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状告欧委会 亚马逊胜诉
亚马逊赢得了对欧盟委员会一宗诉讼案。欧委会指控这家网络零售巨头在卢森堡漏税。
布达佩斯机场将成"一带一路"枢纽
匈牙利是欧盟内对中国“一带一路”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现在,布达佩斯机场公司与河南机场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意在打造一条“空中丝绸之路”。匈牙利有意成为欧中铁路与航空货运的枢纽。
台欧互惠有谱? 蔡英文提半导体合作
台湾总统蔡英文周一在哥本哈根民主高峰会的视讯会议上发表演说,表示会与欧盟联手,打造半导体在内的关键物资供应链。
BioNtech盈利大增 欧盟暂不续订阿斯利康疫苗
德国BioNtech公司第一季度盈利大增,净利润高达11.28亿欧元。欧委会刚刚与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辉瑞签署了订购18亿新冠疫苗的订单,但表示不会再增订阿斯利康疫苗。
德国出口强劲复苏 中国市场功不可没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出口型企业已经渡过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重新回到增长轨道。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德国出口业预计会有进一步的良好表现。
欧盟领导人对“是否豁免新冠疫苗专利”产生分歧
对于美国总统拜登提出的疫苗专利豁免,欧盟各国多表示反对。在这种情况下,世贸组织是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的最终权威。
评论:问题不在于新冠疫苗专利
美国COVID-19新冠疫苗专利保护立场的改变,在欧洲引起不同反响。德国之声记者Bernd Riegert认为,相关争议无助于解决问题,反只会起误导作用。
布达佩斯:北京最忠诚的欧盟伙伴
在欧盟国家中,没有一国像匈牙利这般与北京建立紧密的政治关系。奥尔班政府由此获得经济益处,但这样的关系对匈牙利是否有利,值得探讨。
匈牙利阻挠欧盟谴责香港选举法改革
欧盟外长下周一将举行会议。有报道称,会议上计划出台的一份谴责香港选举法改革的声明,因匈牙利一国的反对而流产。
德语媒体:默克尔总理的败笔
欧盟和中国就香港及新疆人权问题发生争执后,双方先后出台了制裁措施。在此大背景下,欧盟决定暂时搁置欧中投资协定的批准程序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美国支持暂时放弃疫苗专利权 欧盟积极回应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华盛顿支持暂时放弃新冠疫苗专利权,以更好地抗击疫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对此提议“持开放态度”。疫苗制药厂的股价则应声下跌。
客座评论:中欧投资协定还会柳暗花明吗?
DW客座评论员邓聿文分析认为,中欧投资协定对双方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北京可能更看重它的地缘政治意义,欧盟原来看重的是它的经济意义。该协议还是否有希望重现曙光,就看欧盟特别是德法等国如何在经济利益和人权问题上取舍了。
默克尔计划受挫 欧盟搁置欧中投资协议
继欧盟议会之后,欧盟委员会也拒绝就与中国的投资协定开展进一步工作,并要求中方首先必须放弃制裁。
欧中关系恶化 投资协议批准暂无望
欧盟与中国即将达成的长期投资协议正面临重大障碍。欧盟经济官员告诉法新社,外交紧张局势使该协议通过的条件变得 "不利"。
中国的“新丝绸之路”走不通了?
澳大利亚政府只是叫停了与中国合作的几个小型基础设施项目,但已让中国政府颜面尽失。有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警惕中国的野心,而德国政府成为西方国家共同对抗中国的“最大障碍”。
德语媒体:欧洲,请擦亮眼睛!
《商报》获得的一份德国外交部机密文件显示,柏林方面对于中国不断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感到担忧,也对欧洲企业无法从“一带一路”项目中获益感到焦虑。德国政府呼吁欧盟行动起来,尽快制定应对中国的统一战略。
欧盟建议成员国通过监测废水遏制新冠疫情发展
欧盟委员会建议欧盟国家,为了更有效地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应该对废水中的新冠病毒进行系统性的检测。
欧盟各国为何无法统一对疫苗护照的态度?
疫苗护照应该是公民重新获得基本权利的先决条件吗?德国政府的疫苗峰会并没有就此给出答案。其他欧洲国家也在热议这个问题。
继续对欧盟钢铝征关税?拜登面临两难
特朗普时代的欧盟钢铝进口关税使拜登政府面临两难抉择:该取消惩罚性关税,让哈雷摩托车和威士忌酒商不再蒙受损失,还是在美国钢铁短缺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征收关税?
德语媒体:应对中国崛起 欧美应联手制衡
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面对中美冲突的日益激化,欧洲应当如何应对呢?是坐山观虎斗呢,还是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欧盟控苹果违反竞争法
欧盟竞争委员会表示,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制定的规则令其他音乐流服务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苹果则批评,欧盟的做法才是站在“公平竞争的对立面”。
欧盟:中俄意图透过疫苗假讯息分裂西方国家
欧盟28日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批评俄罗斯与中国透过散播假讯息,意图增加外界对西方新冠疫苗的不信任感。俄罗斯与中国都出面驳斥相关指控,反批西方国家想垄断疫苗市场。
首度回应“沙发门” 冯德莱恩称身为女性感受伤
三周前,欧盟两位领导人访问土耳其时,东道主只为埃尔多安总统和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安排了“主座”,而身为女性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只能坐在下手的沙发上。现场视频曝光后引起公众哗然。日前,当事人冯德莱恩首次谈及这次经历。
疫苗严重交付不足 欧盟正式起诉阿斯利康
欧盟委员会似乎已忍无可忍。因未如数交付新冠疫苗,欧盟方面已经对药品制造商阿斯利康采取了法律行动。即便如此阿斯利康疫苗的交货速度恐怕未必会提升。
媒体:欧盟拟今夏向美国游客开放入境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媒体表示,今年夏天欧盟将可以向已经接种疫苗的美国游客开放入境。
意见相左 欧盟数据保护机构呼吁取缔人脸识别
欧洲数据保护专员公署(EDPS)发表声明,呼吁在欧洲公共场所取缔远程生物识别。欧委会的《人工智能法》立法提案认为,在执法为目的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远程生物识别技术。
为何成千上万年幼难民消失不见 ?
媒体调查联盟 "迷失在欧洲 "(Lost in Europe)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共有1.8万多名未成年难民在庇护他们的欧洲国家失去了音讯。这怎么可能?
欧中投资协定遭遇强劲阻力
世界两大经济体——欧盟和中国希望就市场准入签订协议。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协定在欧盟议会遇到的阻力却变得越来越强大。
德外长警告:与中国脱钩将是错误的做法
德国外长马斯周三表示,尽管存在许多分歧,但欧盟需要与中国接触,而不是选择孤立的方式。他说,脱钩是一条错路。中德两国外长当天举行了视频会议。
美国棉花禁令下 新疆对美出口依旧增长
尽管美国因新疆人权及强迫劳动问题对当地主要产业棉花业实施进口禁令,今年第一季度新疆对美国的货物出口仍旧翻了一番,与去年同比增长113%。
欧盟就2030年气候目标达成一致
围绕截至2030年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争议激烈。欧盟议会雄心勃勃加入避免地球过度升温的谈判。不过,最终只达成有限妥协。
专访:“欧盟必须向黑山伸出救助之手”
欧盟拒绝伸出救援之手,帮助黑山偿还其即将到期的中国贷款。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东南欧问题专家雷利吉奇( Dušan Reljić),他对欧盟的立场大为不满。
加强存在和行动 欧盟定印太为战略重点
欧盟各国外长本周一举行视频会议并发表一份题为“欧盟在印太合作战略”声明,决定加强欧盟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重点、存在和行动。外交官员称,这项计划并非“反中”。
客座评论:欧盟的多层次中国战略与中欧投资协议之命运
欧盟三月对中国的制裁,是六四以来的头一次。这可谓是欧盟多层次的中国战略的表现。从2019年开始,欧盟终于摆脱了“幼稚”,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中国政策:中国是合作国,但同时是竞争国,而且是制度性竞争对手。
欧盟划定30种关键原材料 拟管控供应链风险
欧盟划定30种关键性工业原材料,其中三分之二可在中国开采。欧盟担心一旦发生冲突,供应链得不到保证时,其工业将蒙受严重损失。
WWF:欧盟是全球破坏森林的第二大推手
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指责欧盟是造成全球雨林被破坏的最大“肇事者”之一。在WWF的全球森林破坏者排行榜中,中国位居第一,欧盟第二。此外,每年有超过4万公顷的森林因为德国的商品进口遭到砍伐破坏。
谁来替欧洲的新冠债务买单?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重创,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各成员国债台高筑。谁来为这些债务买单呢?当然是各国老百姓。但是,专家们似乎并不为此发愁。
担心被北京报复 欧盟对于香港问题难讲大声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称,欧盟正在考虑采取新的对华措施,其中包括成员国停止与中国的引渡条约以及欢迎受到压制的香港公民,以回应北京方面对香港选举制度做出的改革。
欧盟国家同意引入新冠疫苗接种证
欧盟成员国大使会议为实施欧盟统一疫苗接种证书开放了绿灯。该证书该有助于方便公民在欧洲境内的旅行。
德语媒体:欧洲应摆脱中俄寻求新伙伴
德国《商报》认为,默克尔对中国问题的沉默是错误亚洲政策的后果,欧洲不该再将目光局限于中俄,应寻找新伙伴,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明镜周刊》指出,美国若要遏制中国影响力就不能在亚太地区退缩。
欧盟:无法替黑山还贷 但可帮黑山修路
面对即将在今夏到期的贷款,黑山向欧盟求援。该国从中方贷款10亿美元,修建一条重要高速路的第一阶段。欧盟则表示这个非欧盟国家要自己想办法。而中方强调,外界的担忧并无根据而且忽略了一些重要事实。
美国暂停接种强生、丹麦全停阿斯利康
鉴于接种强生公司新冠疫苗后,出现个别严重副作用,美国暂停施打该疫苗。紧接着,丹麦宣布正式停用阿斯利康疫苗。
德语媒体:欧洲企业的中国风险
欧中关系近来紧张受到德媒关注,《商报》一篇评论认为,北京高层对批评声音的反应愈发强烈,对外国公司来说,成为政治冲突受害者的危险正在增加。《南德意志报》则把目光投向美菲联合军演,认为马尼拉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根本无力应对咄咄逼人的北京。
中国外贸一枝独秀 同比猛增近三成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的同时,今年三月中国的进出口都实现了超过30%的增长。专家们普遍认为,尽管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中国外贸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抗议中国制裁 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停课
位于马克思故乡的德国特里尔大学与当地孔子学院宣布,将“暂停一切活动”,抗议中国方面对欧洲学者和研究机构的制裁。
德语媒体:中欧俄相争,谁人得渔利?
拿到大批中国新冠疫苗的塞尔维亚储备充裕,甚至宣布外国人可前往该国免费接种。《世界报》指出,俄罗斯和中国正试图通过疫苗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塞尔维亚尤其可以看到这一点。另外,《明镜周刊》注意到了煤炭在中国的回归。
制裁重创伊朗经济 中国填补市场空白
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谈判正在慢慢重启,美国何时才能解除制裁还是一个未知数。与此同时,中国正利用美国制裁的时机,积极填补西方企业撤离后在伊朗市场留下的空白。
习近平默克尔通话 补救中欧关系?
在中欧关系因涉及人权问题的相互制裁急转直下后,本周三(4月7日)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这一接触传达了怎样的信号?
欧洲药监局:阿斯利康疫苗利大于弊
由于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案例之间可能存在关联,英国周三也建议30岁以下民众接种其他疫苗。但英国及欧洲药品监管局都强调,继续使用阿斯利康疫苗的益处远大于风险。
中德领导人通话 习近平:中欧关系面临各种挑战
中德领导人7日进行电话对谈,习近平在对话中呼吁德国与中国一起为中欧合作努力。德国政府则表示,双方进行了全面性的对话,并将尝试于4月下旬的双边磋商中深化关系。
前一页面
第25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