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通货膨胀
因货币流通数量增加而使得物价水准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之现象。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Einbruch an Chinas Börsen
“今天中国许多加油站前的景象使人想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匮乏的时代:汽车排着长龙等待加油,好不容易轮上,却往往不许加满油箱。”柏林日报以这段话谈到了中国燃油不足、不得不定量供应的现象:
陶伯谈震后通货膨胀局势
中国发生8级地震后,尽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断发布报告称,灾难不会对中国国民经济构成太大影响,但业内人士还是十分担心中国本已十分严重的通货膨胀局势是否会因此失控。本台记者一通就此采访了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专家陶伯教授。
德国之声欧洲短讯(2008年4月4日)
内容提要:欧元区持续通货膨胀;尼古丁上瘾部分是由于基因遗传;土耳其对加入欧盟“有无限的耐心”
Europa Nachrichten
内容提要:通货膨胀致使德国税收大幅增加;法国航空公司在欧洲试行飞机上使用手机;和欧洲国家相比德国大学毕业生太少
Chinas Inflation bedroht polistische Stabililät des Landes
全球食品供应形势告急,食品价格不断攀升。联合国世界粮食组织预计,今后十年内,这一发展趋势将持续下去。柏林日报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因:
通货膨胀是主要问题
德语媒体普遍关注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南德意志报写道:
中国坚持货币从紧政策抗通胀
中国是要继续高速发展经济,还是要抑制通货膨胀?中国央行一直以宏观调控手段减缓经济的过热发展。然而,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下调指导利率以刺激经济免于衰退,加上不久前暴雪重创中国经济,人们猜测,中国决策人当将做出政策调整。不过,中国央行仍然认为通货膨胀是目前经济的最主要危险。
中美太空竞争与中国通货膨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人杨保华宣布,中国将在今年实施十项太空使命。南德意志报认为,中国选择此时宣布这一决定绝非偶然,因为美国政府用导弹摧毁一枚报废的间谍卫星,引起了中国的高度关注:
计划经济手段无法控制物价
去年八月份以来,中国消费品价格平均上涨6%,上涨幅度创下十一年来最高记录。其中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上涨幅度更大。世界报报道了北京市中心隆福寺农贸市场的物价现状和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注意到中国政府试图采用计划经济手段控制物价:
能源与食品都涨价,通胀幅度13年未见
德国联邦统局公布的2007年德国消费者物价上涨指数显示,去年德国人维持基本生计的费用上涨,涨幅之高创1994年以来的纪录。
读者来函:2008年1月3集(上)
大赦国际吁中国废除死刑、就中国人最担忧医疗问题采访黑伯勒、中国通货膨胀后果很严重、年末两名中国人在德国遇害等题目受到读者关注。
通货膨胀让劳资谈判更艰难
欧洲面临着通货膨胀问题。去年12月,由于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率高达3.1%。欧洲央行估计今后数月通货膨胀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将停留在2%以上。德国的劳资谈判结果有可能导致物价继续上涨。德国各行业工会要求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经济界担心将面临更艰苦的劳资谈判。
北京奥运的降雨和通货膨胀
2008北京奥运开幕时的天气如何,是奥运组织者担心的问题之一。北京奥运天气精细预报负责人王玉彬不仅要准确预报奥运期间的北京天气,而且要保证比赛能在灿烂的阳光下举行。经济周刊说,这是一项并非轻松的任务,因为北京年降雨量的一半集中在夏季的几个月:
明年欧洲通货膨胀看涨经济增长看降?
欧洲中央银行预计,明年欧元区国家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明显上涨和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情况,原因便是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作用。这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歇周四(12月7日)在总部法兰克福介绍欧洲经济增长预测修正报告时提出的说法。
就中国政府决心全力控制通胀专访德国东亚经济专家陶伯教授
近年来,许多中国老百姓抱怨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价格。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4.5%,超过了预期3%的水平。在今天开始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如何降低通货膨胀、冷却投资过热成为重点讨论的问题。但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不能受到影响。中国政府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1.5%。在控制通胀的问题上,中国最高决策层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呢?本台记者一通采访了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学院陶伯教授。请听采访录音。
Presseschau
十月份,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十二年来最高水平,预计中国政府年底前将提高基准利率。法兰克福汇报注意到,高通涨率和提息的可能性使本周香港和上海股市大幅下跌:
中国通货膨胀后果很严重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猪肉价格再次上涨54.9%。外界称中国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通胀继续恶化,将是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会影响社会及居民生活安定。中国的通胀究竟有多严重?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Presseschau
近几个月来,中国猪肉价格一涨再涨。猪肉是中国绝大多数居民必不可少的食品,其价格直接影响社会安定。南德意志报撰文谈到了中国的这个敏感话题:
中国是否有“通货膨胀”以及猪蓝耳病是否是祸源
中国7月的通货膨胀率创造了10年的最高,趋势还在往上走。然而中国专家们还在讨论“通货膨胀离中国有多远”。无论如何,这个“率”再往上走总是不妙的事情。源头在食品,食品的源头在猪肉,在蓝耳病吗?中国政府在掩盖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令人思考的东西呢?德国之声记者综合报导如下。
专家谈中国通货膨胀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7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了5.6%。这一指数表明中国存在通货膨胀。这会给普通居民带来什么影响?会不会给中国整体经济造成冲击?本台记者文雨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黄泽民。
物价上涨不影响整体经济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不断传出涨价的消息,猪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上涨,食用油价格上涨,方便面的价格也在涨。7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水平。很多人开始害怕的惊呼“通货膨胀”来了!那么现在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是否过高?它会不会严重威胁中国的整体经济呢?德国之声记者报道如下:
德国奶制品涨价,中国也有责任
根据德国农林业和食品中央市场与价格报告委员会(ZMP)上周六向媒体公布的信息,德国的奶制品市场将经历“前所未有的” 价格冲击。这笔账如今又被记到了中国人头上:亚洲国家对奶制品的巨大需求量是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乳业联合会负责人埃克哈特•霍伊泽先生:
香港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宋敏教授谈中国通胀隐患
中国国务院7月19日公布总体经济情况,数据显示中国存在通胀问题。通胀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政府可能采取哪些遏制措施?本台记者文雨就以上问题采访香港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宋敏教授。
“中国经济没有过热”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并且将在不久后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强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今年三月到六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达到11.9%,创199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新高。很多专家都估计,中国的央行将再度提高利率,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德国东亚经济专家陶伯教授谈中国通货膨胀风险
中国中央政府越来越严厉地警告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危险,城市物价指数连续攀升,官方承认已经造成城市居民不满。但来自中央的警告声音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台记者就此采访了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经济专家陶伯教授。
中国通货膨胀仍在政府警戒水平
4月数字显示,中国消费价格在4月中上升了3个百分点,小于3月份的增长水平,但仍处于政府警戒线的水平。这引起了人们关于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的广泛关注。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
中国7月通货膨胀降低
中国7月通货膨胀降低
北京上调利率受到广泛重视
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的决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扬。日报驻北京记者认为,由于通货膨胀率为5.2%,早就应该提高利率,但目前的利率提升幅度几乎难以遏制经济过热。日报的文章写道:
德瑞媒体谈中国通胀和过热处理前景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7月份,中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为5.3%,从而创下1997年2月以来的新高。新苏黎世报报导了此事。德国商报就中国针对经济过热采取的信贷紧缩政策发表了看法。
中国通胀势猛 利率压力增大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7月份,中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达到5.3%,从而创下1997年2月以来新高。瑞士出版的“新苏黎士报”指出:
中国7月消费价格上涨5.3个百分点
*
中国通货膨胀达到新高度
中国近期内不会发生大幅度通货膨胀
中国近期内不会发生大幅度通货膨胀
中国政府急刹车
本周发表的《经济周刊》以喝酒作比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的形象的比喻。这篇题为“中国政府急刹车”的文章写道:
欧盟国家3月保持高通胀
自从年初进入欧元纪元以来,欧盟国家,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始终居高不下。
欧元登场以来-得益者与失利者
欧元与马克是1:2。这在顾客心理上会形成什么影响呢?显然,商家作了出于不同角度的研究。有的商家利用顾客短暂的迷糊心理,甚至以1:1来计价。在小费方面,也出现了混乱的心理现象表现。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