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匪不相信博爱
2005年11月30日到底为什么这样一位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十分友好的德国人会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呢?这个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柏林政府反对伊拉克战争。除了一些德国专家帮助伊拉克培训警察力量外,两国关系一直停留在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层面上。此前伊拉克已有200多名外国人遭到绑架,但德国人遭绑架还是头一次。
人们根本没想到,一名德国公民会在伊拉克遭绑架。伊拉克每天都有人被劫持,其中大部分受害者是伊拉克人,不过自2004年4月中旬以来,也有超过200名外国人在伊拉克遭到绑架。当地早就为绑匪案设立了热线,通过该热线,人们可以打听亲属的下落,并且与绑匪就赎金进行谈判。
在伊拉克,绑架是一项很红火的生意。虽然每天都有人因为付不起赎金而丧命,但也正因如此,更多的人会为了挽救自己心爱的亲人而交付赎金。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伊拉克人选择逃离自己的家园,越来越少的外国人愿意前往伊拉克。尽管那里曾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现在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文明的现象。有机会离开伊拉克却不肯离开的人,不管是因为对那里的安全措施充满信心,还是因为博爱,他都必须做好会遭绑架的心理准备。
这绝不是对遭绑架的德国人的指责。除了绑匪以外,没有任何人应该对这位德国人的不幸负责。从表面上看,绑匪的目的似乎非常明确:他们要求德国中断一切与伊拉克过渡政府的关系。
但是这个动机实在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德国与伊拉克的关系根本就不深厚。有几位德国刑侦专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帮助伊拉克培训警务人员。施罗德政府为重建伊拉克出了几百万欧元。另外就是一些文化项目,以及负责两国外交关系的德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除此以外两国再也没有什么其他联系了。而这也正是柏林政府反对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绑匪的理由显然不足为信:隐藏在政治要求背后的目的也许只有一个:钱。自从留在伊拉克的西方人越来越少以后,西方被劫持者的赎金也变得特别高。而西方政府一般也会为本国的被劫持者支付赎金。例如据说法国政府当初为了解救法国女记者支付了1600万美元的赎金。同德国一样,法国也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目前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这是个好消息。但坏消息是:一旦谈判失败,例如要钱的绑匪忽然感到害怕,那么人质一般就会被卖给那些不要钱,只为政治宗教奋斗的组织。在很多时候,这就等于给人质判了死刑。
伊拉克绑匪们的另一个目的是向国外散播恐怖气氛。而德国也未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