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澳中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于该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澳大利亚国内华人移民众多,人员往来密切。但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又是美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坚定盟友,同时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不断扩展影响力心存戒备。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人权观察: 在澳中国学生、学者忧受北京监控
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HRW)周三(6月30日)发布一份报告称,在澳大利亚高校的中国学生和学者生活在北京政府监控的恐惧中。
国安法一年:五港人一移民 各国推“救生艇”供落脚
北京在港强推《国安法》一年,21%香港人表示计划永久离开香港,意味着离港人数将超过150万。各国纷纷推出“救生艇”计划协助港人移民,哪些国家的政策最宽松?
澳大利亚民众对华看法恶化 学者呼吁学习新加坡
悉尼科技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澳大利亚民众对中国的看法趋于负面。学者认为两国关系短期难以改善,建议澳大利亚考虑采用新加坡的模式处理对华关系。
深度解读:为何澳大利亚和中国为了大堡礁起争执?
澳大利亚媒体称,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偷袭”大堡礁,建议将其列为“濒危”。然而也有澳大利亚环境专家认为这是政府在推诿责任。
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北京缺乏安全感
澳大利亚一资深外交官、前驻华大使表示,中国缺乏安全感,草木皆兵,在原无威胁的情况下也以为自己受到威胁。
民调:澳大利亚对中国不信任感创新高
一间澳大利亚智库22日发布2021年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澳大利亚人民认为中国带来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而北京的经济胁迫政策也影响了澳大利亚人在经济议题上对中国的观感。
澳总理莫里森呼吁改革世贸对抗经济胁迫
在启程飞往英国参加G7峰会前,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呼吁健全并修正世贸规则,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对其进行有效惩罚,从而对抗经济胁迫。
阿德恩站队 澳新严重关切香港与新疆人权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总理5月31日在新西兰举行会晤,双方对中国的人权情况表达关切,并重申他们在中国相关议题上立场一致。北京则批评两国元首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杨恒均称在狱中遭刑讯逼供
因被控间谍罪名在中国被拘留的澳籍华人作家杨恒均表示,他在关押期间遭到刑讯,而且至今仍不清楚自己被控为哪个国家从事间谍活动。
澳纽元首15月来首次真人会晤 中国成对谈焦点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元首31日将于新西兰会晤,外界预估双方在中国议题上的歧见,可能为会谈带来挑战。然而,两国元首在会谈前的公开谈话中,都刻意聚焦紧密的双边关系。
中国改变世界格局 德国坚信双赢局面
中国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地缘政治冲突,正在改变世界格局。这一背景下,自由贸易协定的前途是否变得暗淡?
中国闭门庭审杨恒均案 澳外交官被拒旁听
本周四(5月27日),澳籍华人作家杨恒均被中国起诉“间谍罪”一案在北京开始闭门庭审。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傅关汉被拒绝进入庭审现场。
专访:如今在澳大利亚教中国政治是什么感受?
政府与国际关系高级讲师陈明璐博士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讲授中国政治。然而在澳中两国关系走入低谷的时刻,她的教学和研究在两极分化的政治生态中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局。
澳大利亚撤侨启动 首批从印度接回80人
首架从印度撤侨的班机周六抵达达尔文,80名澳大利亚人将接受14天的隔离检疫。澳政府表示,接下来还会继续安排班机,接回滞留在印度的澳公民。此前政府因下令禁止本国公民从印度入境澳大利亚而受到批评。
专访:中国打压维吾尔人产生的影响将延续好几世代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12日的报告发现,新疆的生育率在2017至2019年间大幅下降。作者雷国俊告诉德国之声,这个结果反映了中国对维吾尔人各层面的打压,可能影响好几代的维吾尔人。
口误还是政策转向?澳总理称“支持一国两制”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两次强调支持“一国两制”并坚称并非口误,在野党讽刺莫里森嘴硬不愿承认错误。而在中澳关系陷入僵局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不会让澳大利亚独自面对中国经济胁迫。澳大利亚副总理则表示会耐心修补中澳关系。
澳智库:中官方政策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出生率下降
澳大利亚智库12日发布一份报告,透过分析中国官方数据发现,新疆在2017年至2019年间出生率大幅下降,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集中在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县。
中澳经贸在敏感行业已经开始“断交”了吗?
中国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此举显示出中国政府政治上的不满。有专家认为,中澳经贸在敏感行业已经开始“断交”且趋势会持续下去。
台盼澳协助抵御中国攻击 澳总理:捍卫区域自由
台湾外交部长接受澳媒访问,表示台湾正为中国的“最后一击 ”做准备。另一方面,澳总理直接被问到是否会协防台湾时没有正面回应。
再次反击:中国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活动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5月6日在其网站上发表中英文声明,宣布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之后表示,中方作出必要正当的反应,澳方必须对此承担所有责任。
达尔文港租约 澳、中之间又起纠纷
堪培拉正在审查中企岚桥集团租赁具战略意义的达尔文港的合同。该租约不仅使澳政府忧虑,也让盟友美国忧心忡忡。在审查后,取消租约或有可能。
禁止本国公民从印度返国 澳出台最严格入境禁令
印度疫情紧急,目前有大约9000澳大利亚人滞留该国。然而澳政府却颁布禁令,所有过去14天在印度逗留过的人员一律不得入境澳大利亚,澳公民也不例外。违者将被罚款数万澳元,还可能面临最多5年的监禁。人权组织对此提出批评。
吁重视台海情势 澳防长强调军方做好准备
继日前澳大利亚官员警告台海爆发冲突将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25日表示,堪培拉在与中国的冲突中不该忽视台湾问题。隔日中国政府即表态称“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美国:中国的胁迫使澳大利亚付出“巨大代价”
澳大利亚先前取消了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基础建设计划。美国对澳大利亚表示声援,称该国遭受中国的“胁迫性”外交。
学者:撕毁“一带一路”协议,澳大利亚弃中选美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废除维多利亚州和中国政府签订的“一带一路”协议,澳大利亚学者认为澳大利亚已经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中国方面则很有可能祭出反制措施,但目前还很难具体预测会在什么领域反制。
中国驻澳公使:“中国不是一头奶牛”
中国驻澳公使王晰宁周三表示,中国不是一头任人宰割的奶牛。他指责澳大利亚才是导致中澳关系恶化的一方,并强调中国乐见合作,但会极力捍卫自身利益。有网友讽刺道,中国外交官员正主动将中国“不是哪些动物”都列举出来。
两岸如果爆发战争,澳大利亚会去驰援台湾吗?
台湾海峡两岸军事紧张加剧,澳大利亚国防问题专家认为,如果中国大陆和台湾陷入战争,美国和澳大利亚是否会介入战争取决于中国的军事力量。
拉开与五眼联盟距离?新西兰外长谈对华政策
新西兰外长纳纳亚·马胡塔本周一表示,对五眼联盟扩大管辖范围的做法感到不舒服。她还详细阐释了对华政策,称与中国的关系是“必要的,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
应对中国挑战,澳大利亚通过学术自由新法律
澳大利亚通过新的法律强化对大学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保护。此前中国政治的学术研究屡遭投诉而引发澳大利亚学界和舆论不满。
挺人权拒收中国学生?澳学刊被批种族歧视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一份学生刊物刊发文章,称鉴于中国当局在新疆的人权劣迹,墨尔本大学应停止接收中国学生。这一言论引发歧视争议,校方表示不认同作者立场。
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高额关税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2021年3月28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长达5年。中澳两国的外交关系已达到1989年六四屠杀以来的最低点。
澳议会拒绝给中国贴“种族灭绝”标签
澳大利亚议会否决了一项可能认定中国对维吾尔人的做法为“种族灭绝”的表决动议。此前美国国务院、加拿大及荷兰的议会都已将新疆发生的事情称为“种族灭绝”,引发北京的激烈反应。
澳大利亚报告:华人感觉受歧视 政治认知有差异
近期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公布报告,显示不少华人感觉受到歧视,甚至遭到攻击。而在诸如民主制度等问题上,华人群体和其他澳大利亚社群的认知出现差异。
美国重启四方安全对话 周四举行线上会谈
因应中国崛起势力,美国总统拜登上台后重启由美丶日丶澳丶印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四国本周四(2月18日)将举行线上视讯会谈。
世卫专家组成员有分歧 望中方提供更多原始数据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赴华专家小组成员在某些专业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有报道称,世卫专家小组成员曾与中方代表有过激烈的辩论。此间,世卫专家小组成员也再次表达希望中国提供更多第一批病例原始数据的愿望。
专家:口头上“尊重”无法改善澳大利亚对华关系
新西兰贸易部长奥康纳建议澳大利亚通过“尊重”中国来改善对华关系。但是专家认为澳中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无法通过外交辞令来化解。
新西兰贸易部长澄清澳中关系表态
近日,新西兰贸易部长奥康纳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如果澳大利亚“表示出尊重”,与北京的外交关系或有改善。周四,他致电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澄清,重申他不替澳大利亚表态。
习近平“反对恃强凌弱”被批言行不一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发表的讲话中称中国“反对恃强凌弱”。澳大利亚财长富来顿伯格批北京言行不一,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在推特上表示:“我会引用他这句话。”
专家:澳大利亚希望拜登继续保持对中国高压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上任之后预计会调整对华政策,但是专家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希望美国继续保持对华高压政策。
中国全面封杀澳大利亚原木进口
这是中国近月第四度宣布禁止澳大利亚原木进口,理由是发现有害虫。中澳贸易战将如何发展?
杨恒均狱中捎口信 坚称自己无罪
澳籍华裔作家杨恒均在被关押将满两年之际,从狱中发表最新声明,分享自己过去两年狱中的遭遇,也呼吁支持者继续追求民主丶法治与自由,并不要过度担忧他在狱中的状况。
杨恒均案判刑推迟三个月 友人:沦中澳谈判棋子
中澳关系紧张之际,澳大利亚作家杨恒均的案件传被无故延后审理。其好友冯崇义告诉德国之声,北京或将杨恒均当作中澳“人质外交”的重要“棋子”。
中共如何通过微信控制澳大利亚中文媒体?
中澳关系紧张之际,澳大利亚一份调查报告指,当地4家中文媒体为中共拥有或资助,很多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也由中共控制,藉此进行政治宣传及动员。
澳大利亚调整内阁 对华鹰派力量抬头?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周五(12月18日)宣布内阁部分调整,贸易部长易人,曾遭北京拒绝访华的一名对华持强硬立场的人士被任命为助理防长。
媒体:西方警觉中共全面渗透
澳大利亚和英国媒体根据一份曝光的泄密档案报导,中国共产党人士已渗透到西方国家领事馆、各大学以及各大企业,像是波音、辉瑞、阿斯利康、劳斯莱斯、汇丰银行、捷豹路虎等。
从小伙伴到两相厌:中澳关系怎么了?
作为澳大利亚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矿产资源都有着巨大的需求量。但是这两个经济上十分具有互补性的国家却一步步走到双边关系的低谷:政治上针锋相对,经济上“痛下狠手”。德国之声为您梳理这其中的关键事件。
澳大利亚施行新法 “一带一路”协议或被取消
澳大利亚议会周二(12月8日)赋权联邦政府取消地方政府与外国达成的与国家利益相冲突的协议。中国与该国维多利亚州签署的“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协议面临审核。
专访:中澳争端是向亚太其他国家示警
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争端,本周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一则推文,变得更加紧张。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研究员康思敏认为,北京的作法是要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示警。
北京“假照”风波未息 澳总理微信发言遭屏蔽
中国外交官利用在中国被封锁的推特发文引起争议,澳大利亚总理想反用微信澄清却遭到屏蔽。其他国家也纷纷跳下来“参战”。
赵立坚推文惹风波 澳总理:中方应感羞耻
澳中关系近期进一步恶化,中国外交官在推特上发布的一张讽刺漫画,迅速引爆一场外交风波,澳大利亚总理更以罕有的措辞反击。中国外交部反唇相讥:阿富汗人民的命也是命。
前一页面
第6 页,共9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