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转至内容
跳转至主菜单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最新视频
地区
中国
德国
台湾
欧洲
香港
亚洲
主题
人权
新闻自由
法治国家
气候环境
分类
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创新
焦点
习近平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最新视频
电视直播节目
繁
广告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有重要政治、经济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截止2014年共有28个成员国。
跳转至下一栏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所有相关主题内容
在中国和欧盟之间 阿根廷将如何选择?
阿根廷新总统米莱支持在南美南方共同市场联盟和欧盟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但一些欧盟国家仍犹豫不决。相较之下,中国一段时间来已持续加码在阿根廷的投资。
媒体:华盛顿建议G7探讨如何没收3000亿美元俄资产
据《金融时报》等媒体报道,美国建议G7工作组探讨如何没收已被冻结的300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希望在明年2月莫斯科入侵乌克兰两周年之际达成计划。不过,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在内的欧盟方面目前对此持保留意见。
基辅:战争消耗每天1.2亿欧元
乌克兰政府表示,今年从国际伙伴得到的援助款达到380亿美元,但每天的战争消耗超过一亿欧元。乌克兰最大的援助方美国和欧盟新的援乌计划,均因内部争议未能通过,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替代方案。
德国今年的武器出口创纪录
乌克兰战争导致了德国武器政策出现重大转变。截至12月12日,德国政府今年批准的武器出口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17.1亿欧元,其中三分之一流向乌克兰。
媒体:欧盟为资助乌克兰准备B计划
《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在为继续援助乌克兰准备后备计划,以绕过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反对。其中包括一项高达200亿欧元的集资计划,该计划是以债务担保的形式,可以让基辅迅速获得资金。
欧盟收到逾百万寻求庇护申请 大多人想去德国
欧盟今年收到的庇护申请数量激增,总数将“远远超过一百万”。欧盟庇护局预计状况不会缓解,会有更多的难民涌入欧盟。欧盟范围内,德国是寻求庇护者的主要目的地。
德语媒体:奥地利政府想买中国车 是福是祸?
奥地利政府有意采购中国厂商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引发渲染大波。《新闻报》、《标准报》等大报纷纷从正反两方面刊发评论,指出欧洲本土汽车产业无法靠贸易保护主义来拯救,同时也抨击中国产品涉嫌侵犯人权以及不正当竞争。
德语媒体:美中争霸 欧盟只配当棋子?
《总汇报》分析了金砖国家集团扩大后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认为阿拉伯国家加入该组织并不意味着中俄势力增强。《每日镜报》则认为,2024年的美国大选,存在让欧盟沦为美中争霸博弈中一枚棋子的危险。
"快速边境程序"--欧盟就难民政策改革达成一致
未来,对难民申请者的审批程序将更严格、更快速。目标是,减少抵达的难民申请者人数。欧盟新达成的改革措施要具体生效,可能还需要两年时间。
“新丝绸之路”上的裂痕
中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超过1万亿欧元的贷款。但越来越多的债务国要求延迟偿还贷款,这也是因为并非所有的投资都能盈利的缘故。
媒体:中国国安是如何收买右翼政客以图影响欧洲政坛的?
多家欧洲媒体调查爆料:一名比利时前议员被收买充当中国情报部门的线人,并帮助后者试图渗透政界,影响欧洲舆论。极右翼的德国选项党也是中国拉拢的对象之一。
欧盟批准与乌克兰入盟谈判 欧尔班否决援助款
欧盟峰会为与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入盟谈判扫清道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没有参加表决。但他随后否决了对乌克兰的援助议案,并称欧盟扣押的匈牙利的钱必须全数放行。
预算危机缓解 德国证实仍将补贴台积电设厂
先前德国联邦预算危机,让各界担忧台积电德国厂的补贴生变。如今德国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就2024年联邦预算达成共识。一位德国官员也表示,仍然会提供补贴给台积电和英特尔等半导体公司。
减少依赖中国 欧盟新法案强调原材料自给
欧洲经济高度依赖来自外国的原材料。俄乌战争爆发后,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性越发成为了欧盟担忧的话题。现在,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决议,今后欧盟对单一国家的关键原材料依赖度不得超过65%,并且要大力提高欧盟境内的自给率。
亲欧派图斯克当选波兰总理: “为自由民主和平起义”
波兰新总理图斯克没有丝毫时间可以耽搁。他在当选隔日就向华沙议会提交了新的政府计划。他将代表波兰出席周三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
欧盟:以色列对伙伴的呼吁置若罔闻
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外长会议上批评以色列,忽视合作伙伴的呼吁声。目前距离加沙地带血腥战斗的终结仍遥遥无期。
自民党竞选纲领:中国是欧盟的"制度性对手"
媒体提前披露的自民党欧盟议会大选竞选纲领中,自民党主张将中国定性为"经济和制度性对手",并主张欧盟切实改善同台湾的关系。
德语媒体:欧委会主席应牢记的事
德国新闻杂志Telepolis的评论认为,本周的欧中峰会并未对增进双边关系起到多大的作用。 《商报》评论则指出,美国当前除了应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同时也应避免颁布可能损害中产阶级的贸易协定。
涉维族强迫劳动 美国新增制裁三家中企
美国周五宣布将三家涉维族强迫劳动的中国企业新增至贸易制裁黑名单,此外还公布了两名因涉侵犯人权而被制裁的新疆官员。与此同时,欧盟本周一份报告指出,维族强迫劳动产品可能正大量进入欧盟。
研究:西方对乌克兰援助力度减弱
德国研究者汇总的数字表明,国际社会对乌克兰的军事和财政援助在过去几个月明显降温。目前美国的援助拨款在国会受阻,欧盟的一揽子援乌计划也存在变数。
欧尔班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 马克龙调停
欧盟希望下周的峰会上批准对乌克兰新的财政援助,并启动该国的入盟谈判,但担心欧尔班会行使否决权。马克龙作为西欧领导人罕见地邀请欧尔班会谈。
德语媒体:欧盟与"三头巨龙"的中国
伙伴、竞争者、制度对手--欧盟对华关系有多重定位,这一复杂性在周四的峰会上也一览无余。根本的分歧一时难解,德语媒体认为,或许峰会至少能让双方的利益有所平衡。
欧洲如何打破中国对稀土的垄断?
欧洲计划到2035年停止销售使用内燃机的新车。这意味着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然而,电动汽车电池需要大量稀土等金属。开采稀土对环境有害,而且目前中国牢牢控制着全球稀土供应。
专访:“去风险”是为“黑天鹅”未雨绸缪
欧盟领导人赴北京参加欧中峰会,经贸关系以及经贸摩擦是主要议题。作为在华欧洲企业的代表,欧盟驻中国商会如何看待当前的欧中经贸关系?欧盟官方的“对华去风险”是否会损害这一关系?德国之声就此专访了商会秘书长唐亚东(Adam Dunnett)。
欧盟议会团体:新疆强制劳工产品仍可能大量涌入欧洲
欧盟部分议员委托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在中国,针对维吾尔人的强制劳工现象仍在继续,而维吾尔强制劳工生产的服装可能通过一些知名品牌大量涌入欧洲。
德国商会:欧盟应该要求中国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
欧中峰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德国商会代表呼吁峰会将要求中国提供公平市场竞争条件的议题放在峰会议程的首要位置。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峰会前夕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欧盟领导人不会一直容忍与中国日益加剧的贸易不平衡”。
欧中峰会:有对话但难有成果
欧盟和中国本周四举行疫情以来的首次面对面峰会。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和米歇尔前往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谈。近年来,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加剧,欧中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平坦。
走自己的路?马克龙在以哈问题上何以偏离欧盟立场
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呼吁以哈停火的态度,对以色列彻底摧毁哈马斯的战争目标提出质疑。而这并不符合欧盟的共同立场。为什么他要"另辟蹊径"?他的建议得到了怎样的反响?
米歇尔可能缩短访华行程处理乌克兰入盟纷争
欧盟领导人峰会召开前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致信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要求将乌克兰加入欧盟以及欧盟向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援助的议题从议事日程中删除。欧盟官员透露称,米歇尔将缩短访华行程以解决欧盟内部纷争。
马来西亚和印尼在与欧盟的"绿色指令"风波中寻盟友
欧盟计划于2024年实施新规定,禁止进口那些从砍伐森林的土地上产出的农产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方面称,这不公平地惩罚了小农户,让其难以应付欧盟繁复的政策要求。
单方面免签 首批为何选了德法等欧洲五国?
12月1日,首批享受单方面免签待遇的外国人已经从中国多地机场口岸顺利入境。专家分析认为,北京此次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进入中国,而之所以选择德、法等欧盟五国,也是出于经济实力的考量。
德语媒体: 中国为何结束了对立陶宛的贸易抵制?
《法兰克福汇报》关注到中国与立陶宛因台湾问题而起的的贸易争端已悄然落幕,显示出双方在中欧峰会前缓和关系的决心,同时也表明小国也有力量。每日新闻则指出,中国开放欧盟五国公民免签入境,这一政策可能是由于经济疲软所致。
解码中国:中欧峰会面临重大障碍
互相将对方视为竞争对手的欧盟和中国如何才能走到一起?即将于12月7日举行的中欧峰会也许可以就此作出解答。
美欧及穆斯林国家均呼吁延长加沙停火期限
随着人质换囚犯第四轮行动的开始,以哈之间为期四天的暂时停火也接近尾声。目前,美国、欧盟、北约以及穆斯林国家正在紧急斡旋并发出呼吁,希望延长停火状态。
法国外长访华强调“致力于与中国对话”
正在北京访问的法国外长科隆纳先后会见了中国总理李强和外长王毅。她强调,法国致力于和中国对话,而王毅则呼吁欧洲各国不要“因为竞争而害怕合作”。欧盟今年启动了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北京则斥之为“保护主义”。
德国大使欢迎中国新免签政策 吁纳入所有欧盟国
中国外交部宣布将对短期赴华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以及马来西亚公民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德国驻华大使对此表示欢迎,并呼吁将该政策扩展至所有欧盟国,以便让中国公民在前往德国、欧洲时也能享受便利。
荷兰大选:右翼民粹主义者维尔德斯遥遥领先
刚刚结束的荷兰议会大选中,以反伊斯兰教言论而引人关注的自由党以明显优势获胜。自由党领袖维尔德斯Geert Wilders 甚至有望成为荷兰首相。
德国技术移民新规开始啦!门槛大幅降低
IT、护理、物流……德国的众多行业都急需专业人才。为了吸引外国技术人才,德国出台了最新技术人员移民法,大幅降低赴德工作的门槛。不会德语,申请者父母来德国都有可能。
欧盟外交代表呼吁以色列“不要被愤怒吞噬”
在访问以色列期间,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可以理解”以色列的愤怒,但希望他们不要“被愤怒吞噬”。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强调,不能将平民伤亡视为“附带损失”,而大规模疫病和饥荒在加沙已是无法避免了。
为何欧盟无法在以哈停火议题上达成一致?
就当前以哈加沙冲突的几个关键议题上,欧盟各国外长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包括实现全面停火。
德国防长:欧盟军援乌克兰百万弹药承诺难兑现
在欧盟正努力确保基辅的武器供应之际,德国国防部长周二表示,欧盟将无法实现一年内向乌克兰提供100万枚弹药的承诺。欧盟官员则认为,现在就下定论为时过早。
"对中国的警讯":欧盟制定新规 确保原材料供应多样化
在部分关键原材料的供应上,欧盟极度依赖第三国。如今,欧盟推出新规则,计划在2030年以前根本改变这一局面。
欧盟是否会迎来新一场债务危机?
欧盟成员国债务过高。各国财长还未能开出降低债务的良方。那么,目前的风险有多大?
乌克兰反对与俄罗斯和谈 内阁为入盟谈判做准备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乌克兰的反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为长期斗争做好准备。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明确表示拒绝与俄罗斯和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法令,为乌克兰与欧盟的入盟谈判做准备。
德语媒体:来自中国的汽车海啸
《新苏黎世报》刊出对前中欧商会主席伍德克的采访,他指出,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带动的残酷价格战迟早会到来。 《世界报》的分析文章写道,目前欧盟除了德国在内的四个国家以外,其他国家大多没有明确的中国战略。
欧盟就假药问题对 “全球速卖通”展开调查
欧盟委员会正在调查“全球速卖通” (AliExpress)可能涉嫌销售假药一事。根据11月6日公布的信息,欧盟当局要求这家阿里巴巴子公司在11月27日前给出说明。
应对外资批评 李强承诺扩大市场准入
在欧洲企业批评中国商业环境需要更多实质性改善之际,中国总理李强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并保护外商投资权益。
德语媒体:中国经济困境难解 “良药”不再灵验
《慕尼黑信使报》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的问题来自深层次的结构弊病,而北京惯用的以基础设施投资来刺激景气的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法兰克福汇报》则关注到,比亚迪正准备在欧洲设厂,选址锁定匈牙利。
中国欧盟商会:上海进博会是“政治橱窗秀”
中国欧盟商会周五(11月3日)批评即将在中国举行的进口博览会更像是 "政治橱窗秀",而不是做生意,并呼吁中国采取更多切实措施来恢复欧洲企业的信心。
以色列军队再次进攻加沙 欧盟发起救援
以色列军队在加沙中心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击”,随后从巴勒斯坦地区撤退,无自身伤亡。与此同时,欧盟启动救援航班,为受困的加沙人民运送援助物资。
前一页面
第11 页,共134 页
下一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