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记者无疆界组织
记者无疆界组织(也译无国界记者,法语: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缩写:RSF)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原计划赴英留学 中国记者黄雪琴传失联
长期关注中国女权运动的记者黄雪琴与异议人士王建兵传出自19日下午与外界失联。消息指出,黄雪琴原订20日经香港前往英国留学,王建兵则是要在当天去送别。
记者无疆界等NGO致信习近平 呼吁释放张展
包括记者无疆界在内的四十多个非政府组织联署, 呼吁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释放因报道武汉疫情被判刑的公民记者张展。她因在狱中绝食健康状况恶化。
港府再点名 记协力抗政府施压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15日再次对香港记协提出质疑,称他鼓励记协公开会员名单与财务状况,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清白。记协主席重申,该组织未收取外国资金,也不担心会因国安法而被迫解散。
阿富汗记者指控塔利班殴打虐待
阿富汗Etilaat Roz报的记者Taqi Daryabi和Neamat Naghdi9月9日表示,他们在报导潘杰希尔抗议活动后遭到塔利班殴打虐待,造成严重瘀伤。当被问及此事件时,一位匿名的代理塔利班部长表示,将对记者袭击事件进行调查。Etilaat Roz报纸的创办人兼主编达里亚比 (Zaki Daryabi) 说,这个暴力事件向阿富汗的媒体发出了令人不寒而栗的讯号,当地独立媒体在过去20年里蓬勃发展,其中大部分由西方捐助者资助。
塔利班射杀德国之声记者家人 多家德媒吁柏林协助
消息指出,连日来塔利班突袭了至少三名德国之声记者在阿富汗的家,其中一名记者的一名家人遭塔利班成员杀害,另一名家人不幸受重伤。德国之声联合其他媒体,呼吁德国政府确保记者在阿富汗的安全。
澳记者成蕾遭捕满周年 友人发公开信关切情况
澳大利亚记者成蕾被中国政府逮捕满一年,周四(8月12日)一群她的前同事发布公开信,关注她目前的情况,而澳大利亚政府也强调,对于成蕾案件没有清楚的细节感到担忧。
记者手记:我的东京 2020——奖牌的两面
新冠瘟疫影响了一切。然而,2020 东京奥运仍有其魔力。德国之声记者Oliver Moody现场体验了在日本首都举行的本届夏季奥运会——心情复杂。
德语媒体:不受欢迎的西方记者与“女汉子”
德语媒体《日报》指出,在中国官媒和爱国主义者宣导之下,外媒记者被认为是藉由虚假报导来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 《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中国央视记者称奥运铅球金牌得主巩立姣为“女汉子”所引起的风波。
俄罗斯封锁更多批评政府网站
总部设在伦敦的两家媒体Oktrytye和MBKh表示,他们的网站对大多数俄罗斯网络用户已经无法访问。无国界记者组织批评俄罗斯制造了"一种扼杀独立记者的氛围"。
美国对外国记者在中国遭到骚扰深表关切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说,美国对外国记者在中国报道水灾时受到的骚扰和恐吓感到担忧。这名发言人同时敦促中国不要削减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新闻采访权。
曾纪录七一刺警案 香港记者遭搜屋、扣证
曾拍摄到七一刺警案的香港记者,日前以“协助调查”身份帮助警察办案,26日深夜却在无律师陪同下被带往警局录口供,且住所遭搜索、旅游证件也遭扣留。这是对香港新闻自由的另一次打击吗?
外媒“抹黑”?德国记者郑州被围堵
周末,一位德国记者在郑州街头采访时被路人阻拦质问的画面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关注。“抹黑中国”已经成了对外国媒体的集体指责。
长平观察:斯诺留给西方记者的启发
《中国日报》宣布成立“新时代斯诺工作室”,遭到斯诺女儿的抗议。时评人长平认为,一旦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可能比其他人更不会受到中共的尊重。
德国记者疑灾区“作秀”往身上抹泥遭停职
德国RTL电视台一名女记者在洪灾灾区报道灾后情况时,疑似为了增添新闻张力往自己的脸上及身上抹泥。该名记者已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被电视台停职。
默克尔在“谢幕记者会”上讲了什么?
德国总理默克尔7月22日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出席了夏季记者会,不仅谈到当前的德国内政与世界政治,也回顾了16年任期的方方面面。
荷兰著名犯罪问题记者遭枪击
荷兰著名犯罪问题记者彼得·R·德·弗里斯(Peter R. de Vries)在阿姆斯特丹遭不明身份者枪击,生命垂危。政界人士称该事件是对欧洲价值观的攻击。
林郑月娥、习近平入榜全球“新闻自由掠夺者”
时隔五年,国际非政府组织“记者无疆界”近日更新了“新闻自由掠夺者”名单。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作为该榜的首批女性名列其中。被指为“习近平的傀儡”。
外媒记者走访上海干部学院
为了确保党员们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共领导层保持一致,党员们会定期参加培训课程。德国之声记者Mathias Bölinger参观了上海一家干部学院。
无国界记者悼"苹果" 新港警一哥痛斥假新闻
在巴黎和柏林的中国大使馆前,“无国界记者”组织为《苹果日报》举办“葬礼”,呼吁国际社会捍卫香港新闻自由。在香港,新上任警察务处处长萧泽颐则就打击假新闻发声。
《苹果日报》末日前夕 三名记者的自白
香港《苹果日报》敲响丧钟,23日午夜停运,告别26年历史。三名留守到“末日”的在职记者,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表示百感交集,“我只不过是想做个称职的记者,为什麽要承受这些?”
训人又道歉:拜登也对记者发脾气?
对记者穷追不舍的提问失去耐心、出言不逊的美国总统看来不止特朗普一人。拜登在日内瓦的一场记者会上对一位CNN记者发火后,至少及时道了歉。
德国之声全球媒体论坛:疫情后的新闻报导与媒体自由
本届德国之声全球媒体论坛在“颠覆与创新“的主题下探讨新冠危机后的新闻报道之路。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了论坛的开幕。
疫情下办奥运 日本为志工和记者接种疫苗
日本在疫情下举办奥运引起许多民怨,不过7月23日开幕式在即,日本政府只能赶紧拿出对策。
在白俄罗斯遭拘押德国之声通讯员获释
2021年5月,亚历山大·布拉科夫(Alexander Burakow )在从白俄罗斯为德国之声作报道时被捕,20天后释放。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拘押条件让人 "犹如置身军事监狱"。
卢卡申科的镇压没有界限
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的客机迫降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机场后,该国反对派记者普罗塔塞维奇立即遭到逮捕。他的一名同事写道,此事证明,卢卡申科的镇压没有界限。
白俄罗斯记者: 这里等着我的是死刑
白俄罗斯记者普罗塔塞维奇遭到当局以离奇的方式逮捕后,同班机上的一名乘客描述了他当时的反应。
独立调查:BBC记者以“欺瞒手段”诱骗戴妃受访
英国一份独立调查指出,BBC记者曾以“欺瞒手段”取得专访戴安娜王妃的机会。当时戴妃在访谈中说出婚姻中存在第三者,重创英国王室形象。威廉王子称,这段访谈是导致父母婚姻触礁的主要原因,也使母亲在生前最后几年陷入“恐惧、偏执和孤立”。
报道敏感案件 德国之声记者在白俄罗斯被判监
德国之声在白俄罗斯的通讯员被控参加非法集会,并被当局判处20天监禁。德国之声和德国外交部要求明斯克尽快释放这名记者。
中国外交部:美方已驱逐数十名中国记者
在5月11日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称,2018年以来,美国方面已经无限期拖延甚至拒签20多名中国记者的签证,还在2020年3月“变相驱逐60名中国驻美记者”。
报道中国式“法治”:德国之声记者获奖
在中国内地,法治缺失;在香港,法治受到蚕食。德国之声关于中国式”法治“的报道获得香港人权新闻奖表彰。
缅甸流亡记者:人民终将胜利
德国之声专访两位流亡在外的缅甸记者。政变三个月过去,他们仍对民主运动充满信心,也对中国和台湾发出不同的呼吁。
捍卫新闻自由——冲击灵魂的照片
画面越感人,效果越明显。以下照片选自记者无疆界组织发布的《2021年度新闻自由图片集》,其中一些图片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德国之声2021年言论自由奖获得者:为无声者抗争
托博雷·奥武里获得德国之声颁发的2021年言论自由奖。她曾装扮成性工作者卧底调查,为尼日利亚人口贩卖受害者发声。在此过程中,她遭遇了虐待,目睹了斩首,好不容易逃脱了谋杀。
尼日利亚记者Tobore Ovuorie荣获今年度DW言论自由奖
她曾隐名埋名以性工作者身份进行新闻调查,期间受到强奸等暴行。此前,Tobore Ovuorie已为她的调查工作获得多个奖项,Netflix曾把她的故事拍成电影。
公民记者张展、陈秋实、方斌现在怎么了?
今天是国际新闻自由日, 四名因在武汉报导新冠疫情而被中国政府逮捕的公民记者,在事发一年后,仍未重获自由。消息传出,陈秋实仍遭当局严加管控,方斌的案件毫无进展,张展则是已被送入监狱服刑。
缅甸政变超过3个月 记者被迫选边站
政变后,除了缅甸军政权逮捕记者并禁止独立报导,反对派也对媒体报导设限,在这种压力下,缅甸记者们依旧想办法维持中立,报导真相。
邓炳强挺立“假新闻”法 港外国记者会促澄清疑问
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近日表示,对于尝试用“假新闻”危害香港安全的人,警方会全面调查。香港外国记者会致函要求其解释“假新闻”的定义等问题,并得到警方回信。
不再优秀:德国新闻自由指数降级
在记者无国界组织4月20日发布的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行表上,德国从之前的第11名滑落第至13名,不再属于优秀之列。
2021全球新闻自由指数 中国倒数第四
无国界记者组织20日发布2021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中国仍维持全球第177名,而亚洲地区不少国家也因政府加大打压新闻自由的力道,导致排名下滑。
记者镜头下的2020:世界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
没有什么比照片更能捕捉到过去这一人类命运之年的印记。新冠疫情全球流行、战争、环境破坏——世界新闻摄影奖获得者镜头下的2020,笼罩在阴影之下。
欧盟对驻华外国记者处境表示忧虑
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认为BBC记者沙磊离京赴台是驻华外国记者不堪恐吓与阻挠被迫离开中国的又一案例。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则与驻华外国记者协会打起了“口水战”。
德语媒体:不能让中国人抢夺我们的港口
最近苏伊士运河发生的货船搁浅事件,令全球的供应链都受到了影响,这也足以说明海洋运输具备何等重要的战略意义,失去了港口就等于失去了掌控经济命脉的能力。
BBC记者辞京赴台事件持续发酵
英国广播公司驻华记者沙磊日前离开北京前往台湾后,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全球保护记者委员会等团体纷纷发声,谴责中国令记者工作环境恶化。中国外交部则指责这些组织“摆出受害者的架势倒打一耙”。
记者手记:在美华人如何看中国的外交政策
因为新疆人权问题,美国和加拿大、欧盟、英国等联合起来,宣布对中国涉及侵犯新疆维吾尔族人权的中国官员做出制裁。同一时间,中国也对欧洲等西方国家做出了反向制裁。那么,在美国的华人如何看待中国这种激进的战狼式外交呢?
BBC驻华记者悄声辞京赴台 华春莹问“他跑什么”
BBC驻华记者沙磊在北京工作两年后,一周前悄然离开中国。他表示,在中国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个人安全也面临威胁。
记者手记:在美国打疫苗
美国是世界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目前也是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速度最快的之一。在美国接种疫苗是怎样的过程,美国人的生活是否能就此回到正轨?
中国外长两会记者会谈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3月7日下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记者会上王毅表示,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辞旧迎新”。谈到香港问题时,他表示“如果不爱国,谈何爱港”。
记者手记:在美华人如何看拜登新政府?
在美华人对于前总统特朗普的讨论度直线下降,如今更关注拜登新政府的政策,尤其是拜登旨在打击对亚裔人士的种族歧视行政令。生活在得州的德国之声记者记述了不少亚裔人士在疫情期间受到歧视的经历,以及在美华人对于新政府的看法。
张展在狱中继续绝食抗议
第一个因为报道新冠疫情真相被判刑入狱的中国公民记者张展继续在狱中绝食抗议。她拒绝上诉,因为她认为整个体制都是荒谬的。
德语媒体:每况愈下的中国新闻环境
派驻中国的外国记者从事新闻采访越来越难,而驻华记者遭驱逐、刁难、甚至恐吓袭击的事件则越来越多。中国要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状态吗?
前一页面
第4 页,共2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