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空气污染
随着中国北部地区频繁出现雾霾天气,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雾霾与氮污染:你(也许)不知道的事
中德两国的科学家日前在《自然》杂志上联合撰文指出,中国的氮污染形势令人担忧。部分氮化物在空气中形成次生气溶胶,进一步加剧了雾霾的危害。研究团队呼吁,中国应尽快采取措施消减氮污染。
土壤污染怎么就成了“国家机密”?
土壤污染与健康息息相关,给国民带来的危害经常是“看不见”的。
中国官方首次承认污染“癌症村”
中国环保部在其公布的一个报告中承认,中国境内有毒化学品污染严重,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几年前中国非政府组织调研发现中国污染区域癌症高发,有部分媒体也曾披露中国淮河等流域的“癌症村现象”
中国斥资数万亿改善水质
中国计划在2011年至2020年间投资4万亿元改善肮脏的水质。
各邻国未测到朝鲜核试验放射性污染
日本加强大气监控,希望协助中国治污
近日中国中东部地区再度出现雾霾天气,对此很多日本人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担心污染的大气不久会漂移到日本上空。日本政府表示,希望在气候环境改善方面与中国进行交流合作。
日本有意帮助中国缓解雾霾问题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污染"
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本台就此采访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
美国研究报告:空气污染影响新生儿体重
空气污染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空气污染越严重,新生儿体重过轻的比例越高
十面“霾”伏引发深思
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沉重压力,而如何在两者之间协调成为一大难题
十面"霾"伏引发中国深思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沉重压力,而如何在两者之间进行协调成为共产党的一大难题。
钟南山敲警钟:大气污染,甚于非典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接受德国之声采访,他透露中国过去10年间肺癌及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空气污染为重要原因,他直指大气污染让人无处可逃,比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还可怕。
“在北京,呼吸不呼吸都得憋死!“
北京再度遭受雾霾天气,许多市民外出选择戴口罩,一些公司给员工发配了防毒口罩,用于室内的空气净化器成了热销产品。
世界级都市空气让人却步
中国首都北京的空气严重污染,雾霾严重时有害物质浓度已超标世卫标准的20倍
北京再度发出雾霾警报
2013年1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音频节目
时事焦点:早春二月, 薄熙来案能否开审? 德国之声专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欧元集团迎来新任领导人; 中国本有机会避免环境灾害。
雾霾再次笼罩北京
雾霾天候再次笼罩北京,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300米。北京气象台周三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前环保高官:中国本有机会避免环境灾害
近日,中国首任国家环保局局长、被称为中国“环保之父”的曲格平接受香港《南华早报》采访,称中国在三四十年前本有机会避免环境灾害,现今恶化的环境是为经济增长支付的代价。
薄熙来现在在哪里?
曾有望进入中共最高层的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失势将及一年。瑞士《新苏黎世报》周一发表署名文章,提醒世人注意薄熙来案为何迄今不能处理完毕。《南德意志报》继续关注北京的空气污染。
北京污染背后的社会沙漠化
本周《墙外文摘》显示,中国正在发生的沙漠化,除了体现在北京的空气污染之中,还发生在社会文化、道德和经济等各个层面。
北京推出大气污染新条例
北京迎来了雾霾中的第二个周末。为控制空气污染,北京市将出台更严格的法规,以便在污染加重的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应对。
2013年1月16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音频节目
"十面霾伏"有药可救?;东亚专家谈中日岛争;美国防范中国"星"手段;德国汽车自信亮相底特律车展;德语媒体看中国
雾霾能否改变中国政治?
德语媒体继续关注北京近日雾霾遮天现象。《法兰克福汇报》注意到,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和评论方面业已表现出前所未见的公开性。《商报》将北京计划修建第二个机场同柏林机场丑闻做对比。
李克强抨击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十面霾伏”有药可救?
本周二,北京的雾霾天气已经出现好转,但仍对健康造成危害。
空气污染,调侃多而愤怒少
讽刺与调侃成为网民进行反抗的一种方式。批评人士对于不见愤怒的调侃表达了担忧。
北京空气污染预警级别下调
北京消失在雾霾中
中国首都北京1月13日发出该市历史上首个大气污染次最高级预警—橙色警报,引起国际媒体关注。周一(1月14日)一期德语报刊纷纷发表报道或评论,对北京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分析,质疑当局在相关问题上措施不力。
“中南海有特供的空气”
环保人士胡佳认为,是知情权让北京市民开始更加关注空气质量。
首都变“雾都”
中国首都市民呼吸成了问题,北京空气污染已经到了史上最糟糕的地步。
北京采取紧急措施
北京空气质量“爆表”
北京雾霾天气进入第四天,而另十座城市的空气质量甚至比北京还差
北京空气污染程度创历史纪录
小贴士:PM2.5
究竟什么是PM2.5?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它和PM10颗粒物又有哪些异同?
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中国74个大城市正式启用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式监测并实时发布备受关注的PM2.5污染数据。
污染或致数千城市人口早死
印度首都烟雾弥漫
新德里的民众正受空气污染所苦。环境专家呼吁政府必须有效控制首都的交通流量。
福岛沿海鱼类体内放射物含量创纪录
日本王子纸业集团对启东事件做出反应
"中国应以印度为榜样"
德媒认为中国的优势会随着经济转型而削弱,具有诸多优势的印度将成为中国的大挑战者。
“两大趋势显而易见”
德国历史学家兼作家格尔德·柯能(Gerd Koenen)断言中国有两大趋势:政治、经济精英日益腐败,改变中共特征;民众对革命的期待不断增长,与中共较量。《德国金融时报》认为什邡政府对市民让步可能会证明只是一次虚假的胜利。
“红色中国必须变绿”
德媒将什邡事件看作中国公民在环保方面针对当局的第三次重大胜利,认为环保运动已经诞生,当局必须认真对待,越来越多的干部也渐渐明白不顾环境的增长恶果。
什邡钼铜项目被叫停
本周二(7月3日)什邡市政府通过微博官方账户承诺,什邡今后不再建设这个项目。民众力量是否取得全胜呢?
中国颠倒全球能源结构
中国的煤炭需求近年来不断增加,后果是污染环境和损害健康
“禁而不止”的多氯联苯
德国废物回收企业因为一种有毒化学品而造成了德国最大的环境污染丑闻
环境记者的荣誉
第三届最佳环境报道奖把环境记者这一特殊职业群体带进了公众的视线。
福岛核事故一年后
距离福岛核泄漏事件已近一年,放射性物质仍然伴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环保新规 监控PM2.5
本周,中国发布了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但各大城市要实现新标准,依然任重道远
德国2011年超细颗粒物污染过高
前一页面
第12 页,共18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