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莫斯科
俄罗斯首都与最大都市、俄罗斯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占俄罗斯总人口的1/10。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俄罗斯同欧盟在伦敦举行峰会
周二,莫斯科代表将在伦敦展开同欧盟为期一天的高峰会晤。会谈的主要议题是围绕简化签证手续、伊朗的原子计划以及俄欧双方继续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可能性。
2012年申奥结果揭晓:伦敦获胜
5个世界超级都市聚会新加坡,竞争2012年夏季奥运的场地。它们是巴黎、伦敦、纽约、马德里和莫斯科。中欧时间12点半时,从新加坡传来消息证实纽约、莫斯科和马德里已失败出局。13点45分左右,最终结果揭晓:英国首都伦敦力克群雄,脱颖而出,荣幸地接受打点2012年夏季奥运会场地的重任。
苏联战胜希特勒德国是共产主义的胜利吗?
战胜希特勒德国的胜利深藏在俄罗斯人民的记忆中。每年5月9日,他们都会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检阅游行、向老兵授勋、或者讲述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牺牲者的动人故事,这一切都是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
乌克兰总统大选:走向欧盟还是走向莫斯科?
自从欧盟东扩以后,乌克兰就成了欧盟的直接邻国。在此之前,欧盟似乎把乌克兰给忘了,媒体上的消息让人们只把乌克兰与毒品走私和拐卖妇女联系在一起。如今,乌克兰举行总统大选,其结果关系到乌克兰是向俄罗斯靠拢还是向欧盟靠拢。
温家宝访俄,石油当是重要议题
周四,中国总理温家宝出访俄罗斯,参加第九次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数天前,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公司尤科斯突然宣布因其银行账户被冻结,无法支付运费,所以暂停通过铁路向中国出口原油。
莫斯科十几万人举行反恐示威
周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十几万民众在红场举行反恐示威集会。人们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民众的保护。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取消了原定本周晚些时候对德国的访问计划。
弄不好,车臣变成俄罗斯的巴勒斯坦
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仍然未能解决。周三,大约25名武装分子冲进北奥塞梯比斯兰市的一所学校,绑架了130多名儿童和200多位家长及教师。据悉,劫持犯很可能来自印古什,绑架背后是车臣严重的社会危机。以下是德国之声发表的评论。
转向莫斯科,乌克兰放弃向西方靠拢
正象乌克兰其他所有新闻一样,这条新闻传播到西方时也稍稍晚了一些时间。新闻的大致内容是, 乌克兰在做出了多年靠拢西方的努力后终于决定,放弃加入北约和欧盟的目标。
加强能源合作,施罗德闪电访俄
周四,德国总理施罗德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闪电访问。陪同施罗德一同前往莫斯科的包括德国很多能源领域大公司的总裁,例如西门子,鲁尔集团等。俄罗斯司法当局对该国能源集团尤科斯采取的措施很不合西方能源公司集团老总的胃口。施罗德对这一事件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俄中两国外长在莫斯科会晤
莫斯科地铁爆炸案:普京有铁腕,也有软肋
6日早上,莫斯科一辆满载乘客的地铁发生爆炸,造成30至5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俄罗斯情报机构怀疑车臣反叛武装策划并制造了这次地铁爆炸。政界人士认为,袭击事件和即将于3月1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有关。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得知爆炸事件后表示:“恐怖主义已经成为21世纪的瘟疫。请看德国之声的有关评论。
17位中国学生在莫斯科火灾中失踪
中国也向俄中油管项目提供资金
中国驻莫斯科大使本周二对媒体说,中国为在西伯利亚通往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铺设项目已做好了资金援助的准备。而日本在本月早些时候也计划向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进行大笔投资,其前提条件是让俄日石油管道项目得以成行。
俄罗斯外交官受袭,赖斯前往莫斯科
周日,俄罗斯的外交官在伊拉克受袭,俄罗斯指责美国是袭击的罪魁。周一,布什的贴身顾问赖斯前往俄罗斯斡旋。在美国的设想中,俄罗斯属于不应该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的国家。但莫斯科不愿接受美国的这一计划。
莫斯科积极斡旋朝鲜核武危机
莫斯科提出了解决朝鲜核危机一揽子计划,旨在保持朝鲜半岛的无核状态,并展开双边和多边对话,最终向朝鲜做出安全保证。此外,还计划重新启动对朝鲜的人道和经济援助项目。
布什从布拉格走向莫斯科
他们分别称对方为弗拉迪米尔和乔治,在卢布尔雅纳、华盛顿、莫斯科以及德克萨斯的克劳福德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熟悉了对方,他们深知自己以及对方的政治优势。布拉格北约会晤结束后,布什来到了莫斯科。
莫斯科人质案与车臣人权问题
尽管不久前发生了莫斯科剧场人质绑架案,俄罗斯军队随后加强了在车臣的行动力度,但俄罗斯人权人士仍不放弃和平解决车臣危机的努力。同情车臣人民的命运往往被视为等同于支持恐怖主义。
莫斯科让人恢复对车臣的记忆
车臣早已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直到莫斯科剧院的事件发生。人们只关心“突发新闻”,但突发新闻是从哪里来的呢?此事十分值得人们深思。
德语媒体评论莫斯科人质事件
德国媒体对俄罗斯政府在莫斯科人质危机中的表现评价不一,有的报纸谴责俄罗斯领导层把国家利益置于公民的生命之上,有的则认为普京处于两难境地,对付恐怖主义没有两全其美的选择。
德国媒体评莫斯科事件
莫斯科事件似乎结束了,许多问题却刚刚出现:俄国是否违反联合国公约使用了化学武器?车臣战争究竟应该怎么看。德国的媒体从各个角度出发,对莫斯科事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莫斯科-总攻在黎明前发动
莫斯科劫持大剧于星期六(10月26日)凌晨结束。俄国特种部队在黎明前发起袭击。劫持者的首脑被打死。关于死亡人数尚未有准确的数字。
莫斯科人质事件新进展
绑架者没有兑现释放75名外国人质的承诺,人质的处境相当糟糕。普京表示绝不屈服于恐怖分子,但最重要的是保障人质的安全。
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已经有两名妇女死亡
莫斯科人质事件形势越来越严峻。当地时间下午有一名妇女死亡,目前还不清除是因心脏病自然死亡还是被绑架者杀害。车臣反叛分子扬言不再释放人质。
劳总统和施罗德总理分别会晤布什总统
中欧时间周四上午,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在柏林美景宫以隆重的礼兵仪仗队欢迎美国总统布什的到访。在两国首脑进行短暂交谈后,布什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举行了会晤。
前一页面
第10 页,共1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