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轮值欧盟总结
2004年12月26日荷兰出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六个月任期即将结束。而就在这一任期的结束阶段,其业绩也达到了高峰:在前不久召开的欧盟峰会上,各国首脑在土耳其入盟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土耳其不承认欧盟成员国之一的塞浦路斯。
荷兰欧盟轮值主席巴尔肯恩德要求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接受塞浦路斯为一个国家的事实。两人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位荷兰人一般给人的印象是从容不迫,遇事不慌。由于他的发型和圆眼镜,荷兰人送他“哈里-波特”的绰号。人们没有料到这样一个沉稳的人会如此大动肝火。
而巴尔肯恩德最后提出,欧盟可以从明年10月3日开始与土耳其举行入盟谈判,但前提条件是土耳其在此之前承认塞浦路斯。他的这一妥协建议使欧盟摆脱了尴尬的境地。如果说这位荷兰欧盟轮值主席在任期中有什么能够载入欧盟史册的话,那就是这个有关土耳其入盟谈判的建议了。
不过除此之外,这位很有欧洲事务经验的荷兰人在任期内虽然将一切事情都办得井井有条,但却缺乏光彩。巴尔肯恩德没有参与有关欧盟2007年至2013年财政预算问题的讨论,因为作为轮值主席的他必须保持中立。但实际上他很想使他所提出的严格的节约措施获得通过。
在所有欧盟国家中,荷兰是人均出资最多的国家,与其它几个净出资国一起为欧盟提供预算经费。在任期结束时,荷兰没有能够消除欧盟净出资国和净受益国之间的对立状态。
对欧洲稳定与发展公约这一敏感话题,荷兰人则持观望态度。尽管荷兰财政大臣扎尔姆是稳定国家财政政策的坚决捍卫者,但他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该公约一点一点遭到瓦解。德国和法国要为此承担主要责任。荷兰将许多问题的解决推给了下一届轮值主席国卢森堡。
但巴尔肯恩德也做出了一些成绩,比如出台了一项内容广泛的欧盟内政及司法五年计划。移民和政治避难在欧盟内部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欧盟东扩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中,欧盟25国的公民表现得十分淡漠。因此轮值主席国荷兰在此之后采取了措施,打算使欧盟更加接近其公民。第一个尝试是进行广泛宣传,引起人们对欧洲价值观的讨论。但这一尝试仅发了一点儿嫩牙,要想长成参天大树还需多年的时间。以“欧洲交流”为题的一个欧盟部长会议也未能获得具体的成果,只得出了在未来要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共识而已。
巴尔肯恩德顶住了德国和法国的压力,没有取消欧盟的对华军售禁令。欧盟特派员和欧盟国家的首脑成功地调停了乌克兰危机。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在最近六个月中更加冷淡。尽管欧盟在苏丹问题上做出很大的努力,但却未能取得任何进展。荷兰外交部长波特曾警告苏丹政府,如果不能控制达尔富尔的局势将对其实行制裁。但不久便收回这一威胁,因为欧盟内部在制裁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现在。这不能不说是巴尔肯恩德的一大败笔。
即使卸任,欧洲事务在巴尔肯恩德今后的工作中仍占重要地位。欧盟的第一部宪法在他的任期中获得通过。而明年夏天,他将设法赢得荷兰为此进行的全民公决。虽然荷兰人对此疑虑重重,但巴尔肯恩德坚信,他的小而富有的祖国的前途在欧洲,而且只能在欧洲。
卸下欧盟轮值主席国的重担后,荷兰人可以暂时松口气了。荷兰下一任轮值主席国将在2016年,并且与其它两个成员国共同担任。在荷兰任主席国时欧盟通过了与土耳其举行入盟谈判的决议。也许在荷兰下一任轮值主席国期间土耳其能够最终加入欧盟吧。
(里格尔特/王雪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