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闭关锁国逾两年后 中国如何重新展现外交野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来连续与多国领袖会晤,被专家视为是中国在经历超过两年的闭关锁国后,重新展现其外交野心的举动。但同时,他们认为北京也正尝试透过双边交流,来分化美国与其盟友的连结。
美与中俄再因朝鲜议题杠上 安理会再现分歧
美国与其盟国21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强烈谴责朝鲜近期的洲际导弹试验,但中国与俄罗斯却表态反对向朝鲜施加新的制裁。双方的对峙也使安理会在朝鲜问题上,再度出现分歧。
中菲抢夺“漂流物”起争议
在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周日到访菲律宾并呼吁强化美菲盟友关系之际,中菲两国在争议海域发生争夺“海上漂流物”事件。
埃及COP27气候峰会 会出了什么结果?
联合国的COP系列气候峰会关注的虽然是一个事关人类共同命运重要的话题,但是每次都会遇到与会各国、各界的阻力。因此,在每个国家“自打自家算盘”的基础上,达成的任何共识都很宝贵。
争取成为下任众议院议长 麦卡锡剑指中国
有望成为新一届众议院议长的共和党议员麦卡锡20日表示,未来将组建一个关于中国的委员会,并阻止中国在美国境内设立服务站。他批评拜登政府未有效对抗中国。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推特账号被解封
新近收购了推特的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在推特上宣布,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推特账号进行解封。去年1月8日,推特以“存在进一步煽动暴力行为的风险”为由永久禁封了特朗普的个人账号。
墙外文摘:习近平为了战备而重塑社会
有评论认为,中国的疫情管控是为了战备而对社会进行的重塑。把人都关住了是为了一旦有大规模的国家行为时,方便管理。最难管的阶层密集的地方,就是如今管控最激烈的地方。
六国齐谴责朝鲜试射导弹 金正恩女儿首度公开亮相
在泰国曼谷举行的APEC峰会期间,韩美日加澳新6国首脑同声谴责朝鲜周五发射的弹道导弹。这一次,金正恩首度带女儿观看了导弹发射。
FBI局长:对中国在美国设立“警察站”深感担忧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表示对中国警方在没有适当协调的情况下试图在纽约设立分支机构感到无法容忍,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美国主权。
APEC峰会登场 习近平:亚太不是任何人的后花园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袖峰会週五(11月18日)登场。随著美中在亚太地区的竞逐日益白热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前称,亚太地区不是任何人的后花园,不应成为大国竞争的舞台,警告要避免冷战再现。
美国国际学生数量回升 为何中国留学生锐减?
本周的一项权威报告显示:2021/22学年,在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总数比上一学年明显回升,同时中国留学生人数锐减。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官员表示,这并非签证发放的原因,“中国学生的签证申请程序,不比世界其他地方更难、更复杂”。
美军事首长:中犯台将是战略错误
美国军事最高将领米利週三表示,中国若对台湾发动攻击,将如同俄军入侵乌克兰一样,是不智之举,也是一场“危险游戏”,习近平对此应该心知肚明。针对两岸局势及中美军备竞赛,米利有何看法?
波兰导弹从哪里飞来? 泽连斯基称“俄国” 拜登北约均反驳
一枚据称“俄制”导弹落入波兰境内,导致2人死亡。北约与波兰表示可能是乌克兰的防空导弹,回到华府的拜登继续坚持这一说法,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强烈否认,称他相信乌军的报告。
克里同解振华在埃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会晤
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周二在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会见了中国同行,进一步暗示了世界两大污染国在双方领导人会晤后关系的改善。
德语媒体:拜习会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德语媒体纷纷聚焦本周一在巴厘岛举行的拜习会。有报刊称这次会晤非常重要,美中对话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同时,也有评论指出了这次会晤的局限性:它无法改变美中大国竞争的主旋律。
国际媒体:友好微笑和热情握手背后的信息
中美领导人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岛会晤,受到全球舆论聚焦。有媒体关注“拜登感冒了,习近平仍与他热情握手”所透露出的信息;有媒体指出,这次会面可能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拐点;也有媒体分析了拜登的策略,即强调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分歧。
德国内政部欲采购大疆无人机引发争议
德国内政部在购买用于勘灾救灾的无人机招标文件中直接指定采购大疆无人机,引发朝野内外的批评。今年10月,美国国防部将大疆公司列入中国企业黑名单。
分析:拜习会解冻美中关系?
拜登与习近平的历史性会晤后,美中同意重启气候变迁谈判,白宫还透露国务卿布林肯预计2023年初访华,双方正在努力安排。拜习会后,处于历史低谷的美中关系有望进一步解冻吗?
德语媒体:避免冲突成了中美关系的主轴
早在分别担任美国副总统和中国国家副主席时,拜登和习近平就已经有过接触。但11月14日的中美首脑峰会上,尽管两人在镜头前握手寒暄,但似乎还是看不出老友相逢的喜悦。
美国财长:拜习会的目的是稳定美中关系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她希望周一美中领导人举行的面对面会晤能推动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在经济议题上加强接触。耶伦还计划在巴厘岛停留期间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举行会面。
拜习会在即 美中各自目标为何?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拜登认为美中正在激烈竞争,但不该演变成冲突或对抗。两国领导人究竟希望藉由这场会晤,达成什么目标?
拜习会前瞻:为竞争关系打造“防护栏”
本周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G20峰会前夕,美国总统拜登将同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举行面对面的会谈。专家普遍认为,会谈是为中美紧张关系加筑"防护栏",以防止局面失控。
美国民主党在参议院保住了多数派地位
美国总统拜登终于松了一口气:中期选举之后,他领导的民主党得以继续保持在参议院的多数派地位。不过,众议院的席位分配目前尚无定论。
拉拢东盟抗衡中国 拜登呼吁打造“自由开放印太”
从金边到巴厘岛再到曼谷——近期有三场重要国际峰会在东南亚地区召开,东盟国家也成为美、中等国争相拉拢的对象。在李克强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之后,拜登周六也在东盟-美国峰会上宣布双方之间的合作“走进了全新时代”,并致力于打造“自由开放的印太地
收购失败FTX申请破产 加密货币暴跌蒸发千亿美元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FTX本周经历挤兑和放弃收购之后,于周五宣布申请破产,需按规定提交重组计画。由于此事件影响投资者信心,本周大部分数字货币皆大幅下跌,总市值减少了约1500亿美元。
印度能帮苹果摆脱中国困局吗?
受北京严苛清零政策以及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影响,苹果公司计划将部分手机生产线转移至印度。苹果公司同中国的不解之缘难道要走到尽头了吗?
路透社:涉培训解放军前美军飞官 曾与飞行学校签约
媒体报导,上个月在澳大利亚被捕的前美军飞行员杜根曾与南非飞行培训学校签约,而该校过去曾与一名中国商人合作,组织中国解放军飞行员前往南非参加培训课程。
美财长访问印度:推动伙伴合作 减少经济依赖
正在访问印度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必须推动可信赖伙伴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减少对单一国家的经济依赖。
拜登:希望为美中两国关系确立底线
下周一,美国总统拜登将在G20印尼巴厘岛峰会期间举行会晤。这将是2021年1月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中领导人之间首次举行面对面的会晤。峰会期间,习近平还将与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多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澳大利亚总理也表示希望与习近平举行会面。
李克强东盟“告别秀” 东南亚在中美间走钢丝
这是新冠疫情以来首次线下举行东盟系列峰会。中国方面由将在明年卸任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美国方面则是拜登亲自出席。外界预计,拜登会试图拉拢东南亚国家,制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此外还有俄乌冲突、缅甸危机、朝鲜半岛以及气候变化等话题。
普京不出席G20 峰会聚焦“拜习会”
莫斯科方面周四确认,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前往印尼巴厘岛、参加11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G20峰会。此前设想的俄乌首脑同台不会上演。那么这次峰会还有哪些看点?拜登与习近平的互动显然成为焦点。白宫表示,拜登与习近平将于11月14日会面。
客座评论:习近平经济学能奏效吗?
二十大以后经济政策完全由习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如果要掌握中国经济今后5-10年的走向,必须把握习近平的那一套“经济学“。
拜登确定与习近平会晤 欲设立“红线”
美中都将出席11月中旬在印尼举办为期两週的20国集团峰会,如今拜登松口将与习近平面对面会谈,并表明会重提台湾议题,同时将阐明美国的“每条红线是什么”。
美国中期选举未现“红潮” 拜登:民主好日子
美国中期选举开票接近尾声,目前开票情形如何?拜登、特朗普又说了什么?
互联网凛冬已至?Meta宣布裁员超过1.1万
Facebook母公司Meta宣布将裁减13%的员工,这意味着将有超过1.1万名员工离职。这也成为该公司创办以来最大规模的裁员。CEO扎克伯格表示,他要为公司的失误负责。
逃避美国禁令 英伟达为中国市场芯片“降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美国政府向中国推出新一轮力度空前的芯片禁令不久后。图形处理芯片大厂英伟达就宣布已经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降速”版产品。
朝鲜否认曾向俄罗斯提供军火
周二,平壤驳斥了美国有关朝鲜正在向俄罗斯输送武器弹药的说法,并称美国散布谎言,玷污朝鲜国际形象。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后,朝鲜是国际社会仅有几个支持莫斯科立场的国家之一。
朝鲜:导弹试射目的为攻击美韩
朝鲜军方周一(11月7日)表示,其最近的一连串导弹试验是为了“无情地”攻击韩国和美国的关键目标,如空军基地和作战指挥系统,这些导弹可能包括具有核打击能力的武器。美朝对此做出严厉警告。
日本时隔20年举行国际海上阅兵 12国参与
在朝鲜发射创纪录数量的导弹和中国加大力度施压台湾之际,日本週日(11月6日)时隔20年举办了国际海上阅兵,全球其他12个国家参与。日相岸田文雄再次谴责朝鲜,并剑指中俄。
墙外文摘:周星驰真的可以“关心祖国”吗?
周星驰在社交媒体IG发出表情图片悼念韩国梨泰院踩踏事件逝者,被内地小粉红留言要求“多关心祖国”。有评论指出,“关心祖国”其实是一项特权,不是你想关心,中国政府就批准你关心。
客座评论:美台能避免跟中国的战争吗?
中国大陆、台湾、美国及其盟国是否能努力避免可能的战争?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避免台海战争的前提条件又是什么? 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就必须对目前的实际状况做一个公正的调查。
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 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
在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中,美国选民将决定哪个政党控制众议院和参议院。堕胎和经济等问题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决定。但是,这次选举的意义不止于此。
分析:制裁未能阻止朝鲜推进武器计划
美国官员和专家都承认,对朝鲜的制裁未能阻止其发展核武器计划,但是在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上存在分歧——应该强化制裁还是接受朝鲜作为拥核国家的事实?惩罚被认为帮助金正恩洗钱的中国各大银行有用吗?
德语媒体:德国应继续骑墙还是坚定站队美国?
周六的德语媒体,继续密集关注前一天肖尔茨的北京之行。《法兰克福汇报》警告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德国今后如何站队,从而避免重蹈对俄政策的覆辙。《经济周刊》则指出,值得害怕的并非中国本身,而是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
涉案前美军飞行员与中国黑客用同一北京地址
朝阳路67号财满街1-1号楼——在澳大利亚被捕的前美军飞行员杜根,被发现与承认和中国军方合作盗窃美军情报的中国黑客苏斌使用相同的北京地址。
中俄反对!联合国安理会朝鲜问题谈崩
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在朝鲜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因为中俄反对,联合国安理会无法对平壤采取任何行动。美驻联合国大使指责中俄为朝鲜辩护,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张军反驳说,朝鲜频发导弹与美韩重启大规模联合军演有关。与此同时,朝鲜周六再次启动了发射键。
美中关系会在习近平第三任期内改变吗?
美中关系持续紧绷,专家认为,中共二十大发出的最新信号表明,北京的立场不太可能出现软化。
朝鲜继续试射飞弹 美韩延长军演对应
朝鲜已经在2022年创下了试射飞弹的历史纪录,迫使美国承认其核武大国地位。美国方面则表示,正在密切观察朝鲜何时进行下一轮核爆试验,并称中俄有劝退朝鲜相关试验的能力。此外,韩国方面周五表示,“发现180多条朝军机航迹”,韩军出动战机应对。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不会忽视争议
德国总理肖尔茨访华在即,批评声浪持续延烧。不仅德国内部意见分歧,美国及欧盟也纷纷表示关切。面对强烈质疑,肖尔茨撰文解释他为何坚持访华。美方立场又是如何?
美FCC委员访台 行前呼吁封杀TikTok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委员卡尔(Brendan Carr)本週访台,是首位以官方身分访台的现任FCC委员。访台前夕,他向媒体表示,只有封杀TikTok才能带来安全,“没有其他出路”。
前一页面
第55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