,打破所有前任特首的记录。
“反送中”仍在继续 新策略持续施压
香港“反送中”的示威者仍然以随机的方式在香港各处展开示威抗议活动,包括包围政府公共机关,要求警方释放仍在押的示威人士。同时也有香港市民组织起来,向“反送中”示威说“不”。
德国版“新闻联播”在中国遭禁
据德广联最新消息,德国境内最重要的新闻节目“每日新闻”(Tagesschau)最近在中国当局被全面封锁,原因可能与报道香港”反送中“运动有关。
日设计师挺“反送中” 被耐克紧急下架
近日,又有一款商品在中国大陆因触碰政治红线而被下架。这次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体育运动品牌耐克,主角是日本人,大背景是香港“反送中”示威运动。
曾荫权翻案:香港终审法院撤销其定罪及判刑
香港终审法院周三裁决,撤销对前特首曾荫权的定罪及判刑。曾荫权此前因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名入狱服刑一年。
为在国际报章登广告 港活动人士众筹500万港币
香港活动人士通过众筹募集到500余万港币,计划在G20峰会之际,在国际报章上刊登有关香港修订《逃犯条例》引发争议的广告,唤起关注。
政治与生活双重高压 香港移居台湾人数上升
随着反逃犯条例修订的氛围持续发酵,香港人移民海外的相关讨论又再度成为焦点。 台湾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不少香港人移居海外的选择之一。
中国“不会允许G20讨论香港问题”
G20峰会即将在日本大阪举行之际,中国外交部表示,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G20不会讨论香港问题。此前美国国务卿曾表示,香港将是美中首脑峰会的议题之一。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香港回归后最大游行;金正恩平壤招待习近平;特朗普连任选战正式开打……刚过去的一周,哪些新闻最受您关注?
德国之声座谈节目 对话黄台仰
获得德国政治庇护的香港人黄台仰,受邀参与德国之声座谈节目Quadriga。 德国之声中文网特别摘录节目部分内容,了解黄台仰对香港现状的看法。
抗议者散去 港警方称将严究“违法行为”
经历了15个小时的包围之后,香港警察总部外聚集的抗议者周六早晨大多数已经散去。警方声明称,已经对集结的示威者给予“最大容忍”,但是将对“示威者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跟进”。
香港6.21包围警总 上街学生有何诉求?
虽然林郑月娥已经出面公开道歉,香港民众仍然对她没有正面回应诉求感到不满。周五,仍然有大批民众集结,德国之声记者从现场回传民众声音。
菲律宾前外长在香港入境被拒 曾怼过中国
菲律宾前外长阿尔伯特·罗萨里奥的律师称,本周五,罗萨里奥在香港被拒入境并被驱逐出境。他曾向国际法庭控告中国“南中国海霸权”以及习近平“反人类罪”。
不满港府未回应诉求 示威者包围警署抗议
虽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二已公开向香港民众道歉,但不少示威者仍因她没有具体回应诉求,而要求她在6月20日下午五点前回应。眼看她依旧保持沉默,21日早上,示威者开始集结于政府总部外。
抗议潮退去 香港社会何去何从?
除了一小部分人仍在坚守,香港的大多数示威者已经散去。但这场让数十万人走上街头抗议修订《逃犯条例》的危机还远没有过去。
德国经济部长跟中国谈公平竞争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两个月内两度访华。4月底他是去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一次则是要跟中国谈公平竞争问题。
不满林郑回应 网民吁周五行动升级
虽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昨日透过记者会亲自向市民致歉,但此举却未能平息民间团体与民主派议员的怒火。 周日游行的主办方民阵除了会与民主派商讨下一步对策之外,民主派议员也预计将在今天重新展开的立法会议程中,要求香港政府交代上周三警方违例的情况。
香港各界评价林郑月娥的道歉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周二(6月18日)召开的新闻会上表示自己对修例风波负有很大责任,她真诚地向香港每一名市民表达歉意。但很多泛民代表表示,林郑月娥没有回应抗议者的5大诉求,他们会继续参加新的抗议活动。
百万港人怒吼 林郑月娥向民众"真诚道歉"
在历经大批群众连日在政府总部附近抗议后,林郑月娥周二与媒体见面,正式向民众道歉,并承认自己对修例工作处理不足。
“反送中”事件中发声的香港艺人
连续多日来,香港民众为了表达对港府修订《逃犯条例》的反对意见而不断走上街头进行抗议。一些香港艺人也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游行活动的支持。
四任特首和香港20多年的风风雨雨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至今,香港已经经历了4任特首。前三位已卸任的前特首中,一人提前下台,一人锒铛入狱,命运各有不同。
香港6.16大游行: 两百万黑衣人上街发声
反修例抗议在一名抗议男子牺牲后达到顶峰,让更多人携家带眷走上街头,提出撤回逃犯条例、特首道歉、检讨警察暴力等诉求。
香港抗争者: 我们在对抗的是极权主义
周日参与香港反逃犯条例游行的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而其中不乏长期参与香港社会运动的知名人士。 今年四月在“占中九子”审判中被判两年缓刑的朱耀明牧师告诉德国之声,他希望这次的运动能鼓励更多香港人投入反抗极权主义的行列。
香港回归后最大游行 两百万人上街喊“撤回”
虽然在游行的前一天,香港特首已经宣布暂缓修例,但大批民众依旧按照原计划走上街头抗议。 晚间,林郑月娥发出致歉声明,却仍然难以姑息港民的诉求。
处理不当陷被动 林郑月娥或失北京信任?
有观察家认为,由于在贸易战紧要关头给北京制造了麻烦,这位女特首或许将会“乌纱不保”。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英国保守党新党首角逐正式开始;蔡英文民调胜出,确定竞选连任;瑞银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使用"中国猪"一词引众怒;香港特首宣布暂缓修订《逃犯条例》 ……看七张图,速览一周大事。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向市民致歉
虽然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订《逃犯条例》,但民阵方面表示,如果政府“只缓不撤”,仍会呼吁市民继续上街抗议。周日(16日),香港如期举行了第4次反修例游行。稍晚些时间,特首林郑月娥向香港市民致歉。
反送中“雨衣男”坠楼身亡 民众献花哀悼致敬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订送中条例后,抗议仍然继续。周六晚间在金钟太古广场发生一起悲剧,一名抗议者爬上平台,与消防人员和谈判专家僵持5小时后不慎坠楼身亡。
港府暂缓修例 中央表支持 民阵不买单
港府在休会两天后召开新闻会,特首林郑月娥公布其暂缓修例的决定。不过对于这一结果,民主派并不满意,呼吁市民周日如期上街抗议,并要求问责林郑。
港警在清场时过度使用武力了吗?
周三金钟的清场造成81人受伤,香港警方因向示威者发射橡皮子弹、催泪弹而被多方指责过度执法。香港警方则回应,是在自身安全受威胁的情况被迫使用武力;更有亲北京派表示,“若换了是外国军警,早就开枪了”。
11名学生遭拘捕 议员忧港警闯宿舍
在香港警民爆发大规模冲突的隔天,香港警方开始追捕于周三参与立法会外集会的学生,目前已知至少有11人遭拘捕。
美国会隔海“反送中” 中国批干涉内政
美国跨党派议员用法案要求总统和行政单位采取措施,警告香港政府若牺牲民主人权与中国靠拢,将会付出代价。中国为此召见美驻华使馆临时代办,抗议干涉内政。
风暴过后,她和他依然来到街头
他们希望,静静的见证历史。他们认为,因为比起个人的一时得失,香港的前途更加重要。
"香港社会现在不是只向钱看的"
经过几日的延迟后,大陆民众也开始对香港近日的"反修例"展开讨论。对于港人为何走上街头,官媒称是"受到西方蛊惑",还有中国网友将其解读为"本质是经济问题"。港人则攻击了"有钱就不闹事的墙内思维",强调抗议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专访:北京不容香港挑战权威
香港大规模抗议修法运动是否是一场无望的抗争?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贝恩哈特·巴尔驰(Bernhard Bartsch)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亚洲新闻的采访。
香港群众包围立法会 警方出动催泪烟清场
香港立法会排定6月12日针对《逃犯条例》的修订进行二读审议,港民因担忧该法对人权与程序正义的保障不足,一大清早便大举包围立法会表达反对立场。虽然立法会因此延后二读,却也没有放任民众聚集,动用武力清场。
风暴后的宁静: 香港示威民众72人受伤
经过一夜动荡,大部份民众都已散去,香港街头暂时回归平静。清早,数百位防暴警察在晚间重新整队,示威者则整理食粮、饮用水、护目镜与头盔。街上到处是散落的纸屑。
香港历年来的公民抗争运动
自主权回归中国以来,由于担心“一国两制”得不到保障,香港市民、公民社会一直在为维护司法独立、言论自由而抗争。
上万港民反修例的祷声
上万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的香港民众彻夜聚集,占领主要干道,瘫痪交通。超过700家商店休息一天,70多所学校罢课,规模堪比雨伞运动。
前一页面
第36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