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9·11”事件20周年之际,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习近平与拜登通电话;德国驻华大使突然死亡引发震惊;中国持续加压文娱圈……本周还有哪些要闻值得关注?
拜登发表“9·11”纪念日讲话:团结是我们最大的力量
911事件后满20周年,美国今天将在袭击地点举行活动纪念受害者。美国总统拜登呼吁人们:团结是最大的力量,必须对彼此有基本的尊重,对彼此和这个国家有信心。
德语媒体:中美关系“政冷经热”
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时隔7个月本周再度通话。德国《商报》评论称,美中如今“政冷经热”,但政治及经济的二元性到某个时间点将不可行,拜登是时候该提出一套对华战略。
评论:世界强国美国消失的象征
2001年的9月11日标记着一个转折点。德国之声驻华盛顿记者站主任Ines Pohl认为,20年后从阿富汗撤军,证明了美国如今将国内利益置于一切之上。
挑战北京底线 台湾争取驻美代表处正名
根据英媒报道,美国政府考虑改以“台湾”称呼目前的驻美“台北”代表处,这个象征美台关系紧密的更名案会通过吗?北京会怎么反应?
911恐袭20年 谁为“反恐战争”买单?
2001年9月11日,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在美国发动恐怖袭击,造成3000人死亡,美国在数周后空袭阿富汗反击,这场“反恐战争”持续了20年,全世界都付出了代价。
美中官员相继出访 东南亚或成中美角力场
中国外长王毅于9月10日至15日访问越南、柬埔寨、新加坡及韩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这些国家都是中国周边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不过,美国早已开始建立区域联盟,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八月底刚访问了新加坡和越南。
德语媒体:拜习通话与共产党的偏执
《新苏黎世报》指出,若拜登不放弃在政经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美中关系难以回暖,但中国在国际上的侵略性态度又使美国不甘单方面做出让步。《日报》则关注了中国当局禁止“娘炮”上电视的偏执。
9·11间接助力中国崛起? 德媒和智库这样说
9·11事件20周年之际,多家德国媒体和智库发表专家评论文章,分析该事件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影响,并不约而同提及中国的崛起。
美军撤离后首架民航班机飞离喀布尔
一架卡塔尔航空公司的航班,载着包括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公民在内的近200名乘客,从塔利班控制的喀布尔出发,顺利飞抵多哈机场。
疫情严重 拜登指令强化接种疫苗
根据拜登总统的一项指令,美国所有联邦雇员及与政府有业务往来的承包商员工均须接种 COVID-19新冠疫苗。华盛顿还将要求雇员100以上的企业必须确保员工接种疫苗或定期接受检测。
福奇所在机构被指曾资助武汉病毒研究所
美国新闻网站近日披露研究资料,指美国公卫专家、白宫首席医疗顾问福奇(Anthony Fauci)领导的机构及其所属组织曾资助中国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功能增益研究。
走私美国海洋技术 中国商人在美遭判2年徒刑
美国近年来加强防堵军事技术流往中国,美国法院8日判处一名违法出口美国海洋技术至中国的中国商人2年徒刑,他同时还被控从事签证欺诈、洗钱和走私等罪行。
研究: 亲中大外宣扩展规模 称美国为新冠起源地
网络安全公司FireEye 8日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指今年早些发现在网络上散播有利中国政府的新冠假讯息的行动已扩展至新的语言与社交平台。这些帐号也呼吁人们参与美国的示威行动。
德语媒体:谁是世界经济的拯救者——美国还是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美两国将分别可实现8.4%和6.4%的GDP增长。德国《商报》撰文分析中美两国谁将成为新冠疫情之下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驱动力。
索罗斯看空中国 称贝莱德正酿成"投资悲剧"
近日,美国金融巨鳄、慈善家索罗斯几度将矛头对准中国,看空对华投资。在最新文章中,他抨击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向中国倾注巨资,威胁“客户资产和美国等民主国家的安全利益”。贝莱德方面则否认批评。
拜登下令:解密“9·11”袭击相关文件
拜登周五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司法部等机构就联邦调查局的“9·11”调查文件进行解密检视。
太平洋海底电缆 美中争霸新赛场
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国将运用美国资金来修建一条海底通信光缆。此前,密克罗尼西亚拒绝了一个有中资企业牵头的海缆建设提案,原因是美国官员表达了对安全问题的担心。
飓风洪灾重创美国东北部
美国经济文化最繁华的地区在气候变化面前显现出脆弱,不堪一击。一场已渐弱的飓风暴雨造成数十人死亡。
中国挑战美国太阳能板关税 遭世贸组织驳回
世界贸易组织驳回了中国对美国限制太阳能电池板进口措施提起的诉讼,原因为何?
克里:气候议题不是地缘战略武器
中美有可能放下政治歧见在全球气候议题上合作吗?美国气候特使克里近日出访天津,中国外长王毅强调两国在气候议题的合作不可能脱离中美关系大环境,不过克里认为,气候无关意识形态,不是地缘战略的武器。
得州实施"全美最严堕胎法" 美最高法院未说"不"
在美国得州,俗称《六周心跳法》的新堕胎法生效了。根据该法,公民可对涉嫌支持堕胎者提起民事诉讼。该规定尤其引发公愤,拜登也表示这“令人愤怒”,是"公然"侵犯妇女基本权利。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中美应“排除干扰、聚焦合作”
中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表示,中国从来没有挑战和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但他同时也敦促美方“不要触碰和挑战中方的红线”。
中国电玩限时禁令:美国家长及中国网民怎么看?
中国日前针对网络游戏祭出严格措施,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平日禁止玩电玩,虽然许多中国家长赞成,但部分中国青少年不认同。至于美国家长又是怎麽看?
拜登捍卫撤军决定 北京: 阿富汗迎来国家重建新起点
美国总统拜登31日对完成阿富汗撤军发表演说,他除了强调整个行动是“非凡成功”,也捍卫自己撤军的决定。与此同时,中国则说美国完成撤军让阿富汗人迎来国家和平与重建的新起点。
飓风“艾达”肆虐美国南部
飓风“艾达”横扫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等州。虽然此次风灾并没有像2005年的“卡特里娜”那样造成上千人身亡,但是灾区民众依然蒙受了很大的损失。
美国对华裔的仇视犯罪率急剧上升
美国在过去一年里对少数族群的仇视犯罪行为明显增加,尤其对亚裔人士的歧视犯罪更是大幅上升。该现象同新冠疫情在中国首先爆发不无关系。
进一步脱钩?成都美国商会称停止运作
中国西南美国商会发声明称,中国当局已下令要求该机构停止运作。该商会主席对路透社表示,这应该是基于中国民政部关于各国只能保留一个官方在华商会的规定。
美国气候特使将访中日 如何对中国施压并合作?
中美政府各自宣布,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将于8月31日至9月3日出访中国,并预计在天津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会晤。各方都聚焦,克里将如何在气候变化议题上,同时向中国施压,又与中国合作。
美称完成阿富汗撤军 安理会通过阿富汗决议案
美国30日宣布完成阿富汗撤军行动,结束长达20年的战争。不过,仍有部分想离开的美国人未能随美军撤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宣布,未来美国在阿富汗境内不会有外交存在,会从卡塔尔处理阿富汗相关事务。
德语媒体:阿富汗乱军与台海局势
阿富汗的混乱局面令美国的国际形象大受影响,对台湾而言,美国还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盟友吗?一旦北京武力攻台,华盛顿会出手相救吗?
喀布尔悲剧的象征:一名美国女兵之死
上周四喀布尔机场遭袭事件中,100 多人丧生,其中就有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女兵妮科尔·吉。她在阿富汗的使命本来即将结束,不久前刚在社媒上分享了一张怀抱阿富汗婴儿的照片。
喀布尔机场再成袭击目标 美空袭恐致平民丧生
美军在阿富汗首都机场的撤离使命进入最后阶段,而喀布尔机场再度成为伊斯兰极端分子的攻击目标。与此同时,有报道称, 美军周日的无人机攻击行动导致“阿富汗一家九口丧生,其中包括6名儿童”。
美发动无人机空袭 中美外长就阿富汗议题通话
美国29日对一个称是自杀炸弹客的目标进行空袭,虽然美方称该人为自杀炸弹客,但阿富汗官员表示也有平民与孩童在过程中伤亡。同日,中美外长针对阿富汗局势通电话交流。
拜登警告:喀布尔机场恐再次发生恐袭
美国总统拜登发出警告,在美国军队撤出阿富汗之前喀布尔机场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恐怖袭击。白宫表示,未来几天对美国正在进行的撤离行动来说可能是最危险的。与此同时,英国宣布该国最后一架撤离专用航班已经离开喀布尔。
美国:数百万租客面临被强制驱逐
受疫情影响,美国有大量租客无力支付房租。本月初,卫生部门宣布延长“租客保护令”适用期后,这些租客暂时躲过了被房东强制驱逐的命运。然而好景不长,最高法院又驳回了这项延长令。
溯源报告未下定论 拜登:不得答案不罢休
美国总统拜登下令对新冠病毒起源的90天调查结果出炉,该国情报机构在病毒来源问题上仍存分歧,但他们相信,中国官员在新冠病毒爆发前并不知道这一病毒。
美军舰再到台湾海峡"走一圈" 北京强烈抗议
美国两艘军舰本周五航经台湾海峡,中国国防部立即做出反应,表示反对和谴责。与此同时,五角大楼高级官员与中国军方举行了拜登上任后的首次会谈。
美军事高官: 中国将速超俄罗斯成美国头号核威胁
美国一位高层军事官员表示,处于核武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将很快超过俄罗斯,成为美国的最大核威胁。他警告说,美国和中国之间没有任何机制来避免误解。
阿富汗袭击案件 美军展开报复
喀布尔国际机场遭到血腥的恐怖袭击后,美军发动了针对“伊斯兰国”阿富汗分支组织的报复性军事行动。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也再次发出了安全警示。与此同时,白宫方面表示,美国将必须和塔利班合作。
德语媒体:打造抗中联盟谈何容易
对于中国日益强势的扩张行为,东南亚各国大都心存不满。但此次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亚太之行却也显示出,要想让各国合力对抗中国也绝非易事。
《星岛日报》美版被美司法部认定为"外国代理人"
美国司法部将香港中文报纸《星岛日报》美国版定性为“外国代理人”。这一行动正值美中两国在包括香港、新疆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导致关系陷入几十年来的低谷之际。
美民调:过半数美国人支持派军防台 逾六成视中国为威胁
一间美国智库26日发布一项民调,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支持美国在中国武力犯台时,派军支持台湾,也有将近七成的民众支持美国政府承认台湾为独立国家。
拜登:我们将追捕你们,让你们付出代价
26日在喀布尔机场附近发生的两起自杀式爆炸袭击案已经造成至少95名平民死亡,13名美国军人丧生。美国总统拜登8月26日誓言追捕恐怖袭击者,并要求五角大楼制定相关反击计画。与此同时,美军代表坦承,可能会有更多类似事件发生。
美国准售车用芯片 华为业务转型见曙光?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官员已批准了供应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许可证申请,允许这些供应商向华为出售用于汽车零部件的芯片。这或将有助于华为在传统业务举步维艰之下的业务转型。
喀布尔机场外发生多起袭击事件 德国结束撤离行动
本周四,德国结束从阿富汗撤离人员的“空中桥梁”行动。美、英、澳均向目前仍停留在阿富汗的公民和签证持有者发出预警,喀布尔机场区域存在发生恐怖袭击的高风险。美国国防部称喀布尔机场外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
各国加快疏散行动 塔利班传胁迫联合国员工
西方国家25日持续专注在阿富汗的撤离行动,而阿富汗的当地民众则试图在期限到前搭上离开阿富汗的撤离班机。与此同时,联合国内部文件显示,塔利班开始暴力对待其阿富汗籍员工。
德语媒体:阿富汗乱象与中美对抗
正在东南亚访问的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对中国提出强烈谴责,称中国正在对南中国海邻国进行“威胁和恐吓”。而中国则反唇相讥,警告东南亚邻国,阿富汗乱象恰恰说明美国绝不可能成为可靠的伙伴。
德国可能在本周五停止在阿富汗的人员撤离行动
德国国防部和外交部传出的消息称,德国从阿富汗撤离人员的“空中桥梁”行动很有可能在本周五后结束。法国甚至准备周四之后便停止人员撤离。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为了保护阿富汗人,德国愿意与塔利班举行谈判,但不会签订无条件协定。
德国武装阿富汗军队1万把手枪恐落入塔利班手中
北约开始撤军之后,阿富汗大量领土陷入塔利班的掌控之中,许多军人不战而降。德国为阿军提供的枪支有可能最终会落到塔利班的手中。
前一页面
第78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