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中欧商会信心调查: 疫情凸显中国现有问题
中国欧盟商会发布2020年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副标题为“在迷雾中前行”,呈现出欧盟企业在全球经济下滑、政局动荡的背景下普遍感到迷茫,而新冠疫情又再雪上加霜。
专访:德国必须改变其以经济导向的对华政策
一封敦促德国改变对华政策的请愿书目前正在征求网络签名。这份请愿书要求德国改变其"重贸易,轻人权"的对华策略,并在欧盟制定价值观取向的对华政策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请愿书发起人傅洛达博士向德国之声介绍了发起本次请愿的缘由。
德语媒体:和中国做生意的底线
《商报》批评汇丰银行为港版《国安法》背书,认为这家英国企业为了金钱而放弃了底线。《南德意志报》则赞同欧中峰会延期举行,指出如果现在仓促举行峰会,很可能演变成中共的宣传秀。
欧洲申根区自由通行可望于6月底之前恢复
在经过欧盟内部协商之后,欧盟内政委员约翰森(Ylva Johansson)周五(6月5日)通告,欧洲申根(Schengen)区域内的自由通行可望在6月底之前恢复。但是,来自外部的基本旅行7月之前将不会开放。
欧盟:中国应允许港澳民众纪念"六四"
欧盟一名发言人表示,中国应该允许香港人民和澳门民众纪念六四天安门民主运动。港澳警方日前均以防疫为由禁止有关集会。
接受援助 汉莎监事会终向欧盟“低头”
最终汉莎为拿到国家的救助,不得不向欧盟低头。本周一,汉莎集团监事会终于同意一周前谈妥的救助方案。
德语媒体: 两个巨人开战,默克尔卷入其中
《明镜》发表长文阐述默克尔政府的对华政策,指出该政策将是接下来半年欧盟外交政策的核心。《编辑部网络》告诉人们柏林政府对批评北京显得尤其谨小慎微的原因。
美中矛盾难解 德国要当“和事佬”?
德国联邦外长马斯表示,德国不希望美中之间的贸易战变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下个月开始,德国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
面对香港问题 欧盟光说不练
欧盟支持香港人享有自由,并呼吁中国尊重“一国两制”的原则,但是却避免采取具体措施。
德语媒体:拿什么政策面对你,中国?
全球冲突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欧洲和德国怎样应对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亚洲专家给出了建议。而《南德意志报》的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德国政府必须准备好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
特朗普称将退出世卫 欧盟:望美国三思
特朗普在华盛顿称世卫组织未能实施改革,这位美国总统宣布将终止与世卫组织的关系。对此,德国本周六表示“失望”,并称特朗普与世卫断交将让全球卫生遭遇重挫。欧盟也呼吁美国,“重新考虑”与世卫组织断绝关系的决定。
评论:"欧洲的下一代"要为今天的危机买单
欧盟计划通过共同举债,来给遭受疫情危机重创的经济注入活力。德国之声评论员Bernd Riegert认为,这种融资模式可谓相当大胆,因为这些债务还要由我们的后代来偿还。
欧委会拟定巨额拯救计划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计划拿出7500亿欧元用于新冠危机后的经济复兴,巨款中的三分之二预定作为补贴费。
专访:港人面前只剩两条路 欧盟必须警醒
中国人大为香港制定《国安法》的计划引发巨大争议。很多港人担心,迄今享有的自由和权利将因此受到挑战和损害。对于这种担忧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德国香港问题专家迪特接受德国之声采访。
欧洲政界批评港版国安法破坏"一国两制"
鉴于中国计划推出针对香港的国安法规,德国政府敦促中方保障香港人的自由权利。欧盟议会的意见领袖呼吁欧盟各国向中方表达明确立场。
每小时亏100万的汉莎将获德国政府90亿救助金
德国汉莎集团在新冠疫情中遭受沉重打击。在经过了艰苦而漫长的谈判之后,德国政府准备向汉莎集团提供90亿欧元的救助资金。不过欧盟委员会还需对救助计划审核通过。
德国经济部长:推动欧洲共同药品生产项目
新冠病毒暴露出欧盟的某些短板,例如:药物等一些产品严重依赖海外。联邦德国经济部长有意利用今年7月起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改变这一状态。
欧洲汽车市场:新冠危机的牺牲品
新冠疫情使欧盟汽车市场一片惨状。统计数字显示,上个月,欧盟成员国的汽车销售量同比锐减四分之三。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情况尤其糟糕。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中国人大召开,香港“一国两制”即将被判死刑?蔡英文开启第二任期,防疫有成的台湾依然没能获得世卫大会的邀请。花3分钟,看7张图,速览一周大事。
拿什么拯救你 汉莎航空?
疫情期间,号称每小时亏损100万欧元的德国汉莎航空,储备资金见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德国政府出资拯救汉莎的相关谈判,却僵持至今。其中最主要的分歧便是:拿了国家的钱,汉莎今后是否也应该听国家的号令?
评论:新冠债券——全速前进!
德法两国欲以共同债务引领欧盟走出危机。德国之声驻布鲁塞尔记者Bernd Riegert认为,这是冒险游戏,但是能给陷入僵局的相关讨论带来转机,因而非常必要。
德法提“欧盟复苏基金” 斥资五千亿振兴经济
新冠疫情冲击欧盟经济,各国领导人苦思如何重建荣景。为了减轻个别国家的偿债压力,德法提议由欧盟编列预算逐年偿还。
客座评论:当今最大卫生危机下 全球团结很重要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欧盟委员乌尔皮莱宁在联合撰写的客座评论中指出,正因为疫情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影响更大,欧洲的援助对全球来说就更加重要;此外,我们也必须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危机。
德语媒体:疫情加速欧中关系变化
《法兰克福汇报》发表欧盟首席外交官的客座评论,聚焦疫情下的欧中关系。《世界报》则关注即将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并认为德国对台湾的支持不够给力。
七张图看一周大事
欧盟外交官批评中国:不要借紧急医疗援助搞政治
中欧关系近期备受批评,布鲁塞尔两次被指控屈服于来自北京的压力。如今,欧盟首席外交官约瑟普•博雷尔撰文强硬批评中国,援引欧盟说法将中国定义为“促进另类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
欧盟:新冠疫苗最快一年后面世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近半年,全球逾30万人病亡。早前有传今年9月就有疫苗上市,但欧盟官员表示在乐观情况下,最快也要一年后才有疫苗面世,而且存在变数。
德语媒体:战狼外交让欧盟叩头?
中国外交官在海外显露锋芒,为企业利益和政府宣传主动出击,在《商报》看来到最后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欧盟如何在对华关系中拿捏好立场和原则,则是《威悉河信使报》关注的话题。
边境管控松动 奥地利旅游业亟待复苏
夏季将至,要求开放德国与奥地利边界的旅游业呼声日益高涨。从6月15日起,两国边界将重新开放。欧盟方面也表示,今年夏天的旅游季依然还有救。
西欧疫情风险降低 德国逐步重开边界
在开始实施边境管制近两个月后,德国将逐步放开与西欧邻国的陆上边界。德国内政部长表示,在疫情传播继续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正常的边境流动将成为可能。
德语媒体:悄然的攻势
受新冠疫情重创的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时代》周报批评欧洲对中国一味迁就屈从,《世界报》则撰文呼吁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泽林视点:欧洲与中国交往的艰难一年
对欧盟来说,一直难以找到针对北京的共同路线。德国之声专栏作者弗兰克·泽林(Frank Sieren)认为,新冠危机并没有使欧盟的这一努力变得更容易,即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德国将面临挑战。
德语媒体:中国乘机扩权 欧洲袖手旁观
德语报刊关注欧盟大使在中国官媒发表文章时遭遇审查的消息,并认为这只是中国“在新冠危机下进一步扩大权力”的一个例子。
专访: 中美之间 欧洲不必选边站
在新冠危机中受重创的欧洲驻华企业,如今已经快慢不一的进入了恢复的过程。但疫情中高涨的民族主义和对外企雇员及家属的管制,是如今欧洲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欧盟驻华商会会长伍德克表示,中国当局的许多做法,实际上极大削弱了自身的软实力。
纪念欧中建交 莫谈新冠发源
全球抗疫中如何保持合作?美中对峙下如何找到自己的立场?在欧中建交45周年之际,欧盟面对棘手问题。而一篇由28位欧盟大使联署的文章,在中国官媒发表时却被“删去若干字”。
评论:德国宪法法院送给欧洲央行一顶紧箍咒
Barbara Wesel
联邦宪法法院的裁决使得欧洲中央银行的行为受到限制。德国之声记者Barbara Wesel认为,作为欧元区的最高监护人,欧洲央行不能再像以往可以任意做任何或许在它看来必要的事情。
局面堪忧 欧委会公布欧盟经济预测
新冠病毒大流行迫使欧洲经济全面停摆。欧盟委员会称,冲击波之大为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所仅见。
英美启动贸协谈判 农业议题最棘手
英美两国官员开始为期两周的贸协谈判,这项协议在英国决定脱欧后具有象征和政治意义。谈判中,农业将是其中一个棘手议题。
围绕新冠病毒争议 欧盟高官出面澄清
有关中国官员对欧盟施压的传闻以及欧盟如何看待有关中国涉嫌掩盖新冠疫情的争论,上周四 (4月30日)和本周二(5月5日),两名欧委会成员分别表态。
欧盟发起疫苗研发募款 美病亡人数恐倍增
在全球努力研发新冠疫苗与药物之际,欧盟发起了一个线上募款活动,并成功募得74亿欧元。至少有将近十个国家都做出了贡献,但是美国却未派员出席该活动。与此同时,一份美国政府的内部文件预测,未来数周,美国的单日病亡人数会倍增。
疫情下,女性更脆弱
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暴露男女不平等。女性承担着大部分的无薪照顾工作,也在前线维持社会运作,增加自身患病风险。不论在健康还是财务层面,她们都比男性承受更大压力。
欧盟警告新冠危机期间新闻自由受到限制
在世界新闻自由日(5月3日)到来之际,欧盟严厉批评新冠疫情危机期间,新闻媒体受到干扰和非法限制。
专访欧委会主席:人人都应获得新冠疫苗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致力于建立欧盟复兴基金,她现在打算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为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筹措款项。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她谈了这一计划。
德语媒体:新冠危机搅局一带一路
《柏林报》聚焦新冠疫情下“一带一路”的困境。《法兰克福汇报》一篇评论则聚焦中美关系,文章指出,特朗普发出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不仅会让他失去公信力,也削弱了整个西方国家在与中国较量中的地位。
屈服中方压力?欧盟最高外交官否认
欧盟被指迫于中国外交官施加的压力,在一份有关新冠疫情的报告中将中国散步虚假信息的情况轻描淡写。欧盟首席外交官博雷尔驳斥这一指责。他表示:“我们没有屈服于中国的压力。”
疫情之后,欧洲旅游业如何重生?
新冠肺炎瘟疫大流行结束后,人们的旅游非常有可能限于本国、本地区。欧盟成员国旅游部长们尚无法制定旅游业的时间表。
抗疫不忘环保 默克尔重申“欧盟绿色协议”
尽管COVID-19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挑战,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国际会议上,强调在疫情之后的经济重建措施当中,应该要将环保纳入考虑。
欧盟澄清报告删改 北约控北京抹黑
各国新冠疫情逐渐趋缓,但防疫信息战才正要开打。一份欧盟提及中国宣传疫情假信息的报告因为删改受到关注。而北约更是直指中俄试图诋毁欧洲各国防疫不力。
媒体:中国施压下 欧盟删改抗疫信息政策报告
欧盟一个特别工作组上周发布一份报告,批评中国和俄罗斯在新冠危机中的信息和宣传政策。有媒体披露,在中国外交官员的游说和压力下,报告不仅推迟发布,而且措辞上有所缓和。
国际倡议问世 全球合力抗疫
世卫组织、欧盟以及众多国家决意整合资源、联合力量,用于抗击新冠疫情,并为此启动了一项国际行动倡议。美国“独善其身”。
前一页面
第32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