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记者无疆界组织
记者无疆界组织(也译无国界记者,法语: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缩写:RSF)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DW记者探访缅甸: 叛军获民众支持
德国之声通讯员前往缅甸西部钦邦的反抗军基地,在那里采访了一些佛教和基督教徒参与者。他们表示,加入武装力量是为了让缅甸脱离军政府的挟制。
无国界记者:2023年遇害记者人数减少
每年都有记者因工作殉职。与过去20年相比,今年记者遇害人数大幅下降。但是无国界记者组织的统计数字只是暂时结果,随着以哈冲突持续,这一数字仍可能上升。
以哈冲突:“无国界记者”呼吁开放拉法口岸
以哈战争爆发以来,媒体记者在加沙地带从事独立报道变得越来越困难。无国界记者组织称,不但国际媒体无法进入加沙,巴勒斯坦记者也无法逃生。
专访:此时此刻,在香港做独立新闻是种觉悟
“如果要怕的话,就乾脆什么都不要做就好。”《立场新闻》被迫停运后,前采訪主任林彦邦另起炉灶创办独立媒体 ReNews。一人新闻台,专注纪录香港巨变的此时此刻,报道主流媒体不敢写的内容——逆风的代价是什么?
香港记协担忧在京香港记者陈敏莉的安全
香港记者协会周五表示,“非常关注”香港《南华早报》记者陈敏莉的安全。有报道称,她在北京报道香山论坛后就“联系不上”。不过,《南华早报》方面则称,该记者的家人透露,陈敏莉目前在北京“处理一件私事”。
“飞钱”——德国记者调查中国“地下银行“为贩毒集团洗钱
欧洲警方今年破获的意大利黑手党“光荣会”案件中,中国“地下银行”网络为其洗钱至少数千万欧元。法兰克福汇报和中德意志电台对此展开调查。记者David Klaubert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
"真实报道":哈马斯恐袭行动 几大媒体事先并不知情
各大媒体何以在哈马斯恐怖袭击的第一时间就能获得现场图片,难道他们事先就已得知恐袭计划。亲以非政府组织"真实报道"上周对几大媒体提出的指控,一时引起极大轰动。现在事态终于有了转机。
记者亲历:中菲公海追逐对峙
一艘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橡皮艇飞速奔驰,三艘中国快艇在后面紧追不舍。这样的紧张场面周五在南中国海再次上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面对中国的“一再骚扰”,美国与菲律宾“肩并肩站在一起”。
网传新华退休记者要求彻查李克强死因
中国官方周二宣布,前总理李克强遗体将于周四火化。中国民间对李克强死因抱持质疑,网传中国官媒新华社前记者顾万明实名发表公开信,要求官方暂缓遗体火化,彻查李克强死因。
专访加沙记者:“到处都是瓦砾和灰尘”
为国际媒体工作的巴勒斯坦记者巴卢沙(Hazem Balousha)和当地人一起逃离了加沙城。他在努塞拉特难民营向德国之声讲述了加沙地带的悲惨状况。
澳大利亚华裔记者成蕾获释 中国: 刑满驱逐出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周三向媒体证实,自2020年起被中国政府以“间谍罪”定罪并被拘留三年的澳大利亚籍华裔记者成蕾已经获释,并已返回到墨尔本的家中与家人团聚。中国外交部强调,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审理相关案件并作出判决。
路透社记者亲历菲中海警“猫鼠追逐战”
在经历了中国海警船和海上民兵船的围追堵截之后,菲律宾海警又一次成功完成了为驻扎在南中国海仁爱礁“坐滩”军舰上的部队提供补给的任务。在场的路透社记者也经历了菲律宾海警船与中国船只之间常见的猫鼠追逐战。
澳总理呼吁中国释放记者成蕾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周六强调,“重要的是她作为澳大利亚公民的人权要得到尊重。”但是,他表示成蕾的释放不会成为他访问中国的条件。
该为伦敦红砖巷的汉字贴上标签吗?
周末的红砖巷Brick Lane 总是充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彰显了东伦敦轻松自在,奔放,嬉皮的氛围。这里总是不乏艺术家们的表演和展览,然而上周日 (8月6日)在此一面墙上出现的涂鸦却意外地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记者穷追秦刚下落 毛宁一句应万句
周三(7月26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多位记者聚焦秦刚、密集提问:“秦刚为何被免职?” “秦刚是否在接受反腐调查?”“秦刚目前人在哪里?”……发言人毛宁是如何回应的?
德语媒体:你是间谍吗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反间谍法》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南德意志报》就欧盟峰会声明评论说,欧盟特别是德国原本可以在面对中国时更自信。
萨尔瓦多调查记者获得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
德国之声全球媒体论坛(GMF)正在波恩举行,来自萨尔瓦多的记者奥斯卡·马丁内兹获得“言论自由奖”。尽管受到当局打压,他还是坚持进行新闻报道,揭露暴力和腐败。
中印互逐媒体:印度将无中国官媒记者
一个多月以来,中国和印度分别以拒发签证的方式,迫使对方国家的多名记者离境。据媒体报道,在印度的最后两名中国官方媒体记者,因无法继续获得签证而将被迫离开印度。
在俄乌战争中遇难的记者们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至少10名新闻从业人员在报道乌克兰战争时丧生。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RSF)的统计,另外还有数十名记者受伤,以及多位新闻工作者曾被俄军扣为人质。
一名法新社记者在乌克兰殉职
法新社表示,该社记者阿尔曼·索丁周二在乌克兰东部巴赫穆特因火箭弹袭击殉职。据无国界记者组织和保护记者委员会的统计,迄今已有11名记者、媒体团队固定人员或司机在报道乌克兰战争时丧生。
乌克兰战争新闻作品荣获普利策奖
本年度普利策奖的颁奖仪式上,有关俄罗斯对乌克兰侵略战争的报道备受瞩目。两个最重要奖项由《纽约时报》和美联社记者获得。
德语媒体: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有更多系狱记者
德广联关注无国界记者组织的新闻自由排名,中国为倒数第二位。《慕尼黑信使报》关注德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到底有多大。
年度新闻自由指数出炉 中国排名全球倒数
无国界记者组织3日发布的新报告显示,在全球180个国家、地区中,中国、香港的新闻自由排名在全球敬陪末座。报告指出,全球的媒体生态,正受到假信息、社群媒体及人工智能的侵害。
萨尔瓦多记者马丁内斯获DW言论自由奖
萨尔瓦多记者奥斯卡·马丁内斯因捍卫中美洲新闻自由,获颁2023年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
中国公民记者方斌传获释 消息人士:人在武汉
在被关押超过3年后,中国公民记者方斌传出4月30日获释。消息人士告诉DW,方斌已于5月1日早上返回武汉。虽然他已获释,但消息人士称方斌仍受警方严密监控。
乌克兰拟媒体新规 收紧前线报道
乌克兰拟出台新规,在前线进行报道俄乌战争的战地记者如今必须遵守更严格的规定。媒体表示,新规侵犯了新闻自由。
印度控中国冻结记者签证 北京反驳
中国和印度再度又起新的外交争端,两国互相指控对方给特派记者的签证制造麻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美俄外长通话 布林肯要求释放被捕《华尔街日报》记者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週日(3日)与俄外长拉夫罗夫通话,要求俄方立即释放上週遭指控涉嫌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华尔街日报》莫斯科分社记者,双方说了什麽?详细发生了什麽事?
调查记者曝光俄罗斯网络攻击计划
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情报部门同莫斯科一家软件公司开展合作,研发黑客技术,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对敏感基础设施发起网络攻击。
记者手记:乌克兰战争周年之行
战争和生活更像是两根紧密缠绕的绳子,时而战争占了上风,时而正常生活又夺回一些存在感,两者却都不会缺席。
外国驻华记者:自由报道的空间还在压缩
驻华外国记者在最新调查报告中指出,来自国家的监控和恐吓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其强度在增加。过去一年的封控措施也被当作阻止外国新闻记者进行报导的借口。
路透社记者遭冒名 疑欲获取异议组织信息
近日网上传出有人假冒路透社记者,以他们的名义联络了多个异议组织,意图获取有关信息。一些活动人士认为,假冒的记者可能与中国当局有关。
记者手记:2023年,中国电影失意柏林是必然?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角”。在当下动荡多难的世界局势中,2023年柏林电影节对现实和民生的关注比以往更加强烈。此次中国参展影片脱离当下现实的真空状态,以及影人们显露出的政治麻木或许是空手而归的主要原因。
抹狗屎报复记者,德剧团总监下课
德国汉诺威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总监格科因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一名记者进行人身攻击,被剧院方解职,这一丑闻在德国媒体和文化界引起愤怒和思考。
报告:全球遇害记者人数飙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022年全球有86名记者遇害,墨西哥、乌克兰和海地是记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张展遭判刑满两年 关注组:家书透露她仍精神强大
因报道武汉封城遭判刑四年的中国公民记者张展28日宣判届满两週年。近日家人分享她写的家书,当中显示张展在狱中情况似乎有好转。但消息人士透露,家属因数月无法探视张展,对她的健康状况仍存有担忧。
封锁记者账号遭批评 马斯克宣布解封
推特封锁美国知名记者账号遭到国际批评后,周六宣布解封。此前一天,推特所有者马斯克指控一些记者追踪并发布他的私人行踪,多名记者的推特被禁言。
全球被监禁记者人数再创新高 中国仍居榜首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记者监狱”,有110名记者被关押,其次是缅甸(62人)、伊朗(47人)、越南(39人)和白俄罗斯(31人)。
沙特与中国签大单 华为也有份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期间,沙特阿拉伯和中国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其中包括与科技巨头华为的合同。白宫称,习近平访问沙特不会改变美国的中东政策。
BBC驻华记者在上海遭警方拘捕虐待
正在上海报道当地反防疫政策抗议活动的英国广播公司记者爱德华·劳伦斯(Edward Lawrence)周日遭到警方逮捕。BBC发表声明称,这名记者被拘押期间,曾遭到警方的殴打和虐待。
记者签证久候无果 CBC关闭北京分社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表示,因为中国政府迟迟未回应其记者签证申请,将关闭北京分社,一名记者将迁驻台北工作。这将是该广播公司40多年来第一次没有驻华记者。
记者手记:统一回复 德国崩溃了吗?
通过中国官媒和民间自媒体的“治愈式”宣传,许多中国民众都认为如今欧洲,特别是德国人的日子已经水深火热,用不起暖气吃不上饭。DW记者本身也面临过无数次相关的疑问——现在统一作答。
“雪饼”案被失踪满周年 中国记者案件前景堪忧
中国记者黄雪琴与劳权工作者王建兵周一被捕满一年。除了全球数十个组织呼吁中国当局立即释放两人外,专家告诉德国之声,两人案件显示北京尽可能想让活动人士保持沈默。
德语媒体:暮色中国
《商报》发表了其驻华记者结束三年在中国的工作后的观察和总结,描述了在她眼中,中国在过去几年发生了怎样的巨变。《法兰克福汇报》一篇评论则关注了北京在面对斯里兰卡严重经济危机时没有出手相助。
打油诗被指影射习近平 中国记者微博遭禁言
一名上海记者近日在私人微博发表一首《致知了》打油诗,却被认为影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目前他的微博遭到禁言。
俄反战女记者遭短暂拘留后获释
因抗议入侵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女电视记者奥夫斯扬尼科娃( Marina Ovsyannikova) 在莫斯科一度遭拘留。她曾为德国《世界报》短暂工作,新近返俄。
七一前夕多名记者遭拒 香港记协表示遗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1日出席香港回归25週年活动,港警已就此加强保安措施。但就在活动前夕,传出有多家获邀采訪的传媒机构,被港府新闻处以“保安”为由要求撤换记者。对于当局突然作出的安排,记协表示极度遗憾。
逆风下的狭缝:香港记者觅劫后新生
自《苹果日报》停刊后一年来,香港多家具影响力的独立媒体不堪高压而倒下,数百新闻工作者离散。即将迎来主权移交廿五周年、国安法实施两周年的香港,其世界新闻自由指数排名暴跌80位。亲历新闻界最动荡的一年,去或留成为许多记者心中最大的疑问,部分人正在开拓第三条路——德国之声记录了两位香港记者,在历劫后如何以不同方式独立前行。如雨后春笋的独立媒体平台,面对什么挑战? #香港 #记者 #新闻自由
两名乌克兰记者获德国之声言论自由奖
德国之声将本年度言论自由奖颁发给乌克兰记者米斯提拉夫·切尔诺夫 和叶夫根尼·马洛莱特卡,以表彰他们在被俄罗斯入侵者围困的马里乌波尔所作的报道。这两名获者有意重返火线。
《台苹》交易案成罗生门 员工旁徨叹“苹果已死”
台湾《苹果新闻网》日前宣布找到新东家,台湾政府也称收到大量解雇通报,不料香港母公司却出面否认出售。《台苹》命运悬而未决,德国之声采訪2名内部员工,他们述说了苹果在台湾媒体界从辉煌到凋零的变化。
前一页面
第2 页,共26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