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扩大签字画押,团结一致尚需时日
2003年4月17日雅典卫城的魅力是没有人能够抗拒的。各国国家和政府首脑在雅典卫城脚下--这个历史的“民主摇篮”举行峰会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新老成员国的高级政治家们在协议上签了字。随着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一个新的,一个重新团结起来的欧洲产生了。如果一切顺利,那对4亿5千万欧洲民众来说就意味着和平, 自由和昌盛。
欧盟扩大问题专员费尔豪伊根的脸上挂着满意的微笑。环顾四周,各国首脑们也是志满意得。在这样一种气氛的包围人们由不得要问:这些国家是不是真的曾因为伊拉克问题翻过脸,吵过架?法国总统同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欧盟候选国之间真的是不是有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交锋?反战派的希拉克和主战派的托尼布莱尔数周前是不是真的不久前的在一次会晤中黑着脸,各走其路,话不投机半句多。
自然从卫城脚下的长廊和圆柱中吹过的轻风无法一下子刮走这些分歧。然而欧洲人似乎可以暂时忘记伊拉克问题的争端。事实还不仅如此。看情况,各国领袖们正在尝试着接近,尝试着重新走到一起。欧盟正在努力将这几个月来的分崩离析远远地甩在后面。这真是一件让人感到由衷高兴的事。谁都明白,一个单单统一了经济目标的欧盟是不能完成欧盟扩大的初衷,保障欧洲的和平和自由这一宏伟目标的。
因此来说前法国总统德斯坦领导的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这个委员会到六月底之前能够按期提交一份令人信服的,可行的宪法草案的话,那么今后欧盟的扩大工作将顺理成章,25个成员国会象一台相互咬合的齿轮。周三会议上已经公布了制宪筹备委员会的初步改革设想。比如在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问题方面取消一国不赞成决议即遭否决的否决权制,实行多数票赞成制。
而设立欧盟的外交部长这一想法也有了雏形。人们甚至可以设想今后欧盟的外交部长将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中代表整个欧盟说话。只有这些全都实现了,到那时才能说欧洲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然而实现这一目标,欧盟还需要做相当多,比现在的卫城峰会所做出的更多的努力。