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是由其下辖50个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组成的联邦共和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平壤试射洲际导弹可达美国 王毅会朝鲜副外相
韩国和日本官员表示,朝鲜周一再次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具有潜在打击美国的能力。今年以来,朝鲜试射导弹的次数破纪录,受到西方谴责。就在同一日,中国外长会晤了来访的朝鲜副外相。
台湾侦测到两只中国气球逾越台海中线
台湾国防部周一表示,上周日9时3分和14时43分分别侦测到一只来自中国的热气球逾越台海中线北端,继续向东飘动。这已经是台湾国防部一个月内第二次侦测到中国热气球逾越台海中线。
德机械制造业: 特朗普当选或带来行业寒冬
德国机械制造业担心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德国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主席发出警告,对于该行业来说,目前最现实的风险场景就是特朗普再次上台。
德语媒体:西方抗衡中国离不开印度
《新苏黎世报》指出,在抗衡中国的漫长过程中,西方和印度将相互需要。《经理人杂志》则呼吁德国工业界学习中国竞争者的"软件优先"思维。
解码中国:南中国海攻势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不时在国际舞台上作出咄咄逼人的姿态。专家认为,北京的做法将对自身目标造成损害,适得其反。
客座评论:习近平打破越南平衡的努力
政治学者张俊华指出,对习近平的访问越南,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解读。 能不能把越南当成真正的“好朋友、好邻居、好同志”,要看北京有没有能力打破越南十几年来成功使用的平衡术。
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对拜登总统的弹劾调查
对拜登总统启动弹劾调查的提案获得了众议院多数派共和党的支持。来自民主党的拜登总统表示,相关指控毫无根据,共和党正在上演一出政治闹剧。
中越关系有多好?专家:关系改善更多是象征性
习近平在越南访问期间,中越表示希望加强双边关系。不过习近平提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越通社一度并未直译,而是用了“未来共享共同体”。两国虽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议,不过有专家认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可能更多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的。
客座评论:美中台三方再保证建议能否被接受
三位知名美中关系研究学者近日发文,提出在要确保台海稳定,美中台要向对方实行可信的再保证,还呼吁赖清德若胜选应考虑冻结台独党纲。该文在两岸三地引起很大反响。时评人邓聿文指出,文章在对两岸提出的再保证上,存在逻辑矛盾。
防中国开战风险 美国会建议银行做压力测试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12日提出将近150点的“政策蓝图”,欲重新设定美中之间的贸易关系,要求政府针对北京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进行“强硬反击”。此外,委员会也建议,为因应中国可能对外侵略的战争风险,联准会应对美国银行进行抗压测试。
美允许NVIDIA有限度向中国出售AI芯片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美方对于NVIDIA出口AI芯片给中国的立场是:一般商务用途的可以销售,但不允许供应最高阶的处理器。另外针对华为近期传出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雷蒙多回应称这令人担忧。
追随美国脚步?日本为何“拉黑”中国核武机构
日本新修俗称“贸易黑名单”的《外国使用者名单》,当中追加中国官方的核武研究机构。面对中国核武库扩张,有意见认为日本应对已是慢半拍,但政府背后也有其考量。
德语媒体:中国在通缩中陷得更深
中国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0.5%,《法兰克福汇报》文章认为中国更深地陷入通缩。《新苏黎世报》文章分析了中美竞争的本质以及可能发生的场景。
中国企业推销国产AI芯片 英伟达霸主地位受威胁
知情人士表示,在美国收紧对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后,华为、腾讯等多家中国公司正积极游说AI开发商转而使用其国产处理器。这可能威胁到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霸主地位。英伟达则希望通过专门为中国开发特供版产品,来满足新的要求。
揭露河南“血祸”的防艾滋病斗士高耀洁去世
揭露河南因血浆经济导致艾滋病大规模传播的中国医生高耀洁12月10日在纽约的寓所中去世,享年95岁。高耀洁因勇于曝光事实真相而遭到中国当局打压,2009年被迫流亡到美国。
靠月亮发大财?并非白日做梦!
稀有金属、月壤、月尘还有月球水……月球提供了丰富的未开发资源。 而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正在进行一场新的太空竞赛,以便从月球获利。
中国阻菲律宾补给船?菲方:非法且不人道
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再次出现摩擦:菲律宾谴责中国海警船攻击其给渔船运送物资的政府补给船。菲律宾官员表示船只是给贫困渔船运送燃料和圣诞食品礼包的,中方阻止人道援助的行为非法且不人道。美国驻菲大使也发出谴责。
美日韩将加强应对朝鲜网络威胁
美国、韩国和日本的国家安全顾问周六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力度,制止朝鲜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网络盗窃活动以及向俄罗斯转让武器的行为。
涉维族强迫劳动 美国新增制裁三家中企
美国周五宣布将三家涉维族强迫劳动的中国企业新增至贸易制裁黑名单,此外还公布了两名因涉侵犯人权而被制裁的新疆官员。与此同时,欧盟本周一份报告指出,维族强迫劳动产品可能正大量进入欧盟。
沙利文: 美国将为台海稳定“挺身而出”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週六表示,华盛顿及其亚洲盟友将“挺身而出”维护台湾海峡的稳定,并重申其对南海航行自由的承诺。
研究:西方对乌克兰援助力度减弱
德国研究者汇总的数字表明,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援助在过去几个月明显降温。目前美国的援助拨款在国会受阻,欧盟的一揽子援乌计划也存在变数。
客座评论:习近平、拜登与美国的芯片资本
表面上看,中国FDI的下滑,确实是经济不景气的表现。但是,实际上,习近平和拜登在如何驾驭西方资本的问题上的博弈还远没有结束。
亨特坑爹? 拜登之子再遭9项逃税指控
当地时间12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之子亨特在加利福尼亚州再遭到9项新的逃税指控。如果醉成,他将面临最高17年的监禁。今年7月,亨特已经遭到过逃税以及非法持枪之指控。
打造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访问河内
由于越南地处东南亚战略要地,中美两国都在努力扩大在越南的影响力。不过,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两国就越南展开的争夺战中,中国至少在经贸领域占据了上风。
美国会公布《国防授权法案》 拟助台练军
美国国会军事委员会7日公布2024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协商版本报告,内容涵盖多项涉台计划,要求美国国防部替台湾军队制定综合训练计划,并在网络安全方面强化与台湾的合作,以提升台湾战力。
共和党人集体投反对票 美参议院否决乌克兰援助法案
尽管拜登总统发出恳求,但是由于共和党议员的阻止,美国参议院还是没有通过向乌克兰和以色列提供1105亿美元的新资金的计划。
德语媒体:俄乌战争的教训与台海局势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悍然发动的侵略战争,带给西方世界的一个沉重教训是,为了达到目的,独裁政权可以不惜一切代价。那么,这种教训是否也适用于习近平对台湾提出的主权诉求呢?
中美外长通话 磋商以哈冲突
中国外长王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三通电话,布林肯重申各方应努力避免以哈冲突扩大。王毅在通话中则多次提及台湾问题。
泽连斯基最后一刻取消在美国参议院发表演讲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出人预料地取消了原定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外界认为泽连斯基原本想借助演讲向美国寻求更多的资金援助。白宫预算主任周一致信国会,如果不批准新的款项,到今年底援乌预算就将彻底耗尽。
美高官访印 讨论调查刺杀锡克教人士的阴谋
美国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费纳周一(12月4日)率领一个代表团访问新德里。在与印度高阶官员举行会晤时,费纳强调追究策划在美国刺杀锡克教分离主义分子责任人的重要性。
白宫:援乌预算"没钱了"
白宫预算主任致信国会,如果不批准新的款项,到今年底援乌预算就将彻底耗尽。切断资金和武器供应,乌克兰将被迫"在战场屈服",俄罗斯胜算增加。乌总统泽连斯基周二将视频连线美国参院。
气候大会:退出化石能源?中美不积极
如果不淘汰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就无法将地球变暖限制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内——专家对此意见一致。但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这却仍是一个争议话题。中美两个大国持何种立场?
美国商务部长:“我们绝不会让(中国)迎头赶上”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昨天在加州西米谷举行的年度国防论坛上,敦促美国国会议员、硅谷和美国的盟友共同阻止中国获得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和尖端技术。
经合组织:明年世界经济恐放缓 中美是关键因素
今年的全球经济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强劲的韧性,但前景不容乐观,在战争、仍然高企的通胀和持续高利率等压力下,明年全球经济预计将步履蹒跚。
“碧昂丝现象”如何火遍全球?
美国流行歌手碧昂丝的“文艺复兴”纪录片记下这位巨星的完美主义态度,被粉丝称为贝女王(Queen Bay)的她这次依然展露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美国提电动汽车补助新规 对中国材料设限
华盛顿希望将电池组件来自中国、俄罗斯等“竞争对手国家”的电动汽车排除在国家补贴之外,并称这一规定旨在“加强美国供应链的安全”。
核能增倍才能实现净零排放?环保组织:危险性不能小觑
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签署了一项呼吁,提倡将全球核能容量增至现在的三倍,这是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努力的一部分。环保组织批评指出,不应把时间浪费在像核能这类危险的干扰选项上。
中国呼吸道病例激增 美国参议员吁禁止美中旅行
鉴于中国呼吸道疾病病例增加,五名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周五要求拜登政府,禁止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旅行,直到对这种疾病有更多了解。中国则批评有关说法纯属恶意捏造,中方坚决反对。
美国三位“中国通”撰文呼吁赖清德“冻结台独党纲”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登包括葛来仪(Bonnie Glaser)、白洁曦(Jessica Weiss)和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en)三位知名美中关系研究学者联合署名的文章,解释为什么美国“必须安抚,而不只是威胁中国”。
德语媒体:战争又成了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法兰克福汇报》认为,美国的霸主地位正在结束,但新的秩序尚未成形,这为战争带来契机。《商报》观察和分析了中国向安理会提出五点解决中东冲突的建议。
基辛格去世 如何评其外交功过?
周三(11月29日)基辛格在家中离世,享年100岁。无数悼文称赞他洞察国际政治的战略外交眼光,而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也再次被提及。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逝世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11月29日离世。对某些人来说,他是终极政治家,他的外交努力为他赢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些人则因他在越战中扮演的角色和支持反共产主义的独裁者而视他为战争犯。尽管外界褒贬不一,亨利·基辛格仍是世界外交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王毅访越: "高度互补"还是中国的替代选项?
越南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去风险的"中国+1"战略重要目的地。今年9月,越南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中国试图与美国角逐对越南的影响力。有消息称,习近平12月将访问越南,外交部长王毅将先行一步做铺垫。
Shein供应链涉强迫劳动?IPO引发新质疑
随着快时尚巨头Shein准备在纽约上市,一些美国议员再次要求这家由中国人创立的电商,证明其售价仅5美元的T恤衫和10美元的毛衣没有使用强迫劳动。
媒体:快时尚巨头Shein申请在美国上市
据《华尔街日报》11月28日报道,由中国人创办的快速时尚巨头Shein已秘密申请在美国上市,并称此举“可能缔造多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冲绳为何对美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面对来自中国、朝鲜和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压力,美国陆海空三军正在加强训练,改进装备并强化与盟国的合作。
朝鲜宣称有能力侦察美军事基地
朝鲜宣称成功发射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已经拍摄到了美国在太平洋海域军事部署的关键影像, 金正恩近日来连续视察,显示出对侦察卫星运行的高度重视。
菲律宾和澳大利亚在南中国海开启首次联合巡逻
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周六在南中国海启动了首次联合海空巡逻,旨在深化两国的防务合作,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强硬态度。就在几天前,美国与菲律宾在南中国海进行了类似的演习活动。
美国制裁下 华为突围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自从华为智能手机Mate 60 Pro横空出世后,关于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制裁究竟是否有效的讨论就持续不断。彭博社分析指出,华盛顿的限制措施仍有漏洞,而中芯国际则利用在窗口期大量采购的设备为华为生产出了7纳米制程的芯片。
卫星发射余波未平 朝鲜退出南北军事协议
朝鲜11月23日宣布终止与韩国的《九一九军事协议》,将立即重启“三八线”附近的军事设施。此前一天,韩国方面宣布停止履行该协议部分条款,重启军事侦察活动,以回应朝鲜违反制裁决议发射侦察卫星。
前一页面
第32 页,共200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