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岭号虽入香港,美中军事信任难建
2008年1月29日去年11月北京拒绝美国的航空母舰“小鹰号”停泊香港,本来要在香港与亲友欢渡感恩节的8000多名美军官兵悻然返回日本基地,中方称此事件是“一场误会”。“小鹰号”返程期间,中方又表示同意进入香港,但是“小鹰号”已经扬长而去,据说还刻意经过台湾海峡示北京以颜色。被拒进入香港的前一周,中国方面还拒绝了美军两艘扫雷舰进入香港躲避风暴和补充给养的请求。虽然中国官方拒绝解释事件的原因,但是媒体和分析家普遍猜测中国让美吃闭门羹是报复美国欲升级台湾导弹系统的计划和布什接见达赖喇嘛。
今年一月上旬,美国太平洋地区总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对中国进行了上任后的第二次访问。访问结束后基廷表示,此行与中国军方建立了更紧密关系,今后遇有事情可与中方军方官员直接进行电话沟通。基廷当时还说,“小鹰号”返回日本基途中并没有经过台湾海峡向中国示威之举。美国外交官和媒体也随后透露,中国将恢复允许美国军舰访问香港。
1月28日被允许进入香港的美军第七舰队“蓝岭号”旗舰载有700多名官兵,预计将逗留香港几天进行休息和娱乐活动。香港作为一个庇护港过去一直是美国军舰经常访问以进行整修和娱乐的地方。美国一些报纸如“纽约时报”在报道时援引分析家观点说,中国此番允许“蓝岭号”进港,是想避免本来已经倍受困扰的中美军事关系更趋紧张。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在报道中引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海军专家山姆.贝特曼(Sam Bateman)的话说,“就建立海军基本信任而言,港口访问是促进两国海军形成良好关系一个积极因素。中国方面实在没道理来借此炫耀肌肉块儿,拒绝美国军舰访港。”
军事透明是幻想?
“国际先驱论坛报”在报道蓝岭号得以进入香港时,将此事的意义与美国方面一直耿耿于怀的中国军事透明度的问题联系起来。美国太平洋地区总部司令基廷本月上旬结束中国访问后在香港曾指出,港口访问对于建立双边军事信任和透明度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透明度,就会很难搞清楚对方的意图,结果就是产生误会和导致困惑甚至冲突和危机。
包括基廷在内的美军和华盛顿五角大楼高官近年来不断敦促中国军事透明化,希望中国公开明确说明其增加军费开支和升级武器装备的目的。美国军事分析家认为,美国特别关注中国追求建成对台湾的武力优势,认为这一努力显然是为了提升大陆抗衡美国介入台海冲突的能力。
“国际先驱论坛报”说,一些美国高级军事官员提醒华盛顿,不要指望用提高军事透明度向中国施压就能促进两国军事上的理解和沟通,因为双方显然有着相互冲突的军事目的。报道说,现任美国驻北京军事参赞查尔斯.胡珀准将上书美国国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指出,中国的提升军力、军事研发的侧重点和一系列美中军事对立事件清楚表明,中国把美国当成未来的主要挑战。胡珀认为,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可能会作出回应姿态,使得美国人产生了一种军事透明度的确增加了的幻想。
胡珀在一次非正式的场合还说,其实美中双方都已经了解了对方的企图。他质疑道,短期内的与北京增进了解和建立的沟通渠道在危机爆发和对抗时是否还有用。他说:“尽管很多人会不同意,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做,很有可能结果就是这样的:现在或将来发生危机时,我们打电话直接给解放军的指挥官,他回答的肯定是来自北京的授意,而不是外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