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移民难民
人口流动现象,难民是移民的一种,随着社会发展,除了政治难民,经济难民,还出现了所谓的环境难民。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DW默克尔专访:“是的,我们做到了!”
任职德国总理长达16年的默克尔在卸任前接受DW专访,谈及退休后的规划,分享多年来保持活力充沛的秘诀,也讲述了在任期内经历的最大挑战。
专访默克尔:“我们做到了”
在即将卸任之际,默克尔接受了德国之声采访,讲述了她任职德国总理这16年里的一些心得和感触。她谈到2015年的难民危机和自己的未来计划,同时也介绍了她多年里一直保持精力旺盛的秘诀。
联合国气候会议今日开幕
各方对本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抱着极大的期望,但对于气候大会能否促成全球气候的改善,人们也疑虑重重。
他乡?故乡?土耳其劳工在德国的60年
土耳其人移民德国始于 60 年前的一份劳工招募协议。对于第一批客籍劳工的孙辈来说,今天的德国既是他们的家乡,却也意味着歧视。
默克尔退休前讲述为何任内几乎每年都出访中国
即将卸任的德国联邦总理默克尔接受《南德意志报》专访,回首自己担任总理16载光阴。《南德意志报》描述称,这将是一位“带着自信离开总理府的总理”。
更年轻、更多元:德国新一届联邦议院登场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院本周二(10月26日)首次召集,意味着现任政府正式卸任,成为看守内阁。本届联邦议院不仅是议员最多的一届,而且还有更年轻、更多元等诸多特色。
报复欧盟!白俄罗斯用难民当武器
欧盟制裁白俄罗斯之后,卢卡申科政府不但不阻拦、甚至借助蛇头进行贩卖人口。难民进入白俄罗斯之后,借道波兰直奔德国。8月以来,约4000人被德国收容。
从阿富汗到加州 "小喀布尔"
艾哈迈德成功地离开了阿富汗。他加入了流亡阿富汗人群体,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弗里蒙特落脚。这位前美军翻译不得不离开他的家人,试着一切从头开始。
研究:德国成高质移民的首选之地
为了缓解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是否应该实施一个更为开放,更为不同的移民政策,这在德国是一个讨论了多年的话题。而今,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得出了一个出人预料的结果:德国已成为各国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个移民首选之地。
2021年德国境内难民申请数量大幅增长
德国联邦移民和难民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在德国境内提交的难民申请数量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德国相关机构总共收到100278份难民申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2%。
墙外文摘:颠覆政权在香港也成了“口袋罪”
有评论认为,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偏公民社会类的社群组织的存在,都会被认为可能是挑战政权的合法性。对于活动人士来说,“颠覆国家政权”成为一种“口袋罪”。
“异议人士俱乐部”:巴黎的政治流亡者之家
为了躲避塔利班政权,拉特布·努里(Rateb Noori)从阿富汗逃亡法国。这位记者正试图在巴黎开始新的生活,并得到了一个独特的难民酒吧的帮助。这里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流亡者。
欧盟宣布调查边境暴力驱赶难民
媒体曝光的视频揭露难民在边境地区受到暴力驱赶,克罗地亚和希腊这两个欧盟国家的安全力量成为批评的焦点。欧盟委员会宣布彻底调查。
阿玛尔的欧洲之旅
为了引起人们对未成年难民的关注,一个名为《行走》(The Walk)的表演团正在穿越欧洲。主人公阿玛尔——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女孩,是一个3.5米高的木偶。
德国联邦议院:有移民背景的议员越来越多
新当选的德国联邦议院规模相当大,有735名议员。与此同时,新议院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更多议员来自有移民背景的家庭。这是一个机遇。
媒体:德国预备役军人计划仇外袭击
德媒报道称,在德国北部,一些前伞兵和联邦国防军预备役军人计划了针对外来移民的袭击活动。其首领还与德国国防部的一名官员有过密切联系。
叙利亚艺术家以画作告别默克尔
为了感谢默克尔接纳叙利亚难民,叙利亚画家阿奇兹在被政府军摧毁的建筑墙壁上画出默克尔的肖像画。许多叙利亚人开始担忧,叙利亚难民的前路在后默克尔会变得更艰难。
美墨边境:骑警驱赶难民引众怒
美国警察在美墨边境骑马驱赶海地移民的照片引起舆论哗然,政府部长表示将进行调查。同时美国宣布大幅提高接收难民的名额。
美国展开驱逐行动 遣返万名海地移民
超过12000名移民在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一座桥下滞留多日,这些人主要来自海地,美国边境官员表示:将会尽快将这些人遣返回母国。
英媒:国安法影响 香港爆教师离职潮
在《香港国安法》通过后,香港教育界成为政府重点整治对象。除了“爱国主义”成教学重点外,最大教师工会教协也被迫解散。路透社报导,在高压环境下,许多教师选择辞职、移民出走。
去年最怕特朗普,德国人今年最怕什么?
一项年度调查研究询问德国人,他们最害怕的是什么。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经历了新冠疫情,健康问题并不在名单之首,占据排行榜前三名的都和金钱有关系。
美国务卿下周访德 协商解决阿富汗难民问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下周将访问美国空军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Ramstein Air Base)。目前停留在德国境内等待进一步安置的阿富汗人人数在1.7万到1.9万之间。
调查:“一国两制”指数仍低 言论自由评分大跌
香港智库“民主思路”公布调查指出,香港人对“言论自由”的评分明显下跌,有意移民的香港人则持续增加,报告中还有哪些内容?
两个阿富汗人的故事:被驱逐与被援救
这是两个阿富汗人不同命运的故事。一个曾经从德国被遣返回国,如今和家人绝望地生活在喀布尔,每天都面临生命危险;另一个曾经从挪威被遣返回国,这次幸运地成为德国首批救援的7名阿富汗人之一,来到了汉堡。
联合国预计将有超过50万难民逃离阿富汗
联合国方面预计阿富汗将出现大规模难民潮。联合国难民署难民事务副高级专员凯利·克莱门茨周五在日内瓦表示,最严重的情况下将会有超过51.5万名阿富汗人逃离这个国家。
身在德国 心系阿富汗
两名曾为驻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德军工作过的阿富汗译员,目前已经携妻带幼来到了德国境内的难民营。但是他们依旧非常担心滞留在阿富汗的父母及兄弟姐妹:假如塔利班知晓了他们的身份,很有可能会杀害他们。
拜登移民政策受挫
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周二(8月24日)裁定,“留在墨西哥”政策不得推翻。该政策由前总统特朗普制定,意在缓解大量中美洲寻求庇护者无序入境难题。
叙利亚难民出战东京残奥
叙利亚难民Anas因为工作以外导致双腿残疾,皮划艇运动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如今他将以难民代表队选手的身份出战东京残奥。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召开阿富汗问题特别会议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周二在日内瓦举行为期一天阿富汗特别会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谴责阿富汗塔利班严重侵犯人权,中国代表则谴责西方侵犯阿富汗主权。
奥地利总理库尔茨拒绝再接受阿富汗难民
奥地利总理库尔茨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他任内,奥地利不会再接收阿富汗难民。
阿富汗狼狈疏散导致拜登民意下跌 普京忧激进分子冒充难民
进入新的一周,喀布尔机场的形势依旧紧张混乱。阿富汗的乱局已导致美国总统拜登的民意支持度下滑。拜登周日重申,目前首要目标是尽快让滞留阿富汗的美国人返国。
默克尔访俄:要求普京向塔利班施压
这可能是默克尔以德国总理身份对莫斯科的最后一次访问。其中默克尔要求普京与塔利班沟通,让他们允许为西方盟国工作的阿富汗人安全撤离,也谈到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乌克兰局势等问题。
默克尔:德国将从阿富汗疏散1万当地人
德国默克尔总理预计阿富汗政权更迭后,难民数量会增加。她表示将帮助阿富汗邻国为难民提供支持。
评论:终止虚伪的阿富汗政策!
多少年了,阿富汗一直被说成是安全的。而现在,塔利班占领了这个国家。西方一些人对此惊诧不已。德国之声记者Waslat Hasrat-Nazimi指出,西方必须结束这种虚伪。
喀布尔陷落之后:恐惧、惊魂、逃亡
总统逃之夭夭,塔利班占领了首都喀布尔的总统府。各国紧急展开疏散本国公民的行动,阿富汗民众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为了未来而奋斗的难民“学霸”
2015年,扎伊娜作为叙利亚难民来到德国时,她一句德语也不会说。现在,她成为德国最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之一,并帮助他人获得成功。
大逃亡潮来了?移出香港人口飙升至近9万
由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本周四(8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香港的人口减少了1.2%。这股“大逃亡潮”会越演越烈吗?
德国暂停遣返阿富汗难民
塔利班在阿富汗攻城掠地,进展迅速,联邦德国政府不得不改变策略。柏林外交部目前正拟定一份关于阿富汗局势的新报告。
评论:挽救阿富汗维和成果,现在还为时不晚
国际社会必须改变其阿富汗策略,向阿富汗民众伸出救助之手,只有这样,阿富汗过去20年所取得的有限进展才能得到保护,更大的悲剧才不至于发生。
塔利班卷土重来 流亡印度的他们忧心忡忡
1990年代塔利班在阿富汗掌权之后,成千上万的阿富汗难民逃往印度。由于塔利班可能再度控制阿富汗,这些难民返回祖国的希望日益渺茫。德国之声与一名阿富汗难民进行交谈:面对前景不明的未来,他最担心什么事情?
英媒:中国间谍企图冒充BNO港人入境英国
拥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的香港人可以通过签证计划赴英国生活,5年后申请永久居留权,再住一年后可入籍英国。英国媒体披露,该计划被中国间谍利用,企图通过申请BNO入境英国,究竟是怎么回事?
调查:台湾人普遍同情港人 但仅3成6支持移民
学者调查发现台湾人虽然支持香港“反送中”运动且对香港人的处境感到同情,但在支持港人移居台湾及对港人实质帮助却持保留态度,为什麽?
香港移民潮:传媒人、艺术家纷纷出走
“香港移民潮”不断发酵,知名传媒界、艺术界人士纷纷出走。前香港电台主持人韦安仕(Steve Vines)今传出已离港赴英,同一天,知名异议艺术家黄国才也宣布自己人在台湾。
德国灾后重建 难民组团当志工
德国西部洪灾过后,大量志愿者前往灾区协助清理淤泥,其中也不乏难民的身影。一些难民自发组织了志工小组协助灾区重建,以此报答德国在难民危机中所伸出的援手。
威胁报复?白俄罗斯被指向欧洲偷运难民
白俄罗斯曾一再威胁欧盟,要打开边界让来自战争地区的难民进入欧盟。现在看来该国已将威胁付诸行动。
来德国是为了逃命 去东京是为了梦想
本届东京奥运会与残奥会上,有29名难民运动员参赛,他们并不代表自己的祖国。因为宗教原因流亡德国的伊朗运动员Saeid Fazloula就是其中之一。
默克尔在“谢幕记者会”上讲了什么?
德国总理默克尔7月22日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出席了夏季记者会,不仅谈到当前的德国内政与世界政治,也回顾了16年任期的方方面面。
港人BNO赴英特许入境期限将至 香港机场现人潮
由于港人持BNO护照以“特许入境许可”方式去英国的期限将至,香港机场18日出现大批赴英的人潮。不少人表示,英国设的底线迫使他们将移民计划提前。
助出逃港人 加拿大香港社群提供就业住宿
国安法下香港移民潮不断,旅居加拿大的港人筹组援助组织,提供就业丶住宿到心理健康的全方面支援,要为离乡背井的香港新移民铺设完善的社会安全网。
从排华到融入: 巴拿马华人社区40年巨变
今天到访巴拿马的人都会注意到华人在各阶层和角落的存在,估计有30万名华人华裔居住在这430万人口的年轻共和国。中国新移民涌入40年后华社变化明显,但融入社会的美梦能否成真仍待观察。
前一页面
第8 页,共63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