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两大执法机构发生公开冲突
2002年5月21日香港廉政公署本月18日逮捕三名警务人员,包括高级警司冼锦华、一名高级督察以及一名侦缉警署警长。这些警方人员被指控向色情场所提供警方搜查的情报,以换取免费娼妓服务。廉正公署随后向传媒公布了这一消息。
在廉政公署拘捕冼锦华等人之后四十八小时,香港警方高调发表声明,指责廉正公署向社会公布公布此次事件,并屡次公开一些对警务人员未经证实的指控,影响警队声誉。而廉正公署则迅速反击,强调向社会公布资料是要向公众有所交代。廉正公署称,所有调查都由贪污举报引发,拘捕行动亦是严格按照法例规定而进行。
由于双方都把指责对方的内容向传媒公开发放,这几天这一事件成了香港街头巷尾的头条新闻。许多人对于隶属于香港保安局的香港警务处和直接向香港特首董建华负责的廉政公署之间这种公开双方的矛盾的做法表示震惊,更有人士担忧这一事件反映出香港司法界内部积重难返的问题,并将最终导致香港社会的不稳定。
香港警队与廉正公署的冲突并非自今日开始。六、七十年代,香港警队贪污盛行,香港政府在一九七四年六月成立廉政公署。在随后的三年时间,廉正公署以贪污罪名起诉超过两百名警员,最后激起前线警员的反抗。一九七七年十月,一千多名香港警察上街游行示威,事件最终演变成警队与廉正公署的流血冲突。直到港督颁布特赦令,不追究警员在一九七七年一月一日以前所犯的贪污罪,警廉风波才告平息。
事隔二十多年,这一冲突再次公开发生,有舆论认为是这两大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出现问题。香港凤凰卫视的评论表示:“在香港历史上廉政公署成立以来,我们都知道警方和廉政公署过去20多年确实都有矛盾。但是,以这种表面化冲突的方式是很罕见的。我们很少看见同样是特区政府里两个机构这样的冲突。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香港的行政首长和特区政府在协调这两个部门的时候,他们的功能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也有人士认为,这一事件不但反映出两大执法机构之间的协调问题,而且反映出香港回归五年来警方警风严重下降。近年来,香港舆论不断揭露出香港警员自杀、负债、抢枪及包庇卖淫等事件,七十年代后建立起来的廉价公正的香港警方形象已大受影响。
据香港媒体今天(5月21日)报道,香港特首董建华昨天介入这一事件,喝令双方停止争吵,这才使风波稍微得以平息。然而,警务处与廉政公署作为香港法治社会两大支柱,两大执法构机关系稳定与否,尤其是香港警方的警风究竟向何处去,依然是人们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