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美伦敦谈判 白宫促英国阻止中国盖新使馆
继今年5月的日内瓦会谈之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即将在英国伦敦与美国举行新一轮贸易协商,各界预期谈判焦点是中国是否松绑对美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在伦敦期间,何立峰也将与英国财政大臣会谈;与此同时,中国去年提出的新大使馆计划,再度成为焦点。
长平漫游:那些连骂都不让你骂的毕业演讲
长平
“哈佛女孩”蒋雨融的毕业演讲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激烈的争论。时事评论作家长平推荐“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孩子”匡灵秀的毕业演讲——在中国舆论空间不见踪影的优秀作品。
俄罗斯民调:德国成为最大敌人
直到去年,美国二十年来一直是俄罗斯人眼中最不友好的国家,今年的调查结果则显示,德国取代了美国的角色。
特朗普马斯克吵架 美国太空计划遭殃?
曾经是亲密政治盟友的特朗普和马斯克,两人间如今产生了巨大裂隙。美国总统周四威胁说,要取消与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联邦合同;后者也一度威胁说,要封存龙飞船。目前,NASA高度依赖SpaceX的龙飞船,该公司还参与了美国国防部的一些尖端项目
美中代表团将于周一在伦敦继续贸易谈判
特朗普表示,美中两国政府高级官员将于周一(6月9日)在伦敦会晤,展开下一轮贸易谈判。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是中国手中的重要筹码。
德语媒体:不应对中国抱有幻想
媒体看中国
《焦点》杂志发表评论称,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期望中国能够替代美国,成为可靠的伙伴。《新苏黎世报》评论称,韩国新总统希望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但这种“务实外交”脱离现实。
德语媒体:为什么不去谴责中国?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评论称,相较于任何来自欧洲或美国的和平倡议,习近平只需给莫斯科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很快结束俄乌战争。《南德意志报》写道,中美之争早已超越关税层面,已经蔓延至供应链和技术领域,因此解决争端也将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再次否决 安理会未通过加沙停火草案
在加沙地带饥荒与人道危机恶化之际,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加沙立即且永久停火的草案投票表决,除了美国之外的所有成员国皆投赞成票。美国强调,不会支持未谴责哈马斯的任何草案;中国代表则质疑美国“滥用否决权”。
德语媒体:欧洲应强化对台关系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当今世界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冲突不断的大背景下,欧洲更应当加强同台湾的伙伴关系。《时代》周报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六四”声明,可能会使本已紧张的中美关系进一步加剧。
梅尔茨与特朗普会谈有哪些棘手话题?
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又译默茨)将在周四(6月5日)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德美关系中目前有不少的摩擦点。
韩国:国家危机结束
韩国有了新总统。随着李在明当选,这个病怏怏的东亚民主国家暂时回归政治稳定。
特朗普:习近平很强硬 难以达成交易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在其社交媒体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很强硬,“极难与他达成交易”。
民调显示:对中国好感上升,美国声誉下滑
美国民调机构Morning Consult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全球范围内对中国的好感度正在上升,而对美国的好感度则持续下滑,特朗普宣布的“解放日”是一关键的转折点。
德语媒体:中美贸易战“硝烟再起”
媒体看中国
三周前,中美谈判代表就暂缓执行惩罚性关税达成协议,美国财长贝森特和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在日内瓦湖畔漫步交谈的画面让全球股市都松了一口气。然而90天的休战期还没过去三分之一,双方又开始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协定,贸易战再度升级似乎已经在所难免。
美驻以大使:法国可以让巴勒斯坦在蔚蓝海岸建国
在关于结束加沙战争、寻求巴以长期和平的辩论中,法国和美国越来越不同调。针对法国推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国家的倡议,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要法国拿出自己的一块领土给巴勒斯坦建国。
德语媒体:有勇无谋的特朗普对华战略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对特朗普来说,遏制中国才是重中之重,其他一切都是配菜而已。《南德意志报》指出,特朗普正在逆转华盛顿半个世纪前开启的亲北京政策,但他的对华战略却显得强硬有余,智谋不足。
德国外长:有信心与华盛顿解决关税争端
德国总理梅尔茨本周将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而德国外长瓦德富已于上周到访华盛顿。在这一背景下,瓦德富在周日的电视采访中表示,有信心与美国就关税争端达成共识。
德国总理下周访美
德国新总理梅尔茨终于敲定了白宫之行。这将是继基辅之行之后,他上任以来最重要外交行程之一。下周三他将启程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次正式会谈。双方讨论的核心议题会是什么?
北京回应美防长:勿把台湾当筹码,亚太或成“火药桶”
华盛顿与北京关系紧张之际,美防长赫格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的发言引发了风波。他表示:“中国构成的威胁是真实的,而且可能迫在眉睫。”中国外交部回应对方兜售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抹黑中国,并指美国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正将亚太地区变成“火药桶”。
欧盟高官卡拉斯:警惕中俄联手改变全球秩序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表示,欧洲在“特朗普政府的严厉关爱”后已加大国防开支,同时她呼吁与美英及印太伙伴联手应对中国的“经济实力”。
美国防长:中国若攻台将带来“毁灭性后果”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周六表示,如果中国试图“征服”台湾,将会带来“毁灭性后果”。《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是自赫格塞斯今年一月上任以来就台湾问题发表的最强硬的声明。
所谓的美国人“囤货潮”从何而来?
“美国消费者恐慌囤货”、“美国人‘打飞的’来中国扫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大量类似的信息充斥中国舆论场。法新社的一篇报道指出,这些说法背后是中国官方意志,而此类不实信息给中美贸易休战蒙上阴影。
美国挺台升级?特朗普2.0拟加码对台军售
美国官员透露,美国计划增加对台军售,规模将超过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水平。同时,美国敦促台湾在野党不要反对政府将国防预算提至GDP3%的计划。中国外交部回应表示,美国应停止制造台海局势紧张因素。
德语媒体:影视领域的中美脱钩
媒体看中国
《商报》文章指出,特朗普要让“美国电影再次伟大”,习近平则希望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中美之争并不仅局限于关税和贸易,文化领域的争夺也同样激烈。《法兰克福汇报》评论写道,随着美国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留学生的签证政策,中美学术领域也在脱钩。
马斯克退出特朗普政府,结束动荡的改革之路
马斯克将离开特朗普政府,结束其作为“特殊政府雇员”的130天任期。此间他大刀阔斧推进裁员改革,但未能实现所承诺的联邦开支大幅削减。 4月马斯克公开表达对“对等关税”政策的不满并向特朗普首席贸易顾问开炮。日前,马斯克又批评共和党主导的税改法。
德语媒体:特朗普将亚洲推入中国的怀抱
媒体看中国
在台湾遭到攻击时站在哪一方?与谁在人工智能与半导体领域合作?由谁来建设本国的港口和铁路?在所有这些东南亚国家遇到的问题上,《法兰克福汇报》认为,特朗普都提升了中国的机会。
赖清德承诺购买更多美货 强化台湾抗压性
台湾面临特朗普政府可能征收32%关税的威胁。赖清德表示,扩大采购美国商品将有助于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减少贸易逆差,并强化台湾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多元性与抗压性。
美国拟暂停受理国际学生签证面谈 扩大审查社媒
多家媒体27日引述美国国务院内部电报指,美国将暂停接受新的学生签证面谈预约,且准备扩大审查签证申请人的社群媒体账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未直接证实电报内容,仅强调会“运用一切工具”审查所有欲入境美国者。
欧盟议会代表团、美国关岛总督访台
欧盟议会一个代表团周日抵达台北,并将与台湾总统赖清德会晤。与此同时,美国关岛总督也访问台湾。关岛被认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将成为美方关键的军事部署据点。
弗洛伊德死亡事件五周年 BLM运动面临重重压力
五年前的这一天,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震惊世界,并嫌弃了全球性的“黑人的命也是命”( Black Lives Matter)抗议浪潮。五年后的今天,随着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BLM运动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昔时瑰玉 今日负担:哈佛大学的中国缘
特朗普政府不准哈佛大学继续招收国际留学生,除了指责其“反犹”之外,另一大缘由就是认为这座顶尖学府“过于亲共”。事实上,与中国的科研合作,以及历届众多中国留学生,都曾让这所高校获益匪浅。但是近年来,这层关系不断遭到美国政界的非议。
特朗普威胁对苹果等智能手机征收25%关税
特朗普再掀贸易保护风暴,要求苹果等公司将智能手机生产迁回美国,否则将面临高额关税。
台湾加速无人化军力建设 应对中国武力犯台威胁
在面对中国可能于2027年前对台动武的威胁下,台湾国防部长顾立雄近日表示,将于今年正式列装首批无人机部队,并以此逐步替代老旧战车,推进武库现代化。台湾此举受到乌克兰战场经验启发,旨在增强低成本、高机动性的防御能力。
美国靠不住,乌克兰望欧盟进一步力挺
特朗普在周一与普京通话后选择不实施新的对俄制裁,这显然让乌克兰感到失望。有报道称,乌克兰将向欧盟提出针对俄罗斯的更严厉的制裁计划。在华盛顿政策摇摆的背景下,基辅希望欧盟能承担起新的领导责任。
美国警告使用华为芯片 北京称“霸凌”
美国上周警告使用华为人工智能芯片后,北京本周三予以谴责,并誓言将采取措施打击美国的“霸凌”行为。与此同时,正在台湾的英伟达总裁黄仁勋在一次科技展上表示,美国政府对华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是“失败的”。
德语媒体:“硅盾”还能保障台湾安全吗?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高关税措施以及推动高科技企业回流美国的政策,不仅对台湾的芯片产业构成了威胁,同时也有可能会削弱台湾的“硅盾”,即芯片产业带来的地缘安全保障。
中俄计划在月球修建核电站
按照计划,这座核反应堆在2035年落成之后,将为月球国际科研站项目提供能源,以支持对月球南极的研究和探索。
德语媒体:迅速崛起的中国军火工业
媒体看中国
《新苏黎世报》认为中国军火的价格相对低廉、不提政治附带条件,而且无需给出用途说明,使其在一些政治复杂或财力有限的国家中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了中国政府新近推出的公务接待中的全面“禁酒令”及其对中国职场酒文化的挑战。
美军基地下的冲绳:安全保障,还是不公遗产?
冲绳,这个位于日本最南端的群岛,既是风景如画的度假天堂,也是美日安全同盟的战略前哨。二战后遗留下来的美军基地,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岛屿土地,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冲绳人在矛盾中生存:渴望和平与发展,却不得不面对战争风险与历史创伤的延续。
客座评论:印巴空战是否会增强北京武统台湾的信心
邓聿文
政治评论员邓聿文认为,最近印巴空战中国出口武器的首次战场胜利,是否会极大增强北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对台动武的可能性,这是外界在目前两岸紧张态势下评估北京的对台战略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前夕 俄军发动开战后最大无人机袭击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 ,下周一他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通话,力促结束俄乌冲突中的“血腥屠杀”,克里姆林宫称正准备此次通话。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对莫斯科实施新的制裁。
“休战”90天 中国对美出口商谨慎乐观
中美代表就暂停执行“对等关税”九十天达成协议,这对于过去一个月来对美业务几乎停滞的中国出口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对大多数商家来说,现在毕竟只是暂时“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仍挥之不去。
美国将放松制裁 叙利亚有望迎来投资潮
T特朗普宣布将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大马士革一片欢呼。不过,制裁多快能够解除呢?叙利亚经济比战前缩水了85%,百废待兴。新领导层面临着重建国家的艰巨任务。
德语媒体:“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
媒体看中国
《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中美关税之争刚刚宣布“休战”,北京就发布了国家安全白皮书,也许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白皮书发出的信息却非常明确:在北京看来,中国同美国以及西方阵营的对抗态势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美国第一夫人铜像在斯洛文尼亚失窃
一座与真人大小相同的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的青铜雕像在斯洛文尼亚被盗。警方证实,该雕像在5月13日突然不翼而飞。铜像被从脚腕处锯断。
“我们被拜登骗了” 美国记者出书揭内幕
两名美国资深记者合著的一本书揭露,尽管种种迹象显示前总统拜登的体力和精神衰退严重,他的团队却竭力掩盖、拖延行动。民主党不得不在选战后期临阵换帅,最终不敌特朗普。
APEC未谈美关税对策 同意须改革WTO
本次APEC会议未讨论如何共同应对影响许多成员国的美国关税问题。不过,会后的联合声明中不仅强调了世贸组织的重要性,也指出世贸组织有必要进行改革,以使其更符合当今现况。
德语媒体:北京的台湾战略
媒体看中国
《商报》评论认为,北京也深知武力攻台并无绝对把握,因此中国更倾向于以军事施压、舆论操控和政治干预的方式令台湾不攻自破。《南德意志报》评论指出,只有调整自身的财政和产业政策,欧洲才能在中美贸易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由欧洲电台收到部分经费 数千万美元仍然悬置
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全体法官作出裁决,要求美国全球媒体总署(USAGM)向包括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在内的公共媒体发放国会指定拨款。自由欧洲电台表示收到本应由4月份拨付的一笔经费。
特朗普民调支持率回弹
在关税贸易战出现缓和迹象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国内支持率出现回升,民众对其经济管理能力的认可也有提高。
前一页面
第5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