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图像来源: Reuters/D. Martinez
香港主权移交27年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两办”发稿:香港从未存在三权分立
北京试图改变香港“三权分立”的论述,继特首林郑月娥称香港是“三权分工”后,港澳办及中联办也发稿定调,“纠正”社会上的“错误说法”。
港区国安法如何改变香港的示威运动
上周日香港数百人在示威期间被警方逮捕后,专家认为,随着北京通过港区国安法扩大拘捕的范围,香港将进入一个艰难时期。
港民发起九龙游行 至少289人遭逮捕
香港民众9月6日在九龙发起反国安法与政府延后立法会选举的示威,港警则派上千名警力到场进行截查或驱散人群,最终有289人被捕,其中还有一名12岁女孩遭强势警力扑倒在地逮捕。
刘亦菲挺港警 黄之锋吁抵制《花木兰》
迪士尼的年度大片《花木兰》本周在美国串流平台上映。由于该片的女主刘亦菲曾在去年公开力挺香港警察,包括黄之锋在内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呼吁抵制《花木兰》。
港区国安法如何侵人权?联合国专家列七点
联合国专家指“颠覆国家”一词,本身就是“政治罪”的代名词,他们担心《港区国安法》沦为统治工具。
黎智英涉嫌恐吓记者罪名不成立
香港传媒大亨黎智英被控在2017年维园六四活动期间涉嫌恐吓一名媒体记者而犯下刑事恐吓罪。本周四,西九龙裁判法院裁决宣布:罪名不成立。
罗冠聪:德国光靠同中国对话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外长王毅访问德国期间,香港流亡民运人士罗冠聪接受德国之声专访,他呼吁德国不应为了贸易利益,而对中国人权问题沉默和妥协。他又指全世界都开始对中国霸权形成共识,认为应加快建立统一战线,共同捍卫民主价值,对抗中国的专制和扩张主义。
“分权”变“分工” 林郑月娥自称“架构核心”
香港通识教科书中的“三权分立”内容不久前被删改,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周一,教育局长杨润雄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香港不存在三权分立。周二,特首林郑月娥重申了此观点,并希望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互相配合。
香港启动“全民检测”
按照官方说法,新冠疫情在中国内地已被基本遏止。现在香港也要落实相关措施,名为“普及社区检测”的全民免费检测便是手段之一。批评者担心,当局有可能借机收集港民个人信息。
香港“831事件”一周年 孕妇遭警推倒引民愤
去年“831”太子站港警无差别袭击事件,是民众对警方的“旧恨”;今年831大批人潮献花纪念之际,一名怀胎8个月的孕妇被警员推倒在地,香港警民之间再种“新仇”。
罗冠聪呼吁德外长为香港人权发声
德国外长马斯9月1日将在柏林会晤来访的中国外长王毅。流亡英国的香港众志前主席罗冠聪希望德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加大对北京的压力。
民调:近六成港人反对国安法
《港区国安法》实施仅2个月,黎智英丶周庭等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最新民调显示,反对该法的比例较实施前要高,民众对反送中运动“五大诉求”的支持度也全面上升。
默克尔举行记者会:欧中对话也要谈论香港问题
本周五,联邦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一次例行夏季记者会上警告说,未来几个月内新冠疫情可能恶化,须得继续重视。有关外交事务,她表示,欧洲和中国应保持对话,不仅要谈可以合作的话题,例如气候变化问题,也要谈存在分歧的难题,例如香港问题。
王毅: 不应将新冠起源政治化
中国外交部长周四出访挪威,在新冠病毒起源丶中挪自贸协定与多边主义等重要议题上都发表谈话。在两国过去曾因诺贝尔和平奖起争执的基础上,这次王毅也公开反对提名香港人角逐同一奖项。
又有记者签证被拒 《国安法》继续冲击香港新闻自由
在新版《国安法》的冲击下,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许多美国知名媒体的记者不得不纷纷离开香港。而最新的趋势表明,中国当局对香港媒体的打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英美媒体。
12香港青年拟潜逃台湾 遭中国海警扣押
他们潜逃失败被“送中”,12名青年包括月初涉《港区国安法》被捕的李宇轩,他与一个游说国际制裁的组织有关。
香港人穿黑衣抗议警方篡改721历史
去年721元朗事件是反送中运动的转捩点,港警拘捕受袭人之一丶民主派议员林卓廷,被指“原告变被告”,警方其后在记者会上“改写”事发经过,引起港人愤概。警方论述和事实有何不符?
港警再抓捕 两民主派议员遭控三项罪名
港警8月26日上午再展开大规模拘捕,至少有16人遭捕,其中包含民主派议员许智峯与林卓廷。10人因去年7月6日屯门事件与7月21日元朗事件被捕。
罗冠聪致信意大利外长促其与中国谈香港和人权
前香港众志创党主席罗冠聪敦促意大利外长迪马约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时,要表明强硬立场,反对北京的港区国安法。
气氛紧张的欧洲行 中国外长出访德国
中国外长王毅本周开启的欧洲之行也将访问德国。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延森指出,在双方会谈时,德国政府不能对中国做出任何妥协。
德语媒体:“中国是西方最粗暴的敌人”
瑞士资深记者认为,中国是西方自由世界的大敌,西方国家应采取经济和外交手段,捍卫人类的共同价值。《经济周刊》指出,继香港之后,中国开始不断对台施压,而台湾民众也意识到北京的不可信赖。
香港政府宣布推出免费新冠测试
香港官方周五表示,将在下个月向所有750万居民提供免费的冠状病毒测试。但目前不清楚的是,有多少市民会将会参与这次由中国大陆公司主导的测试。
港区国安法下第一案:唐英杰被拒人身保护令申请
香港最高法院本周五(8月21日)作出标志性判决,裁定《港区国安法》没有违反《基本法》,拒绝首宗被控违反《港区国安法》案件的23岁被告唐英杰的人身保护令申请。
元朗袭击事件仅拘43人 港警被轰“龟速办案”
一年前的“721事件”,是香港反送中运动的民意转捩点。时隔13个月,警方调查有什么进展?关键主谋在何方?
《港区国安法》威胁师生安全 美名校课程加警语
《华尔街日报》8月19日报导,部分美国顶尖大学的课程在为了避免学生遭到中国政府以国安法起诉,准许学生在特定课堂上以匿名的方式上课跟参与讨论。
香港输出抗争策略 白俄罗斯如何取经?
香港与白俄罗斯相隔7700公里,抗争和警暴的画面却如出一撤。白俄罗斯人借鉴香港反送中运动的“如水”(Be Water)策略,香港人则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纷纷在网上声援。
香港“政治审查”高中课本? 教协杠上教育局
训练香港学生批判思考的通识教育近日成为辩论焦点。多家出版商在“自愿参与的专业咨询”后删去政治敏感内容。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出面抗议,但港府强调这是要培养港生“正面价值观”。
美中止与港逃犯引渡等三协议
美国周三成为全球第七个中止与香港的移交逃犯协定的国家,美国国务院表示此举是美国对中国在香港施行国安法表达关切,并强调该法破坏香港人民的自由。
香港新入职公务员参与反政府非法示威将被解雇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向各政府部门主管发出通知提出, 新入职公务员若因参与非法公众活动而被捕及起诉,不论审讯结果如何,均应立即解雇。香港工会组织方面认为,这种 做法凌驾法庭、有欠公平、深化矛盾。
香港教育局审查 高中通识课本删“三权分立”
通识教育是香港高中必修科之一,强调训练学生的时事触觉及批判性思考,却屡遭亲中阵营批评课程政治化、引发青年上街。当局去年起审视教材,多家出版商在压力下删去敏感内容。
林郑月娥:能执行国安法很荣幸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表示,在美国针对中国及香港部份官员实施制裁后,她在使用信用卡方面遇到了麻烦,但她不以为意,表示能在“历史性的时刻”执行国安法与确保国家安全,是她的荣幸。
专访黎智英:我会与香港共存亡
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因涉嫌触犯国安法被捕,他在获释后接受德国之声专访。背负多宗社运官司的他坦言,在这次拘捕行动中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对于苹果日报、议会战线、香港抗争运动的未来,他也在访问中分享了个人看法。
英国禁止训练港警?香港警队"主动暂缓派员"
继美国之后,英国也宣布暂停培训香港警员。不过,香港警方却称"已主动决定暂缓派员到内地及海外"受训。
林郑退回名誉院士名衔 剑桥如此回应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称已主动退回英国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名誉院士名衔,该学院随即就此发表声明。网民对林郑的行为则褒贬不一。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黎智英出事,《苹果》大卖;中美桎梏继续;德国第二波疫情?俄罗斯推出首支新冠疫苗……这周还发生了哪些大事,德国之声为您一一梳理。
写词赠罗冠聪 林夕被贴“港独”标签
香港作词人林夕因为改编歌词赠予罗冠聪,遭到中国网民及媒体挞伐,更被质疑是“港独”。与此同时,港版国安法引发支持民主运动的宗教人士自危。《福音宣言》的两名发起牧师被证实因心理压力而离港。
香港人移民谈何容易
港区国安法通过后,越来越多香港人考虑移民海外。但他们面临很多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许多人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香港电台下架罗冠聪访问节目引发质疑
据香港明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香港电台下架了上个月制作并且播放过的一辑有关立法会选举延后一年的节目,原因是其中一位受访者(罗冠聪)因涉及触犯港区国安法被香港警方通缉。现流亡英国的罗冠聪对这样的做法表示质疑。
香港出版商: 只能自行摸索国安法红线
港区国安法实施后,出版界人人自危,不只影响新书出版,也影响旧书再版。出版商不禁提问,如果以后没有具启发性的东西,未来的人会是甚么质素的人?
美媒:多名中共权贵子女在香港拥有巨额资产
美媒披露习近平等三名中国高官亲属,近年来在香港购买总价值千万美元的房产。但专家认为,一旦香港失去原有金融地位,会对这些巨额投资造成影响。
黎智英等人获释 周庭:这是最可怕的一次
黎智英等10人在遭港警关押超过一天后,于周二深夜与周三凌晨陆续获释。周庭在获释后,形容此次拘捕是过去几年来最令她害怕的一次,并批评港府对她的指控是“无中生有”。黎智英获释后则是直接搭私家车离去,并未接受媒体访问。
人大通过立法会真空期议案 料“DQ4”可延任
原定9月举行的香港立法会选举推迟一年,令议会出现“真空期”。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后决定,现届任期延长一年,有消息料早前被剥夺参选资格的四名民主派议员可留任。
专访:港警滥权是伤害香港新闻自由的帮凶
周一港警抓捕了包含《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在内的10名人士,并对《苹果日报》总部进行大规模搜索,过程中许多行为和作法引起外界质疑。香港大学传媒法律学教授法斯特表示,港警在过程中明显滥用权力,而这样的情况也导致香港的新闻自由面临巨大挑战。
香港人爆买《苹果》 壹传媒股价疯涨五倍
传媒大亨黎智英出事后,港人用行动和金钱抗议,从凌晨起排队抢购《苹果日报》。市场也继续以股票当选票,壹传媒股价再度狂飙逾5倍,是单日升幅最大的港股。
中国制裁11美国人 华盛顿:象征性且无效
为反击美国制裁11名中港官员,中国也宣布制裁11名美国人。但北京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制裁细节,引起外界怀疑是否只是象征性制裁。
蓬佩奥称黎智英为爱国人士 前众志成员声援周庭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周一针对港警抓捕黎智英等10人一事抨击中国政府,表示从此事看出中国无打算改变其治港策略。与此同时,周庭团队成员透过其脸书专页透露,周庭被港警指控因7月起用社交媒体请求外国制裁中国,才被当局以违反国安法拘捕。
欧盟:黎智英等人被捕引人担忧
欧盟外交事务发言人斯塔诺(Peter Stano)周一发表声明,对香港多名反对派人士在《国安法》框架下遭逮捕表示担忧。发言人指出,该法案正在扼杀香港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
黎智英其人其事
在北京看来,他是十恶不赦的乱港祸首。而对许多香港人来说,他则是捍卫香港自由名副其实的英雄 ——他就是香港著名的实业家和媒体大亨黎智英。
中国宣布制裁卢比奥等11名美国人
鉴于美国针对香港新安全法采取的惩罚性措施,中国做出回应,宣布制裁11名美国人。
《苹果日报》出事后 股价为何狂飙三倍?
香港传媒大亨黎智英被捕丶壹传媒总部遭逾百警力封锁搜索,事件震惊香港。壹传媒股价大起大落,一度升了超过三倍,当中涉及“非理性投资”,市场“用钱投票”。
前一页面
第20 页,共4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