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指一个国家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权利,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报复。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德国百姓看言论自由和媒体 (3)
在德国的基本法中明确规定:言论自由属于人的基本权利。也就是说,在德国——这个民主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应当。而当某件事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候,人们是否还能意识到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呢?就此,德国之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德国人,以下是第三集。
德国百姓看言论自由和媒体 (2)
在德国的基本法中明确规定:言论自由属于人的基本权利。也就是说,在德国——这个民主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应当。而当某件事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候,人们是否还能意识到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呢?就此,德国之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德国人,以下是第二集。
德国百姓看言论自由和媒体 (1)
在德国的基本法中明确规定:言论自由属于人的基本权利。也就是说,在德国——这个民主的国家里,言论自由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应当。而当某件事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候,人们是否还能意识到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呢?就此,德国之声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德国人,在此分几集发表。
9月13日读者来信(上)
今天读者激烈讨论的话题是《言论自由也有一定界限》
9月12日读者来信(下)
读者感兴趣的话题还有《欧洲人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言论自由也有一定界限》等
Interview mit DW-Chefredakteur Soric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媒体和读者针对德国的新闻自由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德国之声希望通过一个系列节目,向大家阐述一下关于德国的媒体自由原则,公法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还有德国对媒体的监督等情况。节目第四辑:德国之声中文广播部主任冯海音采访德国之声广播部总编索里奇。
Kontrollorgan der Kontrolleure: Der Presserat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媒体和读者针对德国的新闻自由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德国之声希望通过一个系列节目,向大家阐述一下关于德国的媒体自由原则,公法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还有德国对媒体的监督等情况。节目第三辑:媒体委员会—媒体的监督机构。
凌沧洲谈将中秋节设为言论自由日
日前,14位中国大陆新闻界,法律界和学术界人士联署公开信,提议让中秋节成为中国的言论自由日。这一公开信发表后,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本台记者叶宣对公开信的发起人和执笔作者,北京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凌沧洲进行了电话采访,请他谈了“中秋节文化宣言”产生的背景,和作者希望传达的讯息。
290808 Singapur Redefreiheit
新加坡放宽了禁止在户外举行政治示威活动的禁令。从9月份开始,人们可以在国家中心的一个绿色地带开设的演说角内举行示威活动了,而抗议者事先并不需得到警方的批准,只需在因特网在线上登记即可。
三级管制:中国记者的集体失语
继新疆发生爆炸案及美国游客在京遇袭致死之后,中国有关部门更加收紧了对记者的新闻管制。“中宣部高度紧张”,一名中国记者表示,“我们已经接到命令,一切从严。”更多消息不便透露。至于官方是否向媒体记者下达了奥运期间的“21条指示”,北京奥运组委会新闻发言人王伟周二在出席国际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不愿表态,“对此我一无所知。”
新闻言论自由将保证奥运成功
奥运开始前一周,德国联邦政府人权专员君特ㆍ诺克呼吁中国履行承诺,给予奥运参加者和记者活动自由。记者无疆界组织则向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记者提出了建议。
奖牌重于抗议
多数将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德国运动员的态度相当明确: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
IOC-Richtlinien für Meinungsfreiheit in Peking
一些国家的运动员想在北京奥运会上表达对中国西藏与人权政策的批评,但又不知道这样做的尺度是什么。如今,国际奥委会向各国奥委会发布了一个有关北京奥运会上的言论自由指导原则,告诉运动员们该怎样处理体育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李大同:至多20年,言论自由的支票必须兑现
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德国之声记者连线中国著名新闻人李大同先生,请他谈谈对于中国新闻现状的看法。李大同创办的《冰点》周刊曾因碰触敏感话题而遭中宣部勒令停刊,李大同本人也被免去主编职务,并禁止从事编辑工作。但他此后一直没有停止过争取更大言论自由空间的努力。去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曾点名会见李大同等四名中国媒体人士代表。
贺卫方:改变中国国际形象需开言禁
联邦政治教育中心和波恩汉学学会联合举办的奥运年大型系列活动“相遇中国”于本周在柏林和波恩拉开帷幕。北大著名法学教授贺卫方在波恩老市政厅发表的有关中国民主化和宪政的演讲是该系列活动迄今的一个亮点。德国之声记者张丹红随后就西藏、新闻自由和民主化等问题采访了贺教授。
胡佳受审悬而未决
就在周二人大闭幕当天,中国著名异议人士胡佳接受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检察院起诉胡佳的罪名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可以被判处多年监禁。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胡佳案件为个案,法院将依法进行处理。事实是,胡佳敢于揭露中国社会和政治伤疤的做法早就成为国家安全机关的眼中钉、肉中刺。欧盟主席国以及其他人权组织均呼吁中国政府释放胡佳。以下是德国之声的相关报道:
国际互联网言论自由日
Erster "Internationaler Tag für freie Meinungsäußerung im Internet" am 1...
限制言论自由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符吗?
08年北京奥运早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主办国,中国正紧锣密鼓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筹办此次世界体坛的最大盛会。但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是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前不久美国知名导演斯皮尔伯格辞去北京奥运艺术顾问一职这一事件发生后,这一问题更是倍受关注。德国之声英语网记者Nick Amies结合对美、英、德有关人士的采访评论如下。
德国教师败诉 学生言论自由无罪
学生在网上给老师打分是否侵害了老师的个人权利保护法?这一问题,去年科隆地方法院已经对德国教师联合会提出的上诉给出了答案,结果以教师联合会已败诉告终。有教师不服, 期待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对该事件做最终判决。
新规定让在线视频服务业高抬腿
2007年年底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按照这项管理规定的要求,能够获得互联网视听节目市场准入资格的必须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从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分别获得视听服务许可和互联网接入许可两项许可证才能获准经营。此消息一出,对土豆网、优酷网等在线视频市场上风头正强劲的民营公司来说无异于“冷水浇头,怀里抱着冰”。
“带着镣铐跳舞”
面对“2008奥运年”,中国政府力争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开放、自信、自由的大国形象。从去年1月1日起到今年10月17日,中国政府承诺向外国驻华记者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采访环境。从中国政府做出承诺到现在整整一年过去了,“人权观察”以及“记者无疆界”等组织指责中国并没有完全兑现诺言。就中国新闻状况以及未来前景,德国之声记者采访了原“冰点周刊”主编,传媒界资深人士李大同。
沙叶新:中国文人需要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
中国著名文人沙叶新在十七大期间接受德国之声中文广播的采访,呼吁中国政府给于文人更大的创作空间。
香港好比大陆的情人
时光如白驹过隙,香港回归一瞬间已经整整十年。香港十年的变化是德语媒体关注的话题。新苏黎世报认为,“在经济战线上,这个前英国殖民地的光辉尤在,但在发展全面民主方面看起来却不那么令人高兴”:
德国言论自由受限制?
梅克伦堡-前波莫瑞高级行政法院裁定同意警方观点,禁止在海利根达姆峰会地点示威
“默克尔应该要求中国废除限制言论自由的法规”
国际人权组织大赦国际要求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温家宝访问德国时,指出中国在人权方面的缺陷。大赦国际德国分部秘书长罗赫比勒接受了德国之声的采访。
伊朗漫画展挑战西方言论自由底线
一项“纳粹大屠杀漫画展”于8月1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揭幕。这是针对刺伤许多穆斯林情感的“穆罕默德讽刺漫画”所作的回答。展览会组织者之一-“伊朗漫画博物馆”主任苏加尔说,我们想以此试探西方言论自由的底线。总共两百多幅作品的展出日期大约为一个月。这是伊朗最大报纸“Hamshari”于今年二月发起的一项国际漫画比赛的入选作品。德广联记者 Martin Ebbing 参观了展览会,请看他现场发回的报导:
评论:低智商的谎言,中世纪的自由
在湖北省环保人士付先财遭袭击七周后,警方停止了调查活动。本周四,付先财的家属表示,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付先财是不慎摔伤的。德国之声记者为此发表以下评论。
人权组织敦促美国会通过法案禁止互联网企业参与限制言论自由活动
去年以来,媒体相继披露雅虎,微软等IT跨国企业协助中国当局监控或限制互联网信息自由,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本周二,14个人权组织发表共同声明,敦促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尚待决议的法案。该法案旨在禁止美国高科技公司与中国等钳制网络自由的国家政府合作。
屏蔽网络非法内容并非中国专利
国际舆论强烈谴责古狗、雅虎等国际互联网公司为进驻中国市场而接受新闻检查的声浪尚在耳际回旋,德国境内也正在悄悄上演一场鼓励搜索引擎屏蔽网络有害内容的宣传运动。
互联网信息封锁:美国调查,中国反驳
本周三,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调查多家互联网公司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情况。国会议员严词谴责了雅虎、古狗、微软、思科集团为了进驻中国市场,不惜协助北京当局压制网络新闻自由。雅虎辩护律师认为民主层面上的大问题已经超越了某一公司或者行业的影响力极限,要求华府应该多向北京施加压力,以求修改当地立法。
中央离休干部联名要求《冰点》复刊
北京当局整肃知名刊物《冰点》的消息传出之后,引起国内知识分子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本周,包括毛泽东秘书李锐、原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在内的多名离退休中央高级干部联名发表了一封“关于冰点事件的联合声明”,要求政府恢复冰点周刊,并尽快制定“新闻保护法”。
《公益时报》主编被降职—又一起因言获罪案?
最近,中国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时报”周二版刊登了一篇采访文章,主题是关于中国政府网英文版的错误问题。在文章中,来自温州大学的英语教师黄卫峰对新近开通的中国政府英文网站的英语错误提出了批评,而时隔不久,就有消息传出,该周刊主编陈杰人因为这篇批评报道而被高层降职为普通编辑。本台记者今天就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电话采访了“公益时报”总编刘佑平和当事人陈杰人,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回答。
言论自由与漫画自由
在加沙城,几十名持枪者企图冲击欧盟的办公室。挪威关闭了它在约旦河西岸的办事处。一名德国人遭短时间的绑架。在刊登那几幅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前始料不及的。漫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穆斯林的广泛抗议。
安替:将博客进行到底
曾任博客大赛评委的安替在微软msn上的空间因声援新京报而遭封杀, 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为此德国之声与他进行了访谈。
中国独立公众舆论的发展势不可挡
新苏黎世报驻北京记者在该报发表文章说,快捷的多种信息传播渠道推动了中国独立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活表面看来已经自由化,但人们仍然没有自由感:
中国宣布加强互联网信息管理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9月25日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宣布进一步严控网络时事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禁止传播有悖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内容”。
中国网络作家张林被判五年徒刑
中国独立作家张林因为在网络发表文章,抨击中国政府,被安徽蚌埠市检察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提起公诉。近日有消息称,蚌埠市中级法院判处张林五年有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四年。德国之声记者就此采访了张林的辩护律师莫少平。
黄琦出狱 希望重建天网网站
1999年创立“天网寻人”网站,帮助中国失散家庭团聚,后来因为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罪”,于2003年5月19日被判监禁5年的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网络异见人士黄琦,上周刑满释放,但仍在四川省国安部门控制之下。本台中文部记者一通电话采访了黄琦:
记者无疆界致信古狗:要利益还是要自由?
继古狗总部(Google)宣布将在中国开设办事处之后,记者无疆界组织致信给公司创建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要求他们答复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北京当局要求审查你们的搜索引擎,你们会照办吗?”
“中国仍无言论自由”?-电话采访刘晓波先生受阻小记
今年5月3日,全球迎来第16个世界新闻自由日。本台中文网特别计划提前电话采访中国独立作家笔会中心主席刘晓波先生,请他谈谈感受。不想(或应该想到?),记者历经数小时而不得:打向北京刘家的电话或难以拨通,或信号中断,或信号不清,或受干扰,或声音太小,或干脆完全没有。采访终于不成。
寻找为言论自由而战的博客!
总部设在巴黎的“记者无疆界”组织呼吁网友一起来参加评选,寻找为言论自由而战的博客。目前已经有60个博客网站参加评选,网友可在6月1日以前评选出心目中的最佳。
闭关整肃:中国高校网络BBS启动实名制
通知:“从即日起,BBS水木清华站由开放型转为校内型,限制校外IP访问。 清华大学 2005.3.16”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寡知的边民,也渴望信息交流,也不会拒绝带来信息开放和互动的互联网络。而这所被称为中国最智慧学府的清华大学,却开始闭关自守,排斥网络异见,拒全世界于清华门之外。
言论自由日看世界言论不自由
今天(11月15日)是第24届言论自由日,而国际笔会狱中作家委员会则宁可取消这个日子,因为,根据该组织最新报告,甚至在某些高唱言论自由的国家也严格了对言论自由的监控和限制,言论自由的总体局势可以说是今不如昔。
给点自由,不许批评
最近,美国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发表了年度报告,报告在谈到中国时,说中国在尊重人权方面有了进步,但也说中国加剧了对持不同政见者的迫害。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在人权方面相互矛盾的发展情况为题,发表了一篇文章。
前一页面
第12 页,共12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