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美国正式限制对中投资敏感科技
美国总统拜登9日正式签署行政命令,限缩美国资本对中国半导体、量子运算与人工智能等敏感科技的投资。
客座评论:台积电设厂德国,人文冲击比美国更大
台积电在德国建厂前,同样的计划已在日本和美国开始实践。本文作者乌凌翔认为,原本深耕台湾的台积电在德国建厂与经营未必一帆风顺。
美国东部遭受致命风暴袭击,大面积停电
至少有两人在本周袭击美国东部的风暴中丧生,上千航班被取消,数十万人遭遇停电,数百万人处于包括龙卷风在内的恶劣天气警报之下。
美制裁中国芯片韩国受损?韩议员表态引争议
韩国议员、前三星高管梁香子表示,美国对中国在芯片业的制裁导致产量下降。此外,可能会促使中国对该行业提供更大的支持,而鉴于中国有充足的人才和原材料,可能会对韩国芯片行业构成威胁。不过,也有专家认为,韩国恰恰是美国措施的受益者。
中俄联合舰队逼近阿拉斯加 美派军监视
史上最大规模的中俄舰队上週逼近美国海岸,美军也派遣军机和军舰跟随,专家认为此举是一种挑衅。不过,美国军方和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反应都相当低调,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则没有回应此次行动。双方在打什么算盘?
原子弹爆炸78周年 广岛市长:核威慑是愚蠢的
今年8月6日是广岛原子弹爆炸78周年。广岛市长松井一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原子弹轰炸受害者等约5万人出席了纪念日仪式。松井一实直言核威慑是“愚蠢的”。岸田表示日本将坚持无核三原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警告,曾笼罩冷战的核阴影再次出现。
德语媒体:不是美国无能 而是中国太强大
《南德意志报》的一篇客席评论警告说,今后的美国将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中国,欧洲必须更多地承担起维护自身安全的职责。《焦点杂志》则指出,习近平清洗火箭军高层,是吸取了普京在俄乌战争中的教训。
阻美企投资中国敏感科技 拜登将颁行政命令
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即将发布行政命令,审核美国资本投资中国的敏感技术,从而阻止美国资金和技术加速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延缓中国研发能够威胁美国国安的科技。与此同时,美中两国正在构建新的直接沟通渠道。
北京抗议:不得安排赖清德“过境窜美”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8月中旬将过境美国,预计去程停留纽约,回程经旧金山返台。中国外交部3日强烈抗议,要求美国“不得安排赖清德过境窜美”。
涉帮中国窃军事机密 美海军两名官兵被捕
美国司法部3日表示,2名在加州服役的海军官兵涉嫌提供军舰、军演和基地的情报给中国,若遭定罪,可能面臨20年刑期,甚至终身监禁。美国FBI官员批评,中国正肆无忌惮地破坏美国民主。
破坏美国民主?特朗普出庭选举案拒绝认罪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控企图推翻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3日出庭否认有罪,并反称遭“政治迫害”。特朗普有意再次竞选总统,盡管官司缠身,但本週最新一份民调指出,特朗普支持者并未因此动摇。
美军计划升级导弹射程 扩大太平洋对抗中国能力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会和军方希望调整导弹和火箭燃料的化学成分组合,通过增加其前沿火力射程,使美军可以在距离中国更远的地方采取行动,从而在太平洋上取得优势。
中美高层罕见对话之际 美据报拟再军援台湾
美国国防部与中国外交部高层2日展开会谈,这是中美防长对话破局后,两国罕见的安全有关对话。同时,《金融时报》报道称,白宫拟再藉外国军事融资对台提供军援。
美国再将2中企列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实体清单”
美国再将两家中国企业列入“维吾尔人强迫劳动预防法”实体清单,禁止其商品进入美国。这两家企业分别为电池制造商骆驼集团和晨光生物科技集团。中方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3A到AA+ 惠誉降级 华府不同意
评级机构惠誉出人意料地下调美国的信用评级,引发华盛顿的强烈反应。美财长耶伦称,美国经济不会像惠誉的预测那样今年陷入衰退。
“企图推翻总统大选结果” 特朗普再遭起诉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指控企图推翻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为保自身权力不惜企图破坏民主,再遭联邦起诉。这会否冲击他再次角逐明年总统大选的选情?
中国呼吁全民反间谍 美国务院表示忧心
中国国安部日前发文呼吁“反间防谍需要全社会动员”,称将加强举报、奖励等机制。美国国务院2日表示让公民彼此监视,此举令人忧心,有中国观察家更把这跟北韩或苏联政权相比拟。
人权组织:卢思位被遣返中国似迫在眉睫
曾替“12港人”案辩护的中国维权律师卢思位在老挝被捕,人权组织消息指他已被送到该国拘留中心,很快将被送回中国。卢妻透过影片呼吁国际关切此事,盼各国政府协助营救。
美总统候选人:若当选将取消中国优惠贸易地位
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佛州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31日称,他若当选美国总统,将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也会阻止中国武力犯台。
德语媒体:脱钩的输家
德国《商报》刊评认为,中美两国围绕芯片的争斗,正在抬高全球产业链的成本,欧洲也深受其害。《经济周刊》则刊发了一篇由美国耶鲁大学知名经济学家罗奇撰写的客席评论,指出不论是脱钩还是去风险,美国的经济利益都会受损。
中国宣布九月起对部分无人机实施出口管制
高科技领域的种种限制措施令美中关系日趋紧张之际,中国七月31日宣布将对部分无人机设备实施出口管制。中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称,中国一贯反对将民用无人机用于军事目的。
美媒:中国骇客已在美国电力与通信系统埋入“定时炸弹”
《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军方、情报部门以及安全官员称,中国骇客已经在美国的主要电力网络以及通信网络中植入了一款恶意软件,一旦发生冲突,北京将能够借此切断美军基地的供水、供电以及通信。
什么是脱钩?什么是去风险?
我们最近经常听到“脱钩”(decoupling)和“去风险” (de-risking)这两个术语。例如,各国希望摆脱对俄罗斯或者中国的依赖。但“脱钩”是否有意义,是否可行?还是 “去风险”更好?两者的区别又在哪里?
美官员访澳大利亚 承诺助澳制造导弹
布林肯和奥斯汀本周访问了澳大利亚,会见总理阿尔巴尼斯和相关官员。美澳两国还宣布将进行项目合作,由美国协助澳大利亚制造导弹。此外,澳方也提到涉及核动力潜艇的奥库斯协议正在按计划进行中。
价值3.45亿美元 美国再次军援台湾
继出售F16战机之后,美国白宫日前宣布再次向台湾提供3.4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与此前军售不同,此次供应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枪支等物资直接来自美军现有库存,台湾无需等待军火商生产。中国方面则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刻意渲染威胁!中国批日本《防卫白皮书》
日本周五发布2023年《防卫白皮书》,其中指出中国正急速强化军事力量,对国际秩序构成最大的战略挑战。中国国防部发出回应,指对方持有错误的对华认知,刻意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
美媒:港首李家超受美制裁 被拒参加APEC
《华盛顿邮报》引述不具名官员称,因制裁原因,美国拒绝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11月旧金山APEC会议。中国外交部回应称,制裁乃"非法无理",美方应立即解除。
美国情报总监报告:中国很可能向俄国提供了军事技术
中国如果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将要承担后果,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欧盟最高外交官员博雷利都曾对此发过"狠话"。一份美国情报单位的报告显示,北京可能绕过制裁向莫斯科提供了军事技术。
布林肯出访南太平洋 忧中国“掠夺性”经济行为
美中持续在太平洋角力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来到岛国汤加。这个岛国欠中国巨额债务,但该国首相称不担心与中国的关系。
朝鲜战争 谁赢谁输?
七十年前结束的朝鲜战争,奠定了当今东亚地缘政治的基本格局。韩国与朝鲜,以及美国与中国,为何要打这场损失巨大、令无数生灵涂炭的战争?中美两国会否再次在朝鲜半岛重燃战端?
气候变化对极端天气具有压倒性影响
今年7月,北美、南欧以及中国部分地区同时出现高温极端天气。科学家经过模型分析指出,没有气候变化,至少欧美不会出现此番热浪。
民主的倒退?以色列司法改革惹议
盡管遭遇大规模抗议,以色列政府仍大力推动司法改革,其中的重要条款于24日在国会过关。改革的核心争议是什么?在这样的时机,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将出访中国和美国,又具有什么意义?
美核潜艇抵韩国 朝鲜再射两枚导弹
韩国军方24日表示,侦测到2枚由朝鲜发射的弹道导弹。而数小时前,美国一艘核潜艇驶抵韩国,引发局势紧张。此事发生在朝韩停战70週年前夕,中国据报将派代表团出席相关活动,而美国则对朝鲜的最新行动提出严厉谴责。
台湾汉光演习登场 看点有哪些?
第39号汉光演习24日展开实兵操演阶段,这次的“重头戏”包含桃园机场的反空机降演练,以及西北海岸的反登陆演习;除了部队操演,全民防卫动员的“万安演习”也同步登场。在台湾举行大规模演练之际,中国会有何反应?专家有何看法?
日媒:王毅提议今年举行中日韩高层会议
据日本共同社的消息来源,中国向日本释出了中日韩高层磋商的意愿,可能是替三国在今年内举行领袖峰会铺路。不过,中日两国仍存在分歧,特别是福岛核废水排海方案,中国持续表达反对。
墙外文摘:秦刚一代宠臣 为何莫名失踪?
有评论认为,秦刚一代宠臣,莫名失踪,更将大大打击中共高级干部的士气,人人自危,岂有心思认真打拼?外交上倒行逆施,搞到里外不是人,谁又会认同习近平的领导才能?
朝鲜又双叒叕发射导弹 半岛紧张局势升级
朝鲜没有停止发射导弹的节奏,与韩国的紧张关系也继续升级。联合国制裁是否足以遏制朝鲜的军事扩张?国际社会认为中国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经济低迷期 奢侈品为何能卖疯了?
尽管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奢侈品市场反而获得强劲增长。有研究结果显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将比去年同期增长高达11%。哪个地区奢侈品市场格外火?在经济低窘迫的时期,奢侈品为什么能够逆势而上?
美国宇航局:这个7月可能是史上最热月
美国宇航局的顶级科学家表示,各大洲的极端气温并不令人意外。他们认为,2023年有“50-50的可能性”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明年可能会更热。
德语媒体:“脱钩”这个恶词,让我们忘记它吧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比起脱钩,用去风险这个词定义与中国的关系更为恰当。对企业来说,去风险不意味着减少对华业务,而是增加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商报》一篇文章则指出,尽管经济没有摆脱困境,中国仍然有可能在2030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G7等国发呼吁 盼中国阻止朝鲜规避制裁
本周六,朝鲜向朝鲜半岛西部海域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韩国军方公布了这个消息。美韩目前正在加强防务合作,朝韩关系接近历史最低点。与此同时,G7等多国呼吁中国,请协助阻止朝鲜利用中国领海规避制裁。
美国海军舰艇首次在外国港口服役
周六,美国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了一艘军舰的入役仪式,这是美国海军舰艇首次在外国港口服役。该仪式是在美澳两年一度的“护身军刀”军事演习期间举行的,多国参与了这次联合军演。
德语媒体:党和民企又相爱了
《南德意志报》文章关注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中央"31条"。《商报》分析为何中国未必像预期那样赶超美国。
白宫:集束弹已在乌克兰适度、有效使用
美国证实其提供的集束弹已经被乌克兰用于对付俄罗斯军队,称乌克兰武装部队正在“适当而有效地”使用此类武器,协助反攻。集束弹的爆炸哑弹率很高,其在冲突中的使用极具争议。
芯片“寒夏”?台积电4年来首度盈利下滑
有着台湾“护国神山”的台积电四年来首次出现盈利下滑,这也是全球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因熟练工人短缺,无法实现明年开启量产的目标。
美高官访华成效不彰?共和党批拜登政府软弱
美国高官近期接连访华,20日遭共和党议员批为“软弱”之举,众院的中国问题特设委员会主席更批评这是“僵尸接触”政策。同时,以公民身份前往中国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似乎更受北京欢迎。对于此差异,白宫表达遗憾。
媒体:美驻华大使电邮亦遭中国黑客入侵
在7月中最新发现的中国黑客攻击中,除了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的电子邮件遭入侵外,现在又传出负责对华事务的高级官员,包含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和助卿康达的信箱也遭入侵。
“我们不忘老朋友”习近平见基辛格透露了哪些信息?
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以私人身份访华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习近平说,“中国人重情讲义,我们不会忘记老朋友”。有专家指出,基辛格受的礼遇明显高于之前访华的三位美国官员,这是中方要向外界发出信号。
全球最强护照出炉!欧美被亚洲国家甩在身后
最新公布的亨氏护照指数显示,新加坡护照成为全球最好用的护照,能在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免签入境。专家指出,美国在排名中持续下滑,这也是对其邻国加拿大和整个英语系国家的警示。全球最强护照前几名都有哪些国家?哪个国家的护照又最不好用呢?
为什么去朝鲜?美国士兵脱逃事件发酵
一名23岁的现役美国军人18日自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事件,引起国际关注。这位逃兵究竟是如何脱逃的?目击者和他的家属又怎么说?在他之前,美军还有哪些逃往朝鲜的案例?
前一页面
第38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