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特朗普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北京召见美大使抗议
特朗普总统正式签署了上周在美国国会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中国外交部和香港政府均发表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和“极度遗憾”。中国副外长为此召见了美国驻华大使。
默克尔:欧洲对华政策要统一 北约要团结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三呼吁欧洲人在对华问题上采取共同路线,她同时警告不要对中国采取孤立、隔离的态度。在联邦议院的辩论中,这位德国总理也谈到北约的意义以及言论自由问题。
香港红隧恢复通车 警方周四将入理大
受到抗议活动影响的红隧终于修复完成并通车,然而在红隧旁的理工大学还处于封闭状态。警方宣布,周四将进入理大。
香港区议会选举 中国网民怎么看
周末的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不出人们所料,泛民派获得压倒性胜利。中国大陆的官方媒体对这次选举结果语焉不详,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尚有不少网民参与讨论发言。
香港中联办主任据传将遭撤换 北京否认
路透社援引内部人士消息称,面对香港的动荡局面,北京正在考虑撤换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同时,为了加强对香港事务的管控,中央政府还将在深圳紫荆山庄设立危机管理中心,负责协调和监督一箭之遥的香港局势。
林郑月娥这样解读选举结果
有人将香港区议会投票视为对香港政府的抗议和对运动的支持。但林郑月娥说,投票结果显示,大多人投票是反暴力。港府处理反修例风波的能力还有多少公信力?
建制派失大片席位 林郑月娥: 不影响工作
25日香港区议会选举开票结果显示,泛民派拿下388个席位,大幅改写政治版图。许多评论认为这次选举相当于市民对港府的一次不信任公投,希望促使政府正视民意,做出改革。然而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最新的表态中说,她已针对五大诉求作出回应。
区议员盼警方撤离理大 林郑吁留守者离开
区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当天晚上,泛民派新当选议员进入理工大学,百余人聚集在理工大学外围合唱,给校内的留守者打气。26日理大校方派人进入校园,寻找留守人士并劝吁其离开。
“叛逃中国特工”风波继续发酵
卷入风波的中国创新投资公司称其董事已被台湾方面要求配合调查,并强调王立强从来不曾是其员工。台湾民进党主席就相关报道表态。中国予以否认的同时,官媒做出详细分析。
香港民主派欢庆选举胜利
从香港最新的区议会选举结果来看,民主派在此次选举中大获全胜,赢得了452个席位中的388席。曾经冲突爆发的街头,如今变成欢呼雀跃的现场。
终审大法官:香港司法独立不容置疑
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北京、台北和东京已纷纷表态。此前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强调,司法独立得到基本法保障,间接回应中国人大对香港高院违宪裁决的批评。
中港媒体评香港区议会选举
香港第6届区议会选举结束。在452个选区中,民主派夺得全港389个区议会议席,占总比例达86%;建制派在单议席单票制下只能取得60个议席,仅占13%。中国内地媒体和香港媒体对这场选举的评论侧重点各有不同。
香港泛民派翻转区议会 或将影响特首选举
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周日完满结束,投票率创下香港历史新高,达到71.2%。开票结果出炉,泛民派获得压倒性胜利,翻转了过往18区皆由建制派把持的状况。香港特首林郑也对选举结果作出表态。
港区议会选举:不是公投 胜似公投
因反送中运动而被赋予特殊意义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周日顺利举行,全港投票率打破香港主权移交以来所有选举纪录。有分析认为,高投票率对民主派阵营有利。迄今为止的开票结果显示,建制派受到重挫。
专访:台湾如何看香港抗议
日前在柏林访问的台湾数位部长唐凤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谈到对香港局势的看法。此外她亦解释了通过数位创新重建民主的具体做法。
香港区议会选举 参选率创记录
抗议浪潮持续数月之后,香港周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被看作是反映民心向背的晴雨表。截至目前的报道显示,本次参选率超过了以往历次区议会选举。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也表示,希望选举能够为香港带来政治新开端。
扑朔迷离谍中谍 中国特工遁南洋
日前,一名向澳大利亚情报机关吐露内幕的中国间谍引发了各大媒体的关注。这名自称参与过在香港多起间谍行动的中国前特工表示,干预台湾2020年总统大选也是北京当前情报工作的重点之一。
特朗普:我让香港免于灭顶之灾
被问及是否会签署《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表态模棱两可。与此同时,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在接受德媒采访时呼吁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压。
声援香港遭死亡威胁 德国学生会有话要说
柏林工业大学学生委员会发表支持香港学生的声明后引发了其意想不到的剧烈反响,他们向德国之声道出原委。此外,该学生委员会虽然成为风暴中心,但他们并不是唯一一个声援香港的德国学生组织。
香港高院暂缓执行禁蒙面法"违宪"裁决七天
香港高院本周初裁定《禁止蒙面规例》违反基本法,律政司随后提出暂缓执行裁决。高院驳回了这一申请,但由于香港"现时面对非常特殊的情况",容许暂缓七日至下周五,以给予律政司时间上诉。
德媒:美国通过香港法案 柏林“沉默”
德国《明镜周刊》等报章媒体,注意到德国政府在香港局势上的“沉默”。联邦政府发言人赛博特本周三在记者会上没有回应美国国会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香港区议会选举在即 各界视为重要表态场合
各界期盼已久的香港区议会选举即将于周日 (11月24日) 举行,而经过了长达五个多月的“反送中”示威运动后,各界都将此次区议会选举视为一个香港民众针对近期事件发展表态的重要时机点。
香港理工大学“围城”与“坚守”
坐落于九龙红磡湾的香港理大约有2.7万名学生以及近5500名教职员。如今,占地9.35公顷的校园里只有不到100人“坚守”。
理工大"围城"仍无解 新警长称无"死线"
自上周日香港理工大"围城"之后已有数百人走出了校园,但仍有数十人坚持留守。新任警务处处长邓炳强称,希望安全和平解决理工大一事,并且没有"死线"(deadline/最后期限)。
矛头对准美国 北京、德黑兰互相撑?
在美国国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后,伊朗外交部很快发出了严厉谴责,称这种干预他国内政的行为已经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支柱。而不久前,中国央视报道称伊朗人民欢庆油价上涨——在伊朗因为上调油价而爆发示威的背景下。
两项涉港法案通过 对香港意味着什么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香港保护法》在美国国会两院通过。一旦总统特朗普签字,相关法律生效,会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特殊地位造成怎样的影响?而几经波折仍前途未卜的中美贸易协议是否也会因此而搁浅?
离开理大的急救员: “将耻辱化作动力”
对一些示威者来说,向警方投降是他们怎么样也不会做出的选择。 就算是受伤、饥饿受冻,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竭尽最后的力量坚持理念。 留守者为伙伴的离开感到难过,因势力弱化陷入沮丧。一名离开理大的急救员告诉德国之声,离开跟留下一样是艰难。
美两院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 就等特朗普签字
美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香港法案,激怒了北京。目前正在和中国谈贸易协议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会如何权衡?在这种微妙关系中,他会签字还是否决?
郑文杰案再起波澜 罗湖警方公开“忏悔”视频
英国驻香港领事馆前工作人员郑文杰日前表示,他在被中国秘密警察拘押期间受到酷刑。为此英国外相拉布还召见了中国驻伦敦大使。周四,中国官媒公布了警方视频资料。
美参院通过香港法案 北京严词反击
林郑月娥喊出“和平解决”理工大学事件后,仍有示威者坚守在校园内不肯离开。香港反修例示威者也再次发起“三罢”行动,表达对政府的不满。同时,中美也就《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过招。
示威者母亲:他们在留守 她们在等候
示威者与警方在香港理工大学对峙数日。18日有抗议参与者陆续离开,仍有人选择继续留守。德国之声采访到两位母亲,他们的儿子都仍在理大校园中。
北京不满港高院裁决 专家忧港司法独立受干预
针对香港高院对《禁蒙面法》违宪的裁决,中国人大发表声明,强调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才有权裁定香港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在港法学专家对中国政府干涉香港司法自主权表示担忧。
“选举能否如期举行 主导权不在港府”
随着香港抗议示威活动出现不断暴力化的倾向,定于周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能否如期上演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欧美关注香港局势 中国大使再批干涉内政
香港争取民主的抗争者与警察持续发生冲突,这也引起了欧美的高度关注,要求北京当局维护港人的自由。北京则强调要平乱,不允许外国指手画脚。
林郑称“人性化处理”理大围城事件
香港理工大学18日整天都被警察包围,许多尝试离校的人都遭到拘捕,晚间有些未成年人经过政界与教育界人士安排离校。19日,林郑月娥说警方称已经有600多人离开校园,其中有200多人未满18岁。
北京:香港高院无权判《禁蒙面法》违宪 林郑:不诠释或评论
港府10月引用《紧急法》订立《禁蒙面法》,引发6宗挑战其合宪性的司法覆核案。香港高等法院最新裁决出炉,判定该法违宪。但中国人大常委和港澳办立刻表示反对这个判决。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也在记者会上被问到此事。
警方加强封锁 香港理工大学对峙持续
据路透社报道,香港警方周一收紧了对香港理工大学的封锁。经过此前一夜的激烈冲突后,数十人在催泪弹的呛人烟雾下试图突破警方封锁线。一些人被捕。
解放军驻港部队短暂出营 军方发言人表态
中国人民解放军香港驻军周六短暂出军营,清理街道上的路障。周一,中国军方发言人为此作出辩护,同时警告"止暴制乱是香港当前最紧迫任务"。
专访:许多人猜测暴力冲突是港府所盼望的情势发展
在示威者与港警在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了超过一天的暴力冲突后,目前仍有上百名示威者困在理大校园内。 德国之声访问了香港作家江松涧,请他就过去一周香港的情势发展做出分析。 他认为,近期的情势发展显示不少人认为暴力冲突在港府眼中是理想的情势发展。
现场直击:他们为何要坚守理大?
经过彻夜的混战,数百名理大示威者尚围困在校园中。虽然警方呼吁他们即刻放下武器出面投降,但是示威者坚持不退,也要香港人持续三罢支持抗争者。听听他们的说法。
《南德》专访黄之锋:我们既需要和平抗争也需要暴力
在接受《图片报》采访呼吁德国停止与中国的军事合作项目之后,香港反政府活动人士黄之锋又对德国《南德意志报》表示,只有和平抗议和暴力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标。
香港理大整夜激战 警方告诫使用“致命武器”
台湾音乐人在17日晚间举办“撑香港要自由”演唱会,现场聚集黑衣人群,香港音乐人林夕也出席发言。同一时间,香港理大正爆发港警与示威者严重冲突。警方警告会用实弹还击示威者的汽油弹。
香港警员中箭 理工大学被警方“封锁”
周日凌晨起,香港校园内的警民冲突再次加剧。尤其在大量示威者留守的香港理工大学附近,警方发射催泪弹,示威者投掷燃烧弹,更有一名警员腿部被箭矢射中、装甲车起火。到了夜间,除非能证明记者身份,任何人欲离开理工大学都会被警方拘捕。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香港局势骤然升级、玻利维亚总统辞职流亡海外、特朗普“通乌门”弹劾程序听证会继续进行……花3分钟,看7张图,速览一周大事。
“暴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香港的抗议示威虽然还在继续,但是周六已经开始有市民走上街头清扫路障,一小队驻港解放军也便装出现在九龙塘帮助清理砖头杂物。同时还有一些人参加撑警游行,队伍中还有外国人,他们怎麽看待香港现状?
专访:香港示威者面临背水一战
香港街头的混乱已经扩大到大学校区内。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的德国政治学家奥特曼已不认为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场冲突。
在港被捕德国学生获保释
两名香港岭南大学的德国留学生因在周四晚间参与“未经允许的集会活动”而被拘捕。周六,两名学生获得了保释。
港爆多起攻击事件 一清洁工遭砖砸身亡
香港周四爆发多起无差别攻击的事件,导致数名香港市民在过程中受伤。一名70岁清洁工疑似在冲突中遭砖块砸中头部丧命。
德国人怎么看香港抗议活动
德国网民对香港目前的局面看法两极,有些人对香港人争取民主表达祝福与支持,也有人认为这场抗议最后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转型,而越发混乱的抗议场面有可能给北京提供出手“维护公共秩序”的理由。
香港暴力局势升级 示威者怎麽说?
大街小巷、大学校园、商业区写字楼,都成为香港示威者的阵地。这些学生和白领为什麽要参加抗议?
前一页面
第28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