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继续接收中港包裹 征稅难题有解吗?
2025年2月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週三(2月5日),美国邮政先是暂停、随后又宣布恢复接受来自中国和香港的包裹,这12小时的政策“发夹弯”,让零售和物流业者无所适从。
美国邮政署并未说明先前停止接收中港包裹的理由,但许多国际媒体与观察认为,此举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加征10%关税、取消“小额豁免”条款(de minimis,即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免税)有关。
这一系列措施上路,发迹自中国的Shein、Temu等电商平台首当其衝;美国邮务体系和海关也遭遇棘手难题。
美国业者:新规让人措手不及
路透社引述一名跨境电商平台供应业者帕默(Martin Palmer):“我们现在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瞎忙,想搞清楚怎么回事,大概要再两週可能才会步入正轨。”
供应链法规顾问柯里(Maureen Cori)也说:“大家真的都完全没时间做准备……我们需要的是政府给个方向,让我们知道怎么因应。”
代表美国邮务、物流业的商贸协会“国际邮件顾问集团”(IMAG)执行董事穆斯(Kate Muth)认为,先前政府若能依照一般的法规订定程序,留几个月时间、开放各界在新规施行前提出意见,那至少还能让受影响的各方有所准备。
美国政府如何对小额包裹一一课税?
一位不愿具名的邮务专家表示:“问题不在邮政署,问题在海关,他们对现在的情况毫无准备……最棘手的难题是,谁要负责来收关税、又由谁来付。”
现阶段,美国邮政署(USPS)正与海关及边境保卫局(CBP)共同研议,要如何以最有效率、尽可能不打乱物流运送的方式,对中国的小额包裹征稅。
依照原来的情况,小额包裹一般是大批整合、一次清关。随著快时尚及电商平台Shein、Temu刺激跨国网购成长,小额豁免的做法有助于简化贸易流程;如今该条款取消,小包裹都需要个别清关。
彭博社引述一位分析师Chelsey Tam指,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对USPS构成重大挑战。IMAG的穆斯则告诉路透社,CBP的资源本就有限,如果花费的人力物力成本高于征到的关税,CBP恐怕得不偿失。
特朗普政府取消该条款的理由之一,是要阻止Shein和Temu继续运送低价的小货物、在美国扩张生意,让美国业者进一步失去竞争优势。另一个原因则涉及非法走私;路透社调查发现,确实有毒贩利用这个条款,把芬太尼及其原料带入美国。
跨境物流业者怎么因应?
根据CBP数据,去年约有13.6亿件货物透过小额豁免条款进入美国,比2023年增加36%。
美国国会2023年6月的数据显示,每天进入美国的小额豁免包裹之中,来自Shein和Temu的,合计占了超过三成。另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出口的低价包裹总额从2018年的53亿美元,上升到2023年已有660亿美元;美国的快时尚、玩具和其他消费性产品的折扣市场之中,Temu和Shein占了17%。
《金融时报》引述知情人士说法称,Temu週五开始取消了大部分从香港飞往美国的货运班机。
一位在亚马逊(Amazon)销售货物的广东卖家Gongsun透露,DHL, UPS、FedEx等货运公司仍接受寄件,但他自己决定先暂停所有对美国的出货,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状况如何”。
有些中国物流公司开始向客户预收额外的款项,因应加征关税、以及小额免税条款取消后增加的费用。
一位货运代理商Gary Lau认为,中国出口业者撑得过美国关税上调,因为中国货物还是比其他国家便宜得多。另一位在深圳的物流业者Wen Biao则说,中国卖家的利润已经很低,现在可能不得不涨价,这些成本恐怕仍是美国客户承受。
(综合报道)
© 2025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